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gn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瞻性反思】
  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以后,我发觉他们学习古诗的热情没有低年级时那么高涨了,于是我就想探个究竟,正好我们要学的一篇古诗是刘禹锡的《望洞庭》,我想,我一定要追根寻源,争取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听课活动开始了
  【课堂场景】
  时间:2010年9月
  地点:四(2)班教室
  课文:《望洞庭》
  课型:常规课
  教学程序:
  师:(导课)同学们听说过“洞庭湖”吗?今天我们学习《望洞庭》。
  生:齐读《望洞庭》。
  师:谁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你了解刘禹锡吗?
  师:你知道诗题的意思吗?
  师:请同学们跟我学读课文。
  (生跟读)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把文章翻译一遍,做好必要的笔记。
  (生听讲、记笔记)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古诗,看看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读)
  师: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吗?
  (课堂陷入一阵沉默,学生疑惑地看着教者,不知从何说起。)
  师: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是说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风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师:自由读背《望洞庭》。
  生:(大声读背)
  【反思】
  这种按“知诗人、解诗题、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背诗歌”步骤的教学是典型的“一言堂”式的教学,不仅为学生所厌烦,也非教师所愿。但是少讲了会不会影响教学效果?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够得上?但不管怎样我是学校电教工作的领头雁,我想,如果我把文章中所描绘的“月夜的洞庭美景”转化成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是不是可以重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并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想象呢?这么想着,我就开始准备了。我先在网上找到大量的洞庭湖图片,然后经过精选,选出十几幅我感觉能展示课文内容的图片,制作成PowerPoint课件。
  我的教学活动开始了
  【场景一】
  上课的时候,气氛异常活跃,整整四十分钟,同学们都沉浸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里。在画面的引导下,他们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更快,背诵的速度也快了许多。我还给大家增加了一些有关洞庭湖的过去与未来的资料,同学们学得就更加起劲了。
  课后,我像以往教六年级一样,布置了一个改写作业:以古诗内容为依托,用你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洞庭湖”的景色,再通过大胆的想象,把古诗改写成写景散文。然后整个下午,我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我觉得自己已经彻底摆脱了古诗教学“讲”“读”“背”的老套,我实现了古老与现代的完美融合,现在就等着同学们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美文交上来了。
  【场景二】
  事情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发展,先是作业迟迟交不上,好容易交上了,我不看则已,一看真有“七窍生烟”之感:语句零乱,画面零碎,几乎没有一篇有完整的意境,一个句子一个画面的情形比比皆是;更可恨的是惊人的相似,虽然不是文字的相似。都写了些什么呀,还不如我平时没用电教媒体辅助上课时写的好呢!
  【场景三】
  我气势汹汹扑到教室大发雷霆。我把班里那些写文章的“好手”们抓到讲台上,要他们交代改写失败的原因。一个“好手”说,当时看画面觉得很美,回到教室一回想,全成了一张张的画片。再问其他人,居然异口同声。我再抓“次好手”,结果一个“次好手”竟然摆出一副天真的表情说,岳老师,您不是让我们描绘画面吗?
  原来如此!学生们写在纸上的文字,根本不是自己的想象,而仅仅是对几张感兴趣的图片画面的描述。
  回到办公室再想想,我不由得冒出了一身冷汗: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力岂不退化?想不到,在我自认为为古诗教学插上信息技术翅膀的同时,又折断了学生想象的翅膀!
  我并不甘心自己的“创新”就这么夭折,我仔细地回顾了设计《望洞庭》的全过程。
  【反思场景一】
  我肯定自己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改变老套的古诗教法的想法没有错,而且从上课时学生记得更快、理解得更深的表现看,几乎就可以算是一堂成功的课了。那么为什么在激发学生想象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反思场景二】
  为什么在激发学生想象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学生们那千篇一律的改写倒让我想起了沙翁说过的一句话:“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那仅止于哈姆雷特还在纸上的时候,一旦被搬上舞台,许多观众心目中的哈氏就都被同化成了舞台上的哈氏。而我的学生们正像那些没有评判力的观众,在“洞庭湖”出现之前,他们对文本所传达意思的理解是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画面一旦出现,他们的想象就变得“千人一面”了。
  我找到了失败的一个原因:学生们误会了我的设计意图。我的本意是希望“洞庭湖画面”能成为激发学生想象的起点,谁知,这起点却成了他们想象的终点。
  【反思场景三】
  学生误解我的设计意图除了他们本身的原因之外,是否与我本身的设计有关呢?
