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灯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ng124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冬,在东北大学因工作和带孩子过度劳累肺病发作的林徽因回到北平,住在北总布胡同3号,并在此继续工作(这里后来成为著名的“太太客厅”)。次年年初肺病复发,医嘱必须停止工作,于是赴香山疗养。休养的这一时期,是林徽因一生文学创作最丰盛的阶段之一。
  堂弟林宣笔下,姐姐林徽因写诗自有其“排场”:她时常在晚上写诗,还要点上一炷清香,摆一瓶插花,空一袭白绸睡袍,面对庭中一池荷叶,在清风中吟哦酿制佳作……
  1932年的仲夏,也许是香山休养处,那炷乍热的炉香点燃了林徽因的心香,她写下了《莲灯》: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地捧出辉煌。/……单是那光一闪花一朵——像一叶轻舸驶出江河/算做一次过客在宇宙里,/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
  在诗末有一行小注,“二十一年七月半 香山”——在闽地与徽因出生的杭州一带,每年的七月十五都有“盂兰盆节”。这个节日仪式感很强,其中有一项便是为去世的亲人和无主的魂灵施放水灯——扎一盏彩纸灯,让它顺江而下。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超度冤魂的任务。这些水灯通常是扎成莲花型的。那种场景是圣洁的,庄严的,美丽的。不论是“莲”或“灯”,都是极具宗教意味的,我们可以联想到高雅、洁净、以及顽强、永生和奉献。
  这首诗含着28岁林徽因关于生命的思索,对人间的关爱。今天读起来,像是林徽因对自己的人生预言,价值昭示,也成了她一生最短最鲜明的写照。
  在香山,因疾病和上流社会优越的生活,林徽因的诗多表现个人情感。比如她的《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笑》《一首桃花》《那一晚》等等。
  在《情愿》中,她写: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这里有诗人的高傲,同时我们也读到了诗人留下的那份感叹。同《莲灯》一样,这些诗中呈现出来的对生命本体的悲感和忧伤是林徽因文学作品中基本的美感形态。它呈现的不是“欢悦”,而是一种忧郁。
  在她看似现代的行为中,古典的情愫关联着对美的向往。金岳霖评说林徽因“一身诗意千寻瀑”,这是林徽因的趣味。也是福州南后街林家的基因——最著名的例如林徽因的族叔林觉民,在一方手帕上写下千古绝唱的情书、诀别书——《与妻书》。
  一
  福州朱紫坊街区有一座不大的福涧麻王庙,麻王庙祭祀的是掌管孩子风疹麻疹之类病情的一位神灵,按照福州的风俗,小儿患上这类疾病后,家长赴庙内祈福,若心愿达成,则应“还愿”。近年庙里突然发现一件文物,是一座大小约40cm×20cm的香炉,上面镌着“辛亥蒲月 林长民立”的字样。专家们推测,这个香炉可能是林徽因麻疹痊愈,林长民还愿时所立。
  林徽因1904年出生于杭州。她两岁时,父亲林长民赴日求学;她六岁时,父亲回国,随即投入到火热的革命与宪政改革的斗争之中。
  1911年,熟悉议会规则的他,先后在福州福建政局里参政、任临时参议院秘书长。因为“宪政”,还曾在下关被革命党人刺杀。但不管多忙,他挂记着可爱的女儿。除了尘封的文物,梁家至今还保留着父亲与六七岁时的林徽因的信件等物品,展读起来,至今仿佛还留着体温的爱。如在幼年林徽因与表姐妹的合影上,林长民留着一行字:白衫黑裤的徽因牵着表姐的手看来好亲密,其实她俩时常争抢糖果,为了调停我可没有少费口舌。
  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与父亲的精心栽培不无密切关系。
  五四运动爆发时,林徽因还是培华中学的一名中学生。虽然没有亲身参加运动,但父亲对运动的影响之巨,以及运动对他们家庭的影响之巨,完全改写了她的青春和她的人生。
  点燃五四运动导火索的正是其父。民国8年(1919年)4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山东权益将转让给日本的消息,由中国外交代表团密电报告北京。林长民得知消息后,非常悲愤,连夜赶写《外交警报敬告国民》登于《晨报》《国民公报》,文中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同时,又把这一消息通告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蔡元培当即转告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和许德珩等。学生们于5月4日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发起震撼中华的“五四”运动。
