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起点上推进首都教育装备事业科学发展

来源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普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gr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年前的11月10日,在新中国11岁华诞之后一个月之际,北京市教育装备机构正式成立了。随着“北京市教育局教学仪器供应社”在西城区府右街兴平巷6号的挂牌办公,首都教育装备事业从此开启了崭新的历史一页。
  50年来,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在原北京市教育局、北京市教委的直接领导下,首都教育装备事业经受了各种考验和洗礼,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壮大。这50年间,北京市教育装备机构虽然6次易名、4次迁址改变办公地点,但全心全意服务首都教育教学、保障首都教育教学、促进首都教育教学的宗旨一直没有变,勇于改革、主动作为、认真负责、创新发展的传统一直没有变,履行使命、忠于职守、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直没有变,一代又一代首都教育装备人,用青春、心血和汗水,谱写出了一曲曲壮美的蜡烛之歌、奉献之歌、无名英雄之歌,为首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应有贡献。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据统计,至目前,我市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价值已达399211万元,图书馆(室)藏书达4796万册,学生用计算机达156581台,合10人1.4台,多媒体教室34477间;几十年来,市设备中心先后有13名同志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和优秀党员,自1993年至今连续17次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党支部9次被评为先进党组织。
  
  一、光荣的历程,闪光的足迹
  
  北京基础教育装备事业,是合着共和国的成长步伐而不断前进、伴着首都的全面发展而不断壮大起来的。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 从无到有,北京教育装备事业发生历史巨变
  从1960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是北京基础教育装备事业的起步期、初创期。建国后,随着我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的形成和发展,随着首都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我市教育装备事业才破土而出,应运而生。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至1959年,首都的教育装备事业基本是一片空白,那时的基础教育使用的仪器和教具都是各个学校根据各科需要在各类商店自行购置,配备标准没有统一规范,产品质量没有机构检验;1953年,教育部采购了一批教学器材无偿分配给各省市,调给北京的教学仪器是由市教育局财务部门负责接收和分配的;1956年公私合营后,过去经营仪器的商店合并到工商局統一经营,由于他们不了解教材,不掌握教学进度,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往往营销滞后,造成产品积压;1957年以后,北京市的教学仪器供应工作,完全由市教育局承担下来。
  为了统一规范教学仪器和教具供应工作,确保教学需要、教学质量和教学安全,1960年11月7日北京市教育局向各区县下发通知([1960]教计字第530号):决定成立北京市教育局教学仪器供应社,负责组织教学仪器的生产、订货和计划分配等工作,地址设在北京市府右街兴平巷6号,11月10日正式办公。
  北京市教育局教学仪器供应社成立后,在“白手起家”中开始了“艰苦创业”。在简陋的办公地点内,大家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开展工作,修订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考察教学仪器生产厂家,组织验收教学仪器质量,发放、维修教学仪器设备。从1960年至1978年,北京市教学仪器管理工作已基本具备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分工体系,建立起了齐全的教学仪器设备进货、保管、分配、修理细则办法,从数量上、质量上确保了首都基础教育工作的需要。在比较困难的环境中和条件下,教学仪器供应社还统筹了全市教学仪器管理及使用人员培训工作,举办了北京市中小学自制教具展览会,多次组织召开教学仪器生产、供应和管理工作座谈会,下发了《关于组织中小学(师范学校)填报教学仪器登记册的通知》,从而使北京市教学仪器设备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发展轨道。在这期间,北京教学仪器供应社还担负了向西藏自治区供应教学仪器、向柬埔寨出口教学仪器等任务,为首都教育战线和首都人民争了光,谱写了首都教育装备事业的新篇章。
  2 从有到全,北京教育装备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如果说1960年至1978年北京市的教育装备事业发生了历史巨变,那么1979年改革开放后,北京市教育装备事业则是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春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北京市基础教育工作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从1979年至1993年,北京市基础教育经费逐年增加,为教育装备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北京市教育装备机构先后于1979年4月更名为北京市教育局教学仪器站、1989年4月更名为北京市教育局教育技术装备部、1997年5月19日与原北京市高教局高等学校仪器公司合并更名为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