  我呈现给学生的课件,是我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虽然我的本意是启发学生想象,但我的做法却使我的设计成了牵引学生想象的绳索。
  我终于找到了失败的根本原因:我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了学生。
  大量的教学实例表明,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最被重视的是文本、是教师自己的体验,而最容易被忽视的恰恰是最要被重视的“学生”。新课改较旧课程而言,根本性的转变就在于“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成为驾驭学生想象翅膀的“和风”,而非折断学生想象翅膀的“暴雨”。应该让信息技术提供的帮助成为学生的“千里眼”、“顺风耳”,进而成为开启学生想象之门的钥匙,而非关闭学生想象之门的锁。
  我重新设计了这节课,我决定直接将自己制作课件时建立的“洞庭湖图片素材库”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行选择,自行评说;甚至决定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网络资源、信息技术制作出能表达自己对文本内容理解的画面!
  我的新一轮教学活动开始了
  【场景四】
  电脑教室里,学生们忙碌着:有的人打开了我提供的“洞庭湖图片素材库”,取出图片,自己制作PowerPoint课件;有的三五人一组在网上查找有关“洞庭湖”的资料和照片,在笔记本上抄录;有的人在网上迷路,找不着北了。
  成果展示:有的学生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制作的“洞庭湖”课件;有的学生写出了有关洞庭湖的小散文;有的人则一无所获。
  【反思场景四】
  在新一轮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受到充分尊重。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整合,能最大程度地以学生的需要为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发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且通过自己最擅长或最喜爱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包括想象力在内的许多语文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信息技术成为了让学生想象力高飞的翅膀。
  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面对浩瀚的网络资源,学生们深感个人力量的有限,在不自觉中携起手来,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查找到大量资料,并且在组与组之间开始进行互补式的资源共享。
  但尚有许多学生因为没有掌握诸如上网搜索、下载等一般的技术,在本次“彰显个性”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实现“自我价值”,忙碌半天而“颗粒无收”。
  【结论】
  从教师“一言堂”到学生唱主角,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促使常规课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变得更利于学生发展,这其中网络给了我们灵感、起了很大的作用。诚然,网络决不是万能的,但是这种网络课的确走在了课改的前沿。事实证明:古诗教学,应该打破常规,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改变古诗教学由老师牵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做法;而利用电教媒体或网络提供学习的平台,采用自主学习的模式,不但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启示】
  课改带来的新观念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思路,怎样在这样的冲击下把握前进的方向,反思使我发现了困惑与差距,正是困惑与差距催我前进和成熟,帮助我在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
  【期待】
  目前中小学设置的信息技术课程,尚不能满足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学习古诗的要求,这还需要决策部门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服务性质做出定位。
  【展望】
  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日趋完善,它必将为我们确立正确的课改理念提供更多更大的帮助;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为学生的想象插上高飞的翅膀,达到学生喜欢学习古诗的目的;还将成功地实现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统一与和谐发展,最终使得古诗词教学得以最优化!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学段衔接问题,很多学校都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将之系统化、规范化和成果化,焦作市的“引桥工程”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通过考察学习、灵活借鉴,确定了心理及环境、学科知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三项主要衔接内容,形成了多方协调、共同促进的学段衔接模式,从而使学段衔接工作从以往的单一推进变为多方面共同促进。该项工程的实施,为学段顺利衔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也对推进区