  继尔,林长民又“放野火”——在北平的街头抬棺演讲,使“五四”之火在短暂的平息之后又熊熊燃烧,终于使父执徐世昌(他与林孝恂是同年)也受不了,林长民只能在1920年离开政坛。
  在试图建设一个宪政国家未遂之后,林长民决定继续他的培养全新儿女的计划。这个决定改变了林徽因的一生。
  这个决定,就是要带16岁的女儿去游历欧洲。
  他带林徽因走遍欧洲,现代西方的古典建筑曾给予少女徽因以启发。最后来到伦敦,她的房东是一位单身女建筑师,林徽因受她影响立志献身建筑,而梁思成后来受了林徽因影响,亦立志于此。当徐志摩在伦敦爱上了少女林徽因,并发出“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颗赤裸裸的心,你收了吧!”那样炽烈的表白时,林长民与林徽只好不辞而别,回到中国。
  回到文学艺术上来谈。五四之后文学创作派别以及诗派林立。新月派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成立于1923年。代表人物是闻一多、徐志摩为中心的《晨报副刊诗刊》诗人群;后期则为新月书店和《新月》月刊为阵地的知识分子群。梁从诫认为母亲林徽因开始创作已是“新月派”活动的晚期。但据现在发现,1923年,她已开始在《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上发表译作《夜莺与玫瑰》等。林徽因第一次参加文艺界社会活动是在1924年泰戈尔访华的接待,成为一代“文艺女神”。
  4月23日北京文学界在天坛草坪上举行欢迎会。林徽因搀扶着泰戈尔上台,徐志摩担任翻译,一时传为美谈。《天坛史话》这样写: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夹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荒岛瘦的徐志麻有如蓊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徐氏在翻译泰的英语演说,用了中国语汇中最美的修辞,以硖石官话出之,便是一首首小诗飞瀑流泉,淙淙可听。   5月8日是老诗人的64岁生日,北京学术界朋友为他精心安排了祝寿会。在北京协和大礼堂举行。文艺节目演出之前,由徽因饰一个古装少女,恋望“新月”的造型图案,以表示新月社的意思。而这个由徐志摩新近创立的新月社,是以老诗人的散文诗《诗月》命名的。这天晚上,演的抒情诗剧《齐德拉》。林徽因在剧中饰公主齐德拉。父亲林长民扮演春神伐森塔,梁思成任布景设计,徐志摩扮演爱神玛达那。5月10日《晨报》报道演出盛况,说:“父女合演空前美谈。林女士态度音吐,并极佳妙……”
  为着徐志摩不能挽回的“爱情”,泰戈尔写道: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唉”!
  在“微风”惋叹声里,1924年,父辈们建议梁思成与林徽因赴美留学。因宾州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入了美术学院学习舞台设计,并选修了建筑学。在上学期间,他们接到梁启超寄来的朱启钤发现并重新印行的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后来在参观耶鲁大学的校博物馆里见到昭陵的石马等古物,两人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从此开始。
  她形象优美,人们常常单看一眼她,就被折服。但林徽因何止是美貌。1927她毕业获学士学位时,已提升为建筑系的建筑设计课兼任讲师。
  留学期间,梁思成母亲去世,林长民也因参与军阀间的争权混战而命丧锦州。在丧失亲人痛苦中,梁、林两人互相扶持,加深了感情。
  二
  回国后,他们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林徽因教美术课和建筑设计。梁思成也教建筑设计,继而开了西洋和中国建筑史融为一体的课程。这是“赵四风流朱五狂”的年代,林徽因的忙碌显然与这批名媛大相异趣。
