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策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探究式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概念、结论产生的过程,体验数学研究过程和创造激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营造有利于探究的课堂氛围
  在探究的课堂上,学生要面对较大的挑战,为了利于探究式教学的开展,课堂里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情绪安全感,学生才有勇气应对探究学习的挑战.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高中生,迫于社会压力而越来越难以启齿承认自己的无知.为此,我们要创建一种具有情绪安全感的课堂环境,使得学生在课堂里承认自己知识的漏洞或学习中的过错成为很平常的事.
  二、坚持主动性原则
  主动性是教学的普遍原则,但是数学教学中所强调的主动性,有其自身的特点.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表明: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教师作为教学向导的主角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把本来要教的东西变为学生主动去探索他们所应该学的东西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数学知识的建构和数学能力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获得,因而必须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在“做数学”中“学数学”.也就是说数学教学必须遵循主动性原则.
  主动性原则的基本标志是独立思考和智力参与.怎样才算主动?不是看课堂活动的热闹、花哨,而是看学生是否真正投入地进行了数学思考,是否将自己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智力活动都参与进来.以动手为主的外部操作性参与必须结合或上升到智力参与的层次才能说教学是主动的.
  在教学中突出主动性原则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充分将学生置身于探究的情境中,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和动力;二是在主动学习的方法上多加引导,通过介绍、讨论、对比思考的角度和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智力参与的经验和质量.
  三、采用“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相应的素材,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有意识地设置疑问,采用“问题串”的方式,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达到激发思维的目的.所谓“问题串”式的教学,就是教师围绕着探究目标,通过设计成组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实施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渐实现探究目标.“问题串”能使学生思维清晰,更深刻地理解正在探究的问题,领悟探究活动的精髓.在利用“问题串”进行探究教学时,教师首先通过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其次,教师利用向学生反馈或者继续提问的方式来识别学生的回答,确认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理解状态.最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问题的解答,关注并思考他人的观点,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最终达成探究活动的目标.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循环过程,在每一个问题解决的进程中,教师都可以利用“问题串”来引导、帮助学生获得对问题的深刻理解,获得探究能力的发展以及对探究本身的理解.
  四、贯彻数学方法论,教学生探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贯徹数学方法论,是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的重要渠道.用数学方法论的观点看待数学内容、数学方法,就要着重研究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侧重于数学概念的认识过程的分析,启发人们创造性思维,探讨和研究寻找真理、发现真理的手段.
  比较与类比是一种常用的探究方法,常用于探究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新概念的揭示、法则的提出、规律的概括,都渗透了比较、类比的思想方法.教师可以把上述知识发生过程、法则形成过程、规律概括过程,设计为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例如,教完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后,学生类比指数函数的性质对对数函数的性质进行研究,从而推广到研究其他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五、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融合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很大的区别,数学探究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得知识的一种积极的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传统教学是学生被动的学习过程,学生所得到的知识基本上是由传授者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的,学生能做的是听讲、记忆、模仿,强化课后习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各自的优缺点,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式上讲,探究式教学都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发展和补充.而传统教学也为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例如,在有关函数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归纳出函数的概念,为了进一步巩固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教师使用课堂练习(练一练)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方式,这样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融合,合理地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只有综合运用探究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才能真正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总之,实施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教师应该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探究的课堂氛围,然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以数学方法论为指导,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融合使用.
其他文献
乳腺癌术后复发,既往多以全身联合化疗。1991年5月~1993年5月,我院应用0.5%利多卡因无水酒精+付肾素局部注射,同时行全身化疗,治疗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37例。(合并远处脏器转移者不计)。
近十年来全国妇幼卫生事业有了蓬勃的发展,妇幼卫生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进展和提高。但是,比起世界先进国家,我们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如妇幼卫生战线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业务素质
【摘要】思维障碍,是限制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阻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试教育理念、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教学方法的不科学都成为高中数学中学生思维障碍的原因.本文尝试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并试图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突破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障碍;原因与突破;研究  一、引 言  思维是人类大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反映,反映的是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则是学生在掌握一
【摘要】 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讨厌数学课,出现一部分对数学惧怕,学不会的“弱势群体”,严重影响了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这些“弱势群体”时刻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数学教学,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转化差生,是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本人结合几年来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谈谈自己兼顾“弱势群体”的几点经验.  【关键词】 数学教学;弱势群体 
数学教学追求的是人人能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且人人都能获得发展,这是新课程所赋予的历史责任. 数学教学要想真正意义上达成这样的目标,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认真探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教学流程. 笔者从事初中数学教学,且多年肩负着初中毕业班数学教学重任,在让学生形成创新能力上有思考也有实践. 现将自己平时的思考和实践诉诸笔端,期望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信任学生有其潜能  朱永新教授是新
<正>"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教学高于生活".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
【摘要】教育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探索是教育者的追求,跨学科的数学应用是数学的价值地位所在,本文通过微分方程,三角函数及三角函数曲线法,几何法(旋转矢量法)描述,分析了振动,可有效帮助学生从各个角度掌握振动规律,从中掌握相应技术原理.达到以点带面的学习功效.  【关键词】简谐振动;微分方程;旋转矢量  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的大部分专业设计到振动,振动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对其的应用,非常广泛,也是国土类专
近年来剖宫产率日趋上升 ,本文就剖宫产率增高时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以便在保证母子平安的前提下 ,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1 临床资料1996年 1月~ 1999年 12月我院分娩总数为 98
普鲁卡因(Proeainum),又名奴佛卡因(Noracaine),1905年由人工会成的局部麻醉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浸润麻醉。而后被人试用于诸多内科疾患,疗效确切,且价廉物美,适量适用,安全可靠,仅须作皮肤
米索前列醇近几年来被临床广泛用于终止中、晚期妊娠,同时与米非司团配伍可达95%的完全流产率[1]。为了观察米索前列醉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情况,我们现回顾总结一下。1资料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