近500名身材各异的运动员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运动员们心里的自豪和激动,一点不亚于专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事实上,他们比真正的运动员更能体会身躯迸发出力量的乐趣和满足。    游泳赛道的起点上,一排身材各异的运动员在热身。他们腹部的人字形伤痕,很扎眼。确实,鲜为人知的“移植运动会”很业余,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诠释着“生命接力”意义。    特别运动员    一位57岁的运动员站在复
【摘 要】由李普曼撰写的《公众舆论》在传播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舆论是怎样构筑的,此话题依然热度不减。书中未虽明确给“舆论”下定义。但是提出了“刻板印象”、“意见领袖”、“拟态环境”等相关概念。本文试图从两条主线:即以“我”为中心的“内部世界”以及以“媒体”为中心的“外部世界”来讨论怎么样构筑舆论。  【关键词】公众舆论 内部世界 外部世界  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李普曼于1922年撰写的《公众
1930年冬,在东北大学因工作和带孩子过度劳累肺病发作的林徽因回到北平,住在北总布胡同3号,并在此继续工作(这里后来成为著名的“太太客厅”)。次年年初肺病复发,医嘱必须停止工作,于是赴香山疗养。休养的这一时期,是林徽因一生文学创作最丰盛的阶段之一。  堂弟林宣笔下,姐姐林徽因写诗自有其“排场”:她时常在晚上写诗,还要点上一炷清香,摆一瓶插花,空一袭白绸睡袍,面对庭中一池荷叶,在清风中吟哦酿制佳作…
不久前,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中药化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奖——国际上公认仅次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大奖。屠呦呦获得的是临床医学奖项,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中药化学家屠呦呦在国际上获得大奖的消息,让我们联想到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经·小雅·鹿
裙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树叶或兽皮连在一起,制成围裙,抵御寒冷,据东汉末年刘熙撰写的《释名·释衣服》所说:“裙,群也”,即裙子就是把许多小片树叶和兽皮连接起来。  秦汉以后,妇女穿裙子的情形逐渐多了起来,而且裙子的样式也不断发生变化。《西京杂记》讲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汉成帝时,有一位体轻善舞的宫女名叫赵飞燕,深得成帝宠爱,被立为皇后,她穿裙子非常讲究。一次,她穿了
一帘清雨,如梦如幻。用心聆听,深深呼吸,涤荡心灵。  ——题记  雨是大自然的精灵,赏雨,令人陶醉。  傍晚,身处露台,不经意间望向天空,我看到大片大片的云在空中飘浮,像飞龙,像成群的鱼,像蘑菇……难道是淘气的小孩子在空中打翻了颜料盘,茄子紫、香蕉黄、苹果红……多种颜色的云自然地混合在一起,令天空绚烂多彩。过了一会儿,云朵们换上新衣裳,飘呀飘,好不自在。  接着,那些云像是商量好了似的迅速拥抱在一
【摘 要】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在高等教育领域以培养专业人才为己任,为从事艺术实践的艺术家们获得相应的文化认同搭建了一座桥梁。作为艺术硕士实验教学的任课教师,深刻体会到艺术硕士的培养模式不能囿于现状,特别是广播电视领域。本文意在以笔者的主讲课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音频制作》为例,探索艺术硕士在教学模式上所具有的问题以及应有的创新与改革。  【关键词】艺术硕士 培养模式 音频制作  《广播电视节目
到最后,数字助理有望参与到任何创作活动中去,这种创作可以是完美无缺的企业备忘录,也可以使畅销小说。  扎克伯格去年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个人目标——在家中打造一个人工智能助理,可以帮助他自动完成一系列日常行为,比如灯控、监控来访者、操作家用电器等,这款人工智能助手被命名为Jarvis(贾维斯)。  这明显是在向钢铁侠致敬,在钢铁侠的电影里,除了他那酷炫的盔甲,最让人羡慕的无疑就是他的人工智能管家——
“五脏有病手先知”,现代医学表明,手的表现的确能反映一部分疾病。  手发黄:警惕梗阻性黄疸  肝炎、黄疸患者的手往往比较黄。胆红素在肝脏代谢,但肝脏有炎症或肝脏受损时,代谢胆红素的功能减弱,会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胆红素会沉积在皮肤上,导致皮肤发黄。  杵状指:警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风湿病  当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增生、增宽、增厚,指甲从根部到末端呈拱形隆起,像一个锤子,叫作杵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