  1929年,“朱五”的爸爸朱启钤筹办营造学会,后改名为中国营造学社,并极力邀请梁林加入。他们采用英美的教学方法,常把学生带到昭陵和沈阳故宫去上课,以现存的古建筑作为教具,讲建筑与美。她还同丈夫外出去作古建筑的图稿丈量记录,如北陵等处。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设立奖金征求东北大学校徽图案,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获得大奖。另外她与梁思成设计了沈阳郊区的萧何园,还有营造社事务所的设计工作,以及吉林大学校舍整体和交通大学计划在辽宁开办的锦州分校校舍。而且,她还经常给学生补习英语,天天忙到深夜。
  8月林徽因生下女儿,为纪念年初去世的最爱他们的梁启超,取名“梁再冰”。 紧接着便是本文开头时的那段北平岁月,开创了林徽因第一次写作高峰期。这段时期除了诗歌,更有散文创作、小说创作。
  小说《窘》,有相当的自传成分。同抗战之前她创作的包含4篇小说《钟绿》《吉公》《绣绣》《文珍》的《模影零篇》中一样,其作风格是环境典型,小说都站在女性立场,对生活家园和精神家园叩问。
  散文创作方面,现存作品,最早发表的是《悼志摩》。1935年在徐志摩的忌日,写下《纪念志摩志世四周年》以表达悼念,中间提到上一年过硖石他的老家时的心情“就凭那精窄的两份道,算是轨,驮着这份重,梦一般的累坠”“那车的呻吟,过荒野,过池塘……过噤口的村庄”有古人评诗的“深情绵邈,寄托深远”。
  1933年到抗战爆发之前,林徽因曾多次进行野外考察、晋汾考察、以及豫晋考察等。林徽因的散文才华在这些古建筑发现中得到完美的融合。
  在与梁思成合著的《平郊建筑杂录》以及执笔的《清代营造则例﹒绪论》中,她“与不会说话的对象保持有心灵的交流”——听到了巍峨的古城楼,倾颓的殿堂无无声的诉说。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剥蚀消损的古建筑,经过他们的性灵的融会与科学的灌注仿佛重新获得了生命。也许,建筑与诗文,科学理性与作家多情,正是因了她对人类生命存在的诗意倾听与感悟,而显得格外“秀外慧中”。
  摘录一段她在《绪论》中古建筑中“色彩”:
  中国建筑上色彩之分配是非常慎重的。檐下阴影掩映部分,主要色彩多为冷色,如青蓝碧绿,略加全点。柱及墙壁则以丹赤为其主色,与檐下幽阴裏冷色的彩画正相反其格调。有地庙宇的柱廊竟以黑色为主,与阶陛的白色相映衬。这种色彩的操纵可谓轻重得当,极含蓄之能事。
  她不是那种仅会发思古之幽情,感叹于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古董爱好者,但又不是一个仅仅埋头于记录尺寸和方位的建筑技师。一处半圯的古刹,常会给她以深邃的哲理和美感的启示使她不禁创造出“建筑意”这个名词来与“诗情、画意”并列。“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梁思成语)”——这也只有林徽因才能留下这样的作品。
  1937年在最后一次考察中,他们从报纸中得知抗日战争爆发。7月,北平沦陷后,为了不当汉奸被日本人利用,他们逃出北京,辗转流落了大半个中国,最后到了昆明。
  三
  到了昆明,先是林徽因病稍微好点,梁思成病倒了。物价上涨更使一家窘迫陷入极端。林徽因每天洒扫做苦工,采购做饭,收拾洗涮,在三餐之间没有时间感知其他的事物。“我们完全破产了”,林徽因病了却没钱投医,每天“浑身痛着呻吟着上床,我奇怪自己干嘛还活着”。此时幸好在北京认识的美国朋友、汉学家、历史学家费正清夫妇给他们寄了一百美元度过极端贫困时期。即使这样,梁林还是未忘古建筑研究。
  1940年形势越来越严峻。昆明轰炸也越来越厉害。且营造学社存在天津银行保险库的资料因水灾尽毁。年底,营造学社的中研院历史语言所迁移到四川李庄——一个远离其他机关,远离任何大城市的全然陌生的地方。
  到了李庄,卧病两年的徽因再次重重病倒。萧乾这样描述过二人:“一个残疾,一个身染重瘤,这对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夫妇在那些年久失修,罩满积年尘埃的房屋里(梁柱多已腐朽,到处飞着蝙蝠)丈量、测绘、探索我国古代建筑的营造法式。截至1941年,梁思成夫妇踏访了十五个省份里的两百个县,实地精细地研究了两千座古建筑。”
  在沈阳时期开始着手《中国建筑史》时,林徽因就“全身都浸泡在汉朝里了,不管提及任何事物,她都会立刻扯到那个遥远的朝代去,而靠她自己是永远回不来的。”在李庄的病榻上,林徽因完成了全书的资料并执笔,完成了第六章里的宋、辽、金文献。遥想1944年,身在僻壤的她完成校阅补充了全稿时,让人想起“可撑不住了”的补裘的晴雯——没有那样执著的信念与对这片土地承载的文明之爱,完完全全由中国人力量考察、撰写《中国建筑史》的梦将多么杳不可及!