  在这期间,我国教育界和北京市教育系统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进行了许多重大改革:党中央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北京市颁布了《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关于在北京市中小学普及实验教学的几点意见》等规范性文件。这些重大事件和重大改革,有力地拉动和指引了北京市教育装备事业的发展。北京市教育装备系统,先后制订下发了《北京市中等师范学校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试行)》《北京市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北京市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北京市普通教育技术装备新产品试制和鉴定管理条例》《北京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必备书目》《基础教育物资设备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促进了首都教育装备事业法制化、正规化建设;多次召开全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表彰会、现场会、自制教具展评活动,组织探讨规律,交流推广经验,表彰宣扬先进;完善了全市教育系统专用仪器设备的订货购入、质量检测、技术咨询、工程维修等服务体系;采取整体推进、分步验收的方法,完成了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工作检查、评估和验收。至1998年12月,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普及实验教学。
  3 从全到优,北京教育装备实现整体跨越
  进入新世纪以来,北京教育装备事业又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时期。尤其是2004年北京市提出到201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后,北京教育装备工作围绕“均衡”和“质量”两大主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正在实现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发展型的转变。
  进入新世纪以来,北京市教育装备事业的跨越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立足科学配备装备,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市教委的统一领导下,市区两级教育装备部门坚持教学至上、质量至上、服务至上原则,立足教育装备工作,服务城乡教育均衡、校际教育均衡目标,努力增强服务效益,不断提高服务品质,使市区两级财政资金为学校配备的各类仪器设备全部落实到位。2006年以来,为全市520所初中、1136所小学更新了课桌椅,配置了计算机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和科学教室,装备了图书和音体美器材等。二是着眼装备管 理改革,提升服务教学水平。近年来,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后的管理难度也明显增强。为此,我们教育装备战线的干部职工,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更新技术知识,主动优化思维方法,通过建立质量体系、健全服务网络、加大信息化管理力度等措施,使教育固定资产管理科学有效、图书馆(室)建设得到强化、教师实验技能普遍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们研制的中小学办学条件管理系统在全市1700多所中小学使用;开通了市级数字图书馆,配备的正版电子图书达89738种1013456册;连续3年实施了实验教师培训工作,覆盖了全市所有郊区县学校和城区的小学,提高了实验教师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教学水平。三是强化装备使用指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持续组织开展自制教具评选、推广新产品新技术进课堂、教学设备创新研讨论坛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使用新装备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2006年全国第六届优秀自制教具评选和展览会上,北京市获7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在2009年全国第七届优秀自制教具评选中,获9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0名教师获“全国自制教具能手”称号,北京市多次获得团体总分前三名及优秀组织奖。四是抓好骨干队伍建设,保障教育装备事业持续发展。振兴教育装备,培养人才为先。近年来,北京市教育装备系统不断深化装备理论研究工作,以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标准抓好教育装备使用和管理骨干人才队伍的培训工作。依托北京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对全市5500多名实验室教学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了新仪器新设备使用技能培训;举办市、区(县)两级教育装备部门领导及专门人员参加的培训班5期,培训教育装备工作骨干210多名;发动全系统人员结合工作开展创新学习研究活动,先后研究新课题9个,编写各类规范和标准7种,每年发表研讨文章百余篇,从而使以往“重做轻学、重用轻研”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变。
  
