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技术检验鉴定形成锁链零口供破案二例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3年,新的刑诉法开始实施,要求公安机关认定犯罪时必须证据充分确凿,事实清楚,同时新刑诉法在保障人权、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明确了刑侦工作要重证据,轻口供。事实上,我县在2004年和2012年刑侦工作中也有典型的“零口供”破案的经典案例。“零口供”破案的关键在于所有的痕迹物证和检验鉴定要形成一个封闭的证据锁链,具备排他性,这样才能成功破案。
  【关键词】刑事技术;零口供;鉴定;锁链
  一、案情一简介
  2004年4月12日,安徽省当涂县新市镇澄心村发生一起凶杀案,该村村民徐某(男,64岁)被杀害在野外一废弃的晾晒粮食的稻场上。该稻场上杂草丛生,现场勘查时在中心现场做了大量工作,清除了所有的杂草,并将附近一水塘抽干,但在死亡中心现场及附近均未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勘验人员转变思路,对徐某家进行详细勘验,徐某家大门紧锁,门锁完好,家中有明显翻动迹象,在其家被翻动的“红三环”烟盒上提取指纹一枚,在地面提取足迹数枚,烟头九枚。侦查人员调查走访未发现徐某有明显的情仇关系,烟头经DNA检验为死者与另一人所留。
  根据案情,侦查人员密取同村人遗留烟头做DNA检验,发现现场烟头DNA与同村一聋哑人胡某DNA一致,密取胡某所穿皮鞋制作样本比对,认定与现场鞋印同一,捺印胡某指纹比对,认定胡某左手拇指捺印样本与现场指纹同一。提取胡某所有的衣物、鞋进行检验,发现均被仔细清洗,经勘验人员仔细寻找,在胡某一双被洗过的解放鞋鞋底裂缝内发现有微量红色物质,送公安部二所检验认定为人血,且DNA与死者一致。
  二、案情二简介
  2012年10月13日,当涂县护河镇兴禾村丁戎村发生一起杀人案件,该村村民任某(女,42岁)被人杀死后用麻袋装着扔在河里,尸体赤裸。现场勘验时留给勘验人员的痕迹物证很少,除包裝尸体的麻袋、捆绑尸体的绳索和里面的砖块外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痕迹物证。现场走访发现有多名嫌疑人,技术人员对多名嫌疑人家中进行秘密检查,发现同村丁某家具备装尸体的同类麻袋。对其家进行详细勘验,在丁某家房间一双塑料拖鞋上发现微量血迹,在后面厕所墙壁上发现可疑斑迹,在厨房内发现抛尸现场附近材质一致的塑料绳,在厨房灰堆内发现焚烧纺织物的残留物。
  检验鉴定塑料拖鞋上血迹和厕所内可疑斑迹基因型与受害人任某一致,拖鞋内检出同村人丁某的基因型。现场麻袋与丁某家麻袋颜色、材质、大小一致。现场塑料绳与丁某家厨房塑料绳材质、颜色、拧向、拧度均一致。
  三、讨论
  案例一中心现场几乎没有有价值的痕迹物证,但技术人员通过对关联现场的勘查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痕迹物证,并通过足迹、手印、DNA等多种鉴定证据锁定了犯罪嫌疑人胡某,但所有这些只能证明胡某到过徐某家实施盗窃,并不能证明胡某杀人,而且胡某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聋哑人,侦查人员无法与其沟通,根本无法通过审讯获取口供认定其杀人作案情节。技术人员通过细致的工作,在胡某被洗过的解放鞋鞋底裂缝内发现的微量血迹成了破案的关键,最终通过血迹DNA的鉴定同一形成一个封闭的证据锁链证实胡某杀人。勘验人员通过现场重建还原胡某为窃取徐某家的钱财,晚上到徐某家与其套近乎,互相抽烟,乘徐某不备,将徐某掐晕,在徐某家翻找财物后离开现场,误认为徐某死亡后,回家换解放鞋将徐某背出家门,并将大门锁好,将徐某扔在废弃的稻场时发现徐某未死,遂继续加害,用石块将徐某杀死,并将石块扔在稻场旁边的小河里。胡某回家后将身上衣物和解放鞋清洗。这是一起犯罪嫌疑人“零口供”而全凭刑事技术鉴定成功破案的一个典型案例。
  案例二由于犯罪嫌疑人丁某在外地服毒自杀,丧失直接通过审讯获取口供认定破案的条件。技术人员运用先进的技术检验手段对现场获取的物证进行检验,拖鞋上的血迹和丁某家厕所内提取的可疑斑迹经DNA认定虽然与死者任某一致,但这只能说明可能有人穿这双鞋作案杀死任某,丁某家厨房塑料绳材质、颜色、拧向、拧度均与抛尸现场一致,也只能说明作案人用了与丁某家同类的绳索。同样丁某家具备同类的麻袋也不能说明丁某杀人。勘验人员分析作案人穿这种拖鞋时应该赤脚,于是对拖鞋内进行DNA检验,在塑料拖鞋内成功检出丁某的DNA基因型,并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至此,所有的证据形成了一个封闭的锁链指向丁某。此案中,勘验人员同样利用犯罪现场重建还原了作案人丁某在室外将任某杀死后移至自家的厕所,穿上拖鞋对尸体进行处理,用家中厨房的塑料绳将尸体捆绑,并用家中的麻袋将尸体包裹好后运至村庄东边的水塘,因担心尸体浮起,往麻袋内塞进砖块后将麻袋抛入水中。此案侦破的关键是勘验人员充分利用痕迹物证和检验鉴定还原作案人穿着拖鞋在厕所处理尸体的重要环节,结合嫌疑人家中的麻袋、塑料绳等重要物证与抛尸现场完全一致,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技术证据锁链认定丁某的杀人罪行。最后,尸体赤裸的原因也通过丁某家厨房灰堆中纺织物燃烧残留物得到圆满诠释。
  成功的“零口供”破案的案例告诉我们,“零口供”破案的关键是现场提取的痕迹物证和检验鉴定要形成一个封闭的锁链,直接指向作案人,并具备排他性。现场的痕迹物证在认定作案人的同时也要与犯罪动作关联。新刑诉法已经实施,我们在侦查破案中我们要突破传统的侦破思路,重证据,轻口供,充分利用现场的痕迹物证,让物证说话。
其他文献