其他文献
今年1月3日早上7点多,在綦江县石壕镇长征村一个名叫“三岔河”的地方,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一块块山岩沿着峭壁滚下深渊。站在山底的小道向半山望去,一条毛坯公路正在沟壑中蜿蜒延伸,50多名村民身着单衣,吼着号子,在寒气逼人的工地上忙碌着。人群中,党总支书记赵久奇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铁锤,一边盘算着日子。为了修筑这段通往镇上的“长征路”,从2003年开始,村党总支带领村民已同大山拼搏了3年。    支教老
【摘 要】2011年,“寒门难出贵子”上榜年度教育热词,媒体在这场“大讨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从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时间段内选取了58个新闻报道样本,尝试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媒体报道内容、报道媒体及媒体态度等方面的特点,并将之与公众的反应作比较,得出媒介报道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为媒体对其他社会性话题报道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会性话题 媒体报道 实证
语文课是一个很难见效果的课,尽管语文教师们费了很大劲儿,最后的考试结果却往往难如人愿。于是,做事在人,成事在天,似乎成了语文教师们的共识。想想也是,在学校里,最易出成绩的往往是数学、外语等科,最难出成绩的就是语文,“语文是个没边的炕”!  但是,我认为语文出成绩难不假,但也不是出不了成绩,只是不能产生短期效益而已。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做长期打算呢?将复杂事情简单化,抓住一件事,坚持做下去,不要
【摘 要】恐怖电影,常用其特殊的表现手法将一切能引起人恐惧感的事物具象化、形象化,使观众以安全的方式体验恐怖元素。在港产的恐怖电影中,越来越多的题材开始对人类身体及心理疾病进行窥探解码,以反应现实社会中,人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所产生的心理疾病及被压抑的潜在欲望。  【关键词】恐怖电影 恐惧心理 《异度空间》  恐怖电影,顾名思义是以恐怖元素贯穿影片情节始末的电影。恐怖电影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人无法抵御
生命就这么短  我不忍去挥霍  更不允许别人去践踏  这么短的生命  开始不由你,结束不由你  過程全在你  结果也许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过程  过程长一些、短一些  简单一些、复杂一些  喜剧一些、悲剧一些  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在这个过程中  你能否证明  你不是别人的影子  你就是你自己  责任编辑 林 芝
NEC手机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2006年11月22日消息,继松下、东芝、三菱后,NEC宣布作别中同手机市场,至此,除京瓷与中国联通合作的一家日系厂家在孤军奋战之外,日系手机在华全线崩溃。有消息称,NEC已通过内部邮件向员工宣布,将退出2G和2.5G手机市场,并随之调整在华战略,NEE在中国最主要的生产基地——设在武汉的工厂将暂停生产手机。不过,NEC表示,退出中国市场后并不影响NEC在华提供手
【摘 要】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文化成为了大国形象最直观的体现。目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中,成都成为了为数不多在国际上被广泛认知的“文化符号”城市,成为了中国城市对外传播中的翘楚。本文以成都为例,分析了成都的对外传播符号与传播技巧,并结合目前的传播现状与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对外传播 成都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所提供的丰富的故事资源,精神价值和文化符号,使得这个国家的历史与现实
编者按:  学段衔接问题,很多学校都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将之系统化、规范化和成果化,焦作市的“引桥工程”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通过考察学习、灵活借鉴,确定了心理及环境、学科知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三项主要衔接内容,形成了多方协调、共同促进的学段衔接模式,从而使学段衔接工作从以往的单一推进变为多方面共同促进。该项工程的实施,为学段顺利衔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也对推进区
近500名身材各异的运动员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运动员们心里的自豪和激动,一点不亚于专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事实上,他们比真正的运动员更能体会身躯迸发出力量的乐趣和满足。    游泳赛道的起点上,一排身材各异的运动员在热身。他们腹部的人字形伤痕,很扎眼。确实,鲜为人知的“移植运动会”很业余,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诠释着“生命接力”意义。    特别运动员    一位57岁的运动员站在复
【摘 要】由李普曼撰写的《公众舆论》在传播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舆论是怎样构筑的,此话题依然热度不减。书中未虽明确给“舆论”下定义。但是提出了“刻板印象”、“意见领袖”、“拟态环境”等相关概念。本文试图从两条主线:即以“我”为中心的“内部世界”以及以“媒体”为中心的“外部世界”来讨论怎么样构筑舆论。  【关键词】公众舆论 内部世界 外部世界  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李普曼于1922年撰写的《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