  二、宝贵的经验,深刻的启示
  
  回顾北京教育装备事业走过的战斗经历,总结北京教育装备事业积累的发展经验,我们在备受鼓舞的同时也深受教育和启发。这些经验和启示告诉我们:
  1 党的领导,是教育装备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北京教育事业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和辉煌,最重要的一点是党的正确领導、是党的政策的指引。北京教育装备事业经历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是党给了我们的事业生命,是党给我们的事业春天。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首都北京的社会主义教育,就更谈不上教育装备事业;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社会主义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就没有教育装备事业的广阔天地和勃勃生机。回顾北京教育装备历程,我们还可以发现:每当我们遇到工作困难的时候,上级领导就给予我们及时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每当我们遇到新使命新挑战的时候,上级机关就给我们有力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完成的每一项工作,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浸透着上级党组织和机关的关怀和心智。今后,我们要更加紧密地依靠党的各项政策的指引,更加自觉地学习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主动地争取上级的领导和帮助,从而使北京教育装备事业永远沿着正确的航线破浪前进。
  2 改革创新,是教育装备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们北京教育装备事业能有今天,主动作为、改革创新是一条重要的经验。北京的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曾经经历了三次跨越,第一次是在1985年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实施,我们对全市18个区县77所中学和45所小学的实验室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第二次是在1991年原国家教委推出“实验教学普及县”后,我们制订下发多个规范性标准文件,完成了全市中小学实验室普查,并在全市建立健全了教育装备机构;第三次是自2004年北京市教育大会以来,全市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我们促使全市学校专用教室、教学设备、音体美器材和图书资料基本达到了新颁国家标准。这三次跨越,都是经过一代代北京教育装备人锐意创新和主动作为才实现的:缺少规范我们自己制订,缺少条件我们自己创造,缺少经验我们自己探索,缺少机制我们自己建立。实践证明,不断创新是北京教育装备事业不竭的动力源泉,只有保持和发扬这种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我们的事业才能永远充满生机活力,才能在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面前从容应对、不断发展。
  3 甘于奉献,是教育装备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撑
  1960年北京市教学仪器供应社成立时只有七、八个人,二十几间旧平房,工作也是单枪匹马。如今我们在岗人员多了几倍,而且在18个(现16个)区县都有与市里业务对口协作的装备机构;过去发仪器设备都是肩扛手提,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部分在网上订货配送;过去我们定期给学校发登记册、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摸底普查,现在已经可以通过中小学办学条件管理系统对所属学校办学条件及设备实施适时动态管理。这些巨大变化,既得益于上级党组织和机关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老一辈“教育装备人”的默默奉献和发奋拼搏。今天,当我们享用着教育装备事业建设丰硕成果的时刻,我们不能忘记,历任领导带领大家,不分昼夜在车站装卸货物、利用周末推着人力车为学校上门送仪器设备的动人情景;不能忘记老一代“教育装备人”带干粮和水壶上山下乡为郊区学校培训仪器操作骨干的艰难岁月;不能忘记新老同志团结一心、克服困难、研制开发“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管理系统”和编写制订数十种标准规范的感人经历;不能忘记老领导老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整理记录首都教育装备发展历史的可贵精神;更不能忘记几代“教育装备人”廉洁自律、拒腐蚀永不沾的光荣传统。“教育装备人”留下的这种廉洁、奉献精神和拼搏作风,永远是我们中心兴旺发达的传家宝,永远是我们的事业振兴发展的精神动力。
  
