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个性化实践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cat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由于学生对写作没多大兴趣,缺乏对生活地观察,因此写出来的作文大多是“任务式”的“瞎子”作文。本文意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张扬学生写作个性上做些探讨。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个性化 实践探索
  作文教学收效甚微,与作文教学模式有着莫大的关联。当今作文教学要跳出传统作文教学的框架,以个性化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学生写作个性。
  一.读写结合,通过阅读获取能量
  写作是作者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因此写作离不开社会、人生。然而学生有限的生活空间决定了他们的人生阅历是有限的,这就有必要借助于课外阅读。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地阅读,以获取尽量多的作文“能量”。语文课程标准清楚地列出了中学生课外读物的阅读量以及推荐阅读的课外读物。如《泰戈尔诗集》、曹雪芹的《红楼梦》、高尔基的《童年》、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等,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向他们推荐诸如《围城》《傅雷家书》《秋雨散文》《等读物,根据不同作品给出不同的阅读建议,指导他们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在这些文学经典的阅读中,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美词佳句,汲取了丰富的作文“养分”;在这些文学经典的阅读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激起对人生对社会的深沉思考。有了大量的课外阅读这“源”,学生自然就有取之不尽的“清水”“活水”了。
  二.通过开放命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所以教师所命题的题目并不是适合每一个学生。当学生有这方面经验的时候,写出来的作文质量会高一些,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这方面经验的学生,就显得无从下笔,当然写作来的作文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比如,教师让学生写《感受微信》这个题目。这时候,城市学生的经验明显要比农村学生的经验多,可写的东西要多,进而文章的质量就要高些。但是如果教师让学生写《感受插秧》这个题目。这时候农村学生的经验就要多些了,进而文章的质量也就相对要好些了。在遇到不同的命题时候,有些学生的优势就要明显得多。这样在教师进行作文命题的时候,就要采用开放性命题的方式。采用开放性命题,照顾大多数学生的经验,这样使学生有东西可写,体会到写作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知道写作是为了内心的表达,从而学生的写作主体性就体现出来了。
  三.用“心”看世界,鼓励抒写个体体验
  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毕竟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设机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国家大事到生活琐事,从社会热点到过往旧事都可以是作文教学中关注的对象,抓住这些写作契机,鼓励他们用“心”看世界,抒写自己的个性体验。如近期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去世对全球影响的事件,可引导学生课外搜集相关资料,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最后让学生就此写作。又如对生活小事的关注,某个同学违反校规,可引导学生分析事件的整个过程,对班级的影响,其他同学在该事件中的收获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作文。还可以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捕捉写作素材等。更进一步,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体验生活的机会,引导学生多角度选择素材,抒写自己独特的个体体验。
  四.形式多样评改,激发写作欲望
  作文评改可以灵活多样,老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体。如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引导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让学生互评互改,在评改他人作文中吸收他人的长处;等等。特别是互评互改的形式,它可以更大限度激发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个性感受的欲望,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因为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但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都有进步的潜力。只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发挥的平台,加以适当的引导,这种潜力就能释放出来。在互评互改中,学生可以查看到自己和别人的长短处,这样就可以互相借鉴学习。同时也可以促使每个学生扬长避短,尽可能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长处,以得到同学更多的赞赏。只要教师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学生定会在多样化的形式中获益匪浅。