【摘要】存疑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由此可见,存疑不起诉案件是一种证据不足的疑罪案件。  【关键词】存疑不起诉;思考  对于存疑不起诉案件,检察机关是否应作为赔偿义务主体,各界众说纷纭,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存疑不起诉案件的特征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
集资诈骗罪一种严重危害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我国刑法早在1997年就对该行为给予了严厉的处罚,但是由于法条规定的内容过于笼统,造成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集资诈骗行为未能得到罚
【摘要】危险驾驶罪属危险犯范畴,但对其主客观方面的犯罪构成应如何理解,刑法学界尚无统一认识。本文分析了本罪主观心理的故意性和客观行为的危险性,以期对司法实务中处理此类案件有所裨益。  【关键词】危险驾驶罪;追逐竞驶;醉酒驾驶;主观故意;客观危险  《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规定:在刑法第133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133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摘要】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通过笔者在实际办案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案件,展开分析,说明区分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应从诈骗行为本身的性质及诈骗行为侵犯的法益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合同诈骗罪;诈骗罪;區别  一、基本案情  2010年5月份,王某冒用某专用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的名义与某机电技术有限公司签订虚假工程合同,诈骗某有限公司工程款40万元。此外,在签订合同过程
【摘要】当前,以“两抢一盗”为主的多发性侵财犯罪一直呈高发态势,已经成为危害和谐社会治安大局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院就公诉科近三年审理的“两抢一盗”案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其高发的特点和原因,找出对策以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  【关键词】两抢一盗;案件;分析  一、2010年—2012年“两抢一盗”犯罪案件情况统计  临河区检察院公诉科2010年审查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职业道德问题的凸显,对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对这一群体职业道德现状进行剖析,指出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道德教育,高职院校必须有
【摘要】近年来,不少嫖娼者已不满足于嫖宿以卖淫为职业的妇女,频频将魔爪伸向不谙世事的未成年人,幼女性侵害案件的发生,不仅对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此罪的存废加以深入探讨。  【关键词】性侵幼女案;保护;预防;引发  近年来,全国多个地方爆出性侵幼女的恶劣事件,随着民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特别是对未成年幼女的保护,引起了社会各
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阐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实效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通过范读,使学生领略古诗魅力;其次,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古诗的涵义;再次,联系生活实际
【摘要】当前,由于社会转型等因素,大量社会矛盾以案件形式汇聚到政法机关,由此所引发的涉法涉诉信访也不断增加,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院处于化解矛盾第一线,如何发挥好检察职能,化解社会矛盾,需要每个基层检察院干警深思。笔者就临河院的数据情况为例,对临河区检察院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对司法实践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检察院;社会矛盾;矛盾化解  2009年以
【摘要】在我國,1994年以前是没有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这种情况下,事实婚姻就是一起生活居住的夫妻;在1994年登记管理条例颁布以后,这种行为就被划分为非法同居管理,不在属于事实婚姻了。此时民法对于买卖做出了相关规定,尤其是区分原则给婚姻的缔结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作用。本文作者通过对区分原则的借鉴,为解决我国婚姻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民法区分原则;婚姻缔结;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