  三、巨大的挑战,神圣的使命
  
  近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首都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的目标,这就对北京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标准,对北京的教育装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10年7月结束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确定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目标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
  这些目标和要求,既为我们首都教育装备战线改革创新发展指明了奋斗目标;又给我们提供了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既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又是我们难得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随着首都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教育装备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领域进一步扩大和教育装备信息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北京教育装备工作面临的挑战与考验会越来越多。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看到,就目前而言,无论是运行机制、能力素 质,还是质量效益,我们的工作离上级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离首都教育发展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在教育装备理念上,有的同志还没有完全正确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还停留在过去的老习惯上;在工作重点上,还没有把实验室建设这个重点突出出来,存在重视不够、研究不够、规划不够和效率不高、管理不严、方法不多等问题;在采购监管上,还存在一些仪器质量不高、把关不严的问题;在人员队伍建设上,还存在标准不高、考核不严以及知识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的工作标准更严、知识面更广、工作效益更高、业务素质更强、思想观念更新、岗位作为更大。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面对困难,积极应对,以改革促发展,破解各种难题;肯定成绩,坚定信心,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挑战,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我市教育装备事业科学发展。
  1 强化首都意识,明确工作目标,搞好规划计划,有序推进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要求:“努力使北京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弘扬先进文化,实现、维护和发展好群众利益的首善之区”。《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指出:“使北京成为展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推动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为全国教育现代化探索和积累有益的经验。”市教委刘利民主任指出:“大力推进首都教育优先发展、创新发展、优质发展、公平发展、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首都教育装备人,我们要强化首都意识,按上级要求,加强教育装备的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统筹规划全市教育装备工作,引领全市教育装备工作科学发展。首都教育装备事业奋斗目标是:紧紧围绕首都教育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实现首都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主要实现4个具体目标:一是教育装备理念现代化。教育装备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围绕学校教育教学运行,积极融入学校主流业务,保障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促进装备的充分使用。二是教育装备机制的现代化。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教育規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并建立健全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装备“建、配、管、用、培、研”等服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三是教育装备技术现代化。瞄准国内和国际前沿产品,加大适切性研究论证,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标准细则,指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所的建设和配置。四是教育装备队伍现代化。既懂技术,还懂教育、懂管理,适应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形势新任务要求。
  明确工作目标是前提,搞好规划计划有序推进是关键。我们正在研究拟定《“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工作规划》和《2011年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业务工作要点》,努力将工作分阶段有步骤落到实处。
  2 优化服务管理,贴近教育教学,促进装备使用,有效推进
  我们教育装备工作,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必须始终认清自己的服务地位和服务角色,始终牢记服务意识和服务职责,始终保持良好的服务作风和服务态度。我们要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把自身定位于“为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服务、管理服务”的单位,不断强化本单位、本系统人员贴近新课改理念意识,增强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做出装备人贡献的责任感。经济工作强调高效益,教育工作也应强调高效益。教育高效益哪里来?既来自教学本身的高效益,也来自教育装备工作的高效益。我们提供的仪器设备是不是好用?我们培训的骨干是不是顶用?我们制订的标准规范是不是科学?我们的装备管理是不是真正起到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等等,这些都是直接的效益。今后,我们的工作还要紧紧围绕首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去做,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学校,进一步加强与区县、学校、师生的沟通联系,加强对学校情况的深度掌握,了解掌握学校有关实验室、图书馆建设的鲜活经验。还要紧紧抓住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及实验开课水平这个关键环节,指导中小学校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好实验课,发挥实验室的最大效益。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落实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实验室规程》和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意见》为契机,会同相关单位对首都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调研和系统梳理,制订贯彻实施的具体办法,采取先行试点,以点带面等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目前中小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工作走向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轨道。
  3 深化合作协作,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共管合力,有力推进
  促进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工作走向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轨道,管理、投入、评价等环节一个都不能少,且必须完善机制,这就涉及许多单位和部门的工作。今后,我们要在市教委的直接领导下,在现有基础上,主动与北京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等所有支撑首都中小学实验教学单位和部门沟通联系,在办学条件标准细则的修订、实验室教学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培训、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继续携手合作,共同调查研究,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进一步促进实验教学工作的稳步开展及仪器设备使用率的提高,形成共同指导整体推进的合力。
  要在新的起点上,有序有效有力地推进我市教育装备事业科学发展,首要的是必须切实加强党政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要认真抓好理论学习,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及全体员工服务于首都教育装备改革与发展的能力。要始终保持和发扬单位清正廉洁光荣传统,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50年弹指一挥间。忆过去成就令人鼓舞,看未来发展催人奋进。我们要继承发扬北京教育装备人的优良传统和奉献精神,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以落实国家和北京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主动作为,以推进首都教育装备事业创新发展的优异成绩,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回报学校师生的期盼。我们相信,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全市基础教育装备战线全体同志的不懈努力奋斗,北京教育装备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前景一定会更灿烂!
其他文献
“北京教育装备50年”主题活动。首都中小学教育装备机构,从1960年到2010年,50年风雨历程,是艰辛创业、奋力拼搏的50年,是励精图治、铸造辉煌的50年。50年来,教育装备工作始终围绕首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坚持“教育装备围绕教育教学运行”,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心和对广大学校师生的深情厚意,为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首都基
期刊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和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对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成立50周年表示热烈地祝贺,对辛勤工作在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的新老领导、新老职工和工作在北京市教育装备战线的各级领导、全体职工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50周年主题活动正值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期刊
头脑创新思维竞赛(DI),是英文Destination imagination的缩写,意思是“目的地想象”,是一项国际性的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活动。DI的竞赛形式是给参赛者设置一个“目的地”,由参赛者自己设计活动方案、设计情节、制作工具、七人一组,共同完成设计的目标。竞赛题解题方案可以是多种多样,要求参赛者的创意要新、奇、特,因此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标准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竞赛要求学生为解题而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让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在情景中探究 经历过程 联系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
期刊
2009年11月,笔者参加了内江市现代远程教育实践现状调研活动,对资中县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践做了较为全面的考察。  2004年,根据《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四川省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资中县作为西部首批重点县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资中县实现了县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基本实现了区域教育信
期刊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新课程理念强调,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彻底改变教师机械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在传统物理教学中十分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
期刊
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我国中学课堂已有十多年的历史,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展,中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不断完善。多媒体辅助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喜爱。MathCAD、数理平台、几何画板等数学软件的开发使得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数学中应用更加广泛。  笔者在长期的中学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缺少一种能力,为此曾经主要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以数学学习目的、数学学习重要性、对数学学习重视程度
期刊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仍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目前世界顶级拔尖人才我国所占比例较低,在科学研究上获得诺贝尔奖者更是凤毛麟角。为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其中,科学素质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基础教育时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是摆在许多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
期刊
2010年,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坚持服务政府公共服务,服务教育教学一线,继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为我市“十一五”时期中小学技术装备工作划上了圆满句号。    一、主要工作回顾  1.制定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效推进实验室建设提供了工作指南。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和全国中小
期刊
建构主义者以这样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多数同学对任务都会产生一种急切完成的动机,而完成任务又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通过布置任务,驱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解决问题往往需要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这样分析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所以任务的设置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实践证明,让学生明确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