  作文教学中,只要教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并且鼓励学生抒写真情,张扬个性,那一篇篇构思巧妙,富有个性的文章便会展现在教师眼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通过有个性的作文教学给学生自由驰骋、翱翔的空间,让学生在浓厚的写作兴趣中尽情地倾吐自己的心声,恣意地飞扬。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一提到《父亲》,就会让人自然而然地想起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全国青年展览会”上拿金奖的那幅巨幅尺寸肖像画。的确,这幅画作,曾经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那个时代的无数人!  现在就让我们重新回顾这样一幅冲击灵魂的画面。这是一位普通的、贫困的老年农民形象,枯黑、干瘦的脸上布满了沟壑,深似车辙,塌陷的眼睛露出了凄楚、迷茫又富有善意的恳切目光。他干裂、焦灼的嘴唇似乎已被风干许久,
中国人连获两年的“雨果奖”让科幻小说一时“风行”。近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就引进了90后华裔作家鲍嘉璐的悬疑科幻小说《Dove Arising》。此前,该书已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瑞士等十多个国家发行,中文版名为《月球三部曲之一:月球人》。小说讲述了一位祖籍是地球的15岁华裔小女孩与家人、朋友生活在月球上的故事,发生在2347年,当小女孩的妈妈被捕之后,她为了救妈妈加入了军队。鲍嘉璐出生于美国加
第二届河南杜甫文学奖(2012-2015)颁奖典礼日前在郑州举行。与首届不同的是,本届增加了小小说、网络文学两个单项奖。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文学院院长何弘表示,小小说和网络文学是一种新型的文学体,作者群庞大,影响也非常大,文学界呼声很高,所以作为单项列出。河南作为全国小小说的创作中心,推动了河南整体文学水平的提高,對扩大河南文学影响产生了积极作用。这次获奖者以年轻作家为主,显示了河南小说创作后
小说,是穿行在真切现实世界与虚构想象天地之间的一种文学样式。今天,初初就要带着你一起走进小说的天地,用你那宛若清波的明眸去欣赏,用你那纯真无瑕的童真去感知,用你那敏锐独运的匠心去品悟……  第四单元所选的三篇小说,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有的是短篇精华,有的则是长篇的节选。它们都是从少年的视角去认识世人、关注社会,深刻细腻地感受百态人生。可以说,每一篇小说都烛照着当时的社会万象,都观照着人生的点点滴滴
这天,小镇的广场上突然来了一辆非常豪华的马车。接着,一个穿着考究燕尾服、戴着黑色礼帽的绅士从马车上下来。他摘下帽子,翻过来放在地上,然后用小木棍在地上写下这样一段话:“我遇到了一个难关,需要二十美元来渡过这个小难关。请你们在给我钱的时候写上你们的地址,我渡过难关后将百倍奉还。”  很多人围了过来,议论纷纷。“你看他的衣装打扮,一定是个有钱人,怎么会来乞讨呢?”“或许他是个骗子,他身上的衣服也一定是
路内最新长篇小说《慈悲》近日首发。首发式上,路内穿的宝蓝色衬衫和《慈悲》的宝蓝色封面相互呼应,那是一抹让人安静的色调,与《慈悲》的内敛笔触也在巧妙应和着。70后作家路内以他的追随三部曲《少年巴比伦》《追随她的旅程》《天使坠落在哪里》蜚声文坛,读者在他的黑色幽默和机智调侃中,和主人公路小路产生强烈共鸣。《慈悲》仍是一个和工厂有关的小说,然而,却不再是关于路小路怅惘的青春追忆,而是将笔触放到了路小路的
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诗评家谭五昌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诗百年诗抄》首发式暨朗诵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屠岸、叶延滨、谭五昌、曾凡华、黄亚洲、陆健、姜念光、杨志学、冰峰、潇潇、祁人、崔志刚、章燕、余慧琴、徐南鹏、金石开、洪烛、雁西、安琪、花语、周占林、刘以林、谢长安、王爱红、毛毛雨、陈红、何南、马丽、王博生、张脉峰、王威、舒然、王慧、康弘、王语凡、孙大梅、刘井彬等四十多位诗
某年某月某日某先生跟人谈起自己在山中的一段算不上艳遇的奇遇。  某先生是谁?这里不便透露,也没有必要坐实姓名,姑且就叫他东先生吧。  东先生除了教书之外,平日里喜欢写诗、画画,偶尔也翻译一点斯蒂文斯与布考斯基的诗(他从来没有向人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两种风格反差极大的诗)。这么多年来,他既没有搬家,也没有换工作,而是一如既往地过着单身生活。在私生活方面,他一直保持隐秘不宣的态度。他喜欢在微信圈里跟陌
距上一本长篇小说《誓鸟》的出版已经过去十年,张悦然长篇小说《茧》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媒体和评论家的广泛关注。《茧》这部小说采用了双声部的叙事结构,通过主人公李佳栖和程恭各自的讲述,为读者讲述了两个家庭三代人之间的缠绕恩怨。小说将一桩发生在“文革”时期骇人听闻的罪案不断抽丝剥茧,还原历史场景,观照当下两人日常生活,映衬出历史的迷雾是如何悄无声息地覆盖在下一代人身上的困局。评论家认为张悦然在《茧》中关
在《纵横四海》中,李云雷开篇即说:“那时候我也参加过黑社会,或许也不能叫黑社会,就是一帮人在一起瞎玩,瞎混,说起来也算是一个小江湖。”“那时候”——这个明显的过去时态提醒我们,这是一篇描写成长往事的小说。而且我们可以一开始就断定,这是一个“少年江湖”的故事:“我”、二猛、小东,几个顽皮少年构成一个相对自足的世界,玩、闹、打架、泡妞,就是不学习。这种逆着社会主流价值的做法大概是不少人在少年时代都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