应对学生历史课堂心理疲劳 提高有效教学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ppc825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采取很多的方法,应对学生课堂上的心理疲劳。
  关键词:心理疲劳 提高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3.054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采取很多的方法,应对学生课堂上的心理疲劳,我作为一名教师,也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只要一听见上课的铃声,精神状态极差,有的学生表现出“人在教室心在外”,注意力不集中;面部毫无表情,对老师的提问没任何反应,甚至不自觉的处于睡眠状态,课堂效率很低,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老师我也很着急,那么,怎样能应对这种心理疲劳,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合理的安排课堂结构
  1.首先,抓住课前三分钟的演讲,要求学生课前要找历史资料,动手整理资料,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每个人都有上台演讲的机会,在演讲时同学们会认真地去聆听,也达到了资源共享,然后让同学们对演讲进行讲评,大家兴致很高,增长了知识和技能,也避免了疲劳感,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沟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要避免历史课堂的“三多”教学策略。传统的课堂上教学的内容过多、教学的环节过多和板书内容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惟恐没有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惟恐学生听不懂,把所有能讲的内容一股脑的全讲出来,把整节课堂内容排得满满的,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每节课都写得密密麻麻的,学生很难抓住重点,这种现象在农村的缺乏资源的中学尤为突出。实际这种课堂教学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学生听得很累,也容易走神,老师讲的也很累,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对历史课的疲劳、厌学的症状。我在实际的教学也往往犯这样的错误,导致课堂效果不高。据此,我认真阅读了新課程标准,根据新课程标要求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等,我开始朝着这方面做。比如,我在讲中国近代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用故事的形式描述了雨果说的那段话,“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抱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那个胜利者把箱子装满。他们手拉着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用这样一个形象的故事再现了历史,学生立刻明白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史实。
  3.对历史课堂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在教学中要避免拖堂现象,因为学生的课间也只有十分钟的时间,有许多同学还需要对下节课做一些准备,如果时间拖长了,在下节课之中由于没有准备好而受到老师的批评,那么这个学生会对拖堂的老师进行埋怨,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课堂的教学速度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禁忌先慢后快的教学节奏。学生可能会开始还听得明白,但后面太快,学生会力不从心,精力不集中,这样的教学很显然也不能达成预期的效果。也不能先快后慢,要把握好一节课教学的速度,稳中求胜,学生听得明白,记得清楚,也有利于下节课的衔接。
  二、创设历史情境,寓教于乐
  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渴望知识的欲望,只要教师用心用情,创设合理的历史情境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厌倦和疲劳,就能点燃求知的心灵。
  1.精心设计导入,调动学生的兴趣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历史的兴趣点较多,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使他们一下子融入到课堂。比如,我在讲改革开放时,就播放了《春天的故事》这首歌,优美的旋律把学生感染了,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在讲《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首先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爬雪山时的故事《丰碑》,我们仿佛看到老军需处长被冻死在大雪山上的情景,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主题。
  2.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引发思考问题,引领式教学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就是提问。当然,在提问中要注意提问点的选择,要选择的提问点,必须针对教学重点、教材的疑难处发问。例如:在讲到重庆谈判这一事件时,可采用步步设疑的方法,这一事件的关键之处就是要揭露蒋介石电邀和谈是个阴谋,讲课时我设计如下问题: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他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毛泽东去重庆了吗?为什么?谈判的结果怎么样?这样就可以抓住关键,层层设疑,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直到问题解决。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抓住了重点,解决了问题,也避免了学生的厌倦。
  3.利用图片、电影、音乐再现历史。教师在讲授历史时,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如讲授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古代著名的工程时,我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能身临其境,感受到这些工程的雄伟壮观,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借助历史电影再现历史情境。如讲授《火烧圆明园》时,可先播放同名影片。通过圆明园火烧前后对比,让学生进入创设的历史情景,感受历史播放音乐,渲染历史情境。如讲“九一八”事变时,可先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曲,要学生体会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听歌,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当时东北人民对故乡的眷恋和被迫背井离乡的悲痛之情,完全陷入到所创设的情景之中,激活了学生的兴趣,排除了倦怠感,也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大批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开发商为提高建筑用地率,加之国家有关规范对基础埋置深度和人防工程的要求,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设计必不可少,有的地
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体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强的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等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笔者结合多年来施工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着重介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控制技术措施.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公务员作为人民的公仆,应把服务好人民群众作为最终目的。现实生活中,多数公务员能够尽职尽责,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但是,仍有部分公务员由于对自身身份认识不清,工作
本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梁柱节点箍筋施工、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等工艺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