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活动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n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对当前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与关系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旨在使人们对学校体育的重要性有更深一步认识,确立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体育观,树立面向21世纪学校体育的新观念。
  关键词 学校教育 体育 层次
  长期以来,如何在学校教育目标中摆正体育和德育、智育、美育及劳动技术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从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当前迫切需要从时代的高度对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技术的相互关系作一个教育哲学层次的深入研究。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制订学校体育方针的重要理论依据,是确定课程改革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为此,如何理解与处理好体育与其他“四育”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着社会、学校对体育工作的具体态度,而且还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改革。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谈谈应该如何理解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与关系问题。
  1教育的构成
  这里的教育构成通常是指教育目标中所包含的德、智、体、美、劳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现代,随着社会生活和人生需求复杂化及教育技术的进步,教育领域日趋拓宽,过去的那种过分倾斜一育或二育的现象早已不合时宜了,现代的教育即使涵盖德、智、体、美、劳仍然不意味着把应实施的教育包容在内。此外还有各育交叉衍生的,如心理卫生、青春期咨询与指导,以及作为各育共同基础的劳动教育等。因此,当前我们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育目标中德、智、体、美、劳五育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新思维
  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脱离生理发展谈心理发展,这是理论研究中的一种科学抽象;而在现实教育中,必须把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忽视甚至损害生理健康的知识传授和训练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有害的;反之,不注重心理素质而孤立发展体质、体力和身体技能的体育也同样是片面的。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看,对体育的传统理解和解释必须扩展。现代学校体育的内涵是指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体育不仅内在地包含着德、智、美三育,而且从体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来看,应该是营养、保健、身体技能、技巧和身心健康发育这四方面的有机统一。
  身体活动对大脑和心理发展的影响,这是当代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研究前沿的重大课题。揭示了身心发展的内在统一与不可分割性,并提出一系列通过身体活动来开发智力的新途径。这些阐述发展体育与智育的新见解和新成果应该成为体育教师密切关注和积极参与的研究课题。
  体育与德育的关系是当前学校体育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体育是培养个体意志极为有效的手段,体育不仅能培养竞争意识,而且能培养合作意识,并能求得二者内在的统一;体育不仅能培养竞争胜利者的良好心态,而且能锻炼对竞争失败后果的承受力;体育能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培养对规范的服从和在客观规范的制约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品质。这一切不仅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而且是现代人和未来人所不可缺少的身心素质。
  从以上对体育与智、德、美育内在联系的剖析中不难看出,体育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之基础和重要途径。用这样的观念和眼光来反思当前的学校体育模式,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明确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有助于我们树立未来的体育价值观,并在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认识理解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3面向21世纪学校体育的新观念
  从对体育与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关系分析可以看到,他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又分属不同层次,体育还担负着前三育所没有的特殊使命。因此,在制订当前与未来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目标分类时,必须确立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体育观,认清体育在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按照未来社会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终身体育的原则调整当前体育的目标模式,并将其与各科教育目标及课内外教育目标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教育。未来的学校体育的功能除了它的基本内容和任务外,还应在保障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方式和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还有,学校体育应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校内外建立一套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生活,为全面改善和提高我国新一代的国民素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桑新民. 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2]吴翼鉴. 论科学体育观的形成与发展[J]. 体育学刊, 1996(1):38-41.
  [3]周远清.关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答记者问[J].中国高等教育,1996(7).
其他文献
摘 要 职业教师的成长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种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对职业教师需具备的素质作了简要的概括,同时,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入手,深入研究了职业教师成长的影响环境,这对于现阶段设计职业教师的成长模式有较好地参考价值。  关键词 职业教师 成长 生态环境 素质  一、职业教师的素质要求  1.道德素质要求  职业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一方面直接反映其所在学
期刊
摘 要 新世纪的语文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作为母语,一方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我国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增强,关系着民族兴衰的命运。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能,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应该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应
期刊
摘 要 我市物理教材改版,一些教师对新教材茫然不适,说明现行教材的确不合应试教育的口味。如何使教师尽快克服传统教育思想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惯性干扰,正确使用现行教材,使我县初中物理教学全面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是目前教材教法研究中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 教材 教法  科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在我县试教后,初中第一轮教学的实践,使这套教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师认为现行教材体现了
期刊
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坐得好,注意力已很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但是到了课后作业一塌湖涂,出现了很多失误,结果分析,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只有提高自觉学习能力成绩才会有大的提高。  1.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小学时代是儿童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的一个初步的过程,明确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是每个小学生必清的问题。第一步:抓好课前预习。在预习中,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而且要求把难理解和不理解
期刊
摘 要 本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结合作者在实际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就如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去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展开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学习主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抛锚式教学模式 认知学徒制  一、认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LAGET),是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而本文所涉及的“建构主义学
期刊
摘 要 我国当前的教学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在一个班级里,一个教师要同时面对几十个学生,很难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达到优良的程度。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解决教育问题,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我们研究出并实施了新的教学形式——分层次教学。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摆脱当前教学的弊端(只顾升学有希望的学生,冷落成绩差的学生)。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了解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做到知人善教,也就是因材
期刊
没有创新意识的人生是苍白的,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是悲哀的。历史也一再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  创造力、创新精神是需要培养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求知的主阵地,更是创新发展的主渠道。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呢?  新的教学模式,
期刊
摘 要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但同时又是一门比较抽象、学习难度比较大的学科。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教学效果 提高  引言  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和发展,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提高其教学效果,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本人在吸收和借鉴别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以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表现,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
期刊
班集体是由学生组成的学校基层单位,是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高中班集体又具有其特殊性。高中班级的管理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威信的领导核心,有严明的纪律,有优良的班风。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同时要重心下移,做高中生的知心朋友。  一、明确目标引道路  班级建设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让学生明确做什么事,目标是什么。明确了目标,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参与意识,一个班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