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w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民族崛起之根本,是民族兴盛之灵魂。中学阶段教育培养做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时期。化学作为实验性较强的一门学科,能够考察学生思考、动手和观察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树立创新意识。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意识;教学水平
  引言
  教育是实现民族崛起的唯一途径,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因此在教育中培养和建立创新思维的意识,才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通过对我国高中学生创新意识现状分析,我国应试教育转型不彻底,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多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思维僵化,课下不能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课下学生大多都将精力集中到习题的练习中,对于做题一般只关注做出正确解法,而并不深究化学问题。而教师多以单向的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将大量的知识点以填鸭式教学方法直接的灌输给学生,并不给学生课上提或直接打断老师讲课过程的机会,且多数老师都不会和学生进行互动,并且无法将教学与实验结合。
  一、创设课堂情境,培养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
  大多数学校的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多是主导地位与处于从属地位的关系。在这种教学关系中,大多时候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直接教授的课本上的知识,没有怀疑和猜测的空间,这是使得中学生创新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因为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束缚,被扼杀了主动思考学习的能力。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通过老师课堂上的引导对化学产生探索欲和对化学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创意创新的能力。通过化学实验中的色、态、味、光给学生带来的感觉冲击、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如钠、钾与水的反应;镁条在二氧化碳和氮气中的燃烧;二氧化碳的喷泉实验;铝热反应、焰色反应、爆炸实验、银镜实验等。通过这种实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本能;老师应可以引导学生的社会意识来激发学生的社会性动机;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使学生展开大胆联想。
  二、培养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设计进行化学实验
  对于化学教学来说实验在教学中扮演重要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激发学习能力。充分的利用教学实验能够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己动手改造实验,探索试验的能力。通過引导学生自主实验,让学生明白其中而化学道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例如,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加入酚酞试液,结果就会发现酚酞试液先变红,但很快就会褪色,这时不能简单地确认过氧化氢有漂白性。这时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而不直接给出答案,引导学生再进行两个实验,分别是在浓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的实验和在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的实验,让同学们自己观察后得出结论。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发现教科书上已知结论的局限性,跳出教材的局限,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创新思维模式,进行素质教育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高中时期化学实验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掌握知识的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学生能够灵活地有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来进行实验时,就说明学生掌握了实验的设计性和探索性。利用课堂中掌学习知识布置作业,例如可以根据原电池知识的知识点来制作简易的原电池;通过铁与水蒸气的实验,可以要求同学们根据学习的知识与原理,参考教材的实验,设计一套自己的实验装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融入到分析、讨论自己的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去,进行互换点评,让同学们在认识到自己问题的同时相互学习。并且对好的、有创新的方案提出表扬,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创新,相互进步,使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受到调动。
  教师要立足于实际生活,使学生们认识到所学的化学知识融入生活,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一个事件都能够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并且,可以结合课堂上讲过的化学知识来解释平时经常见到的现象,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化学的身影,了解生活中的化学。这样一来,可以激励学生们充分利用从学校中学习的知识改造生活,实现创新能力的进步。
  以现代课程理论为引导的指导素质教育,主张合理搭配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构建良好的的课程结构;重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因材施教;主张人才资源的多样化、多层次,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学习知识的作用而不是盲目追求分数本身。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科目本身的丰富性来使的课堂形式呈现多样化,虽然素质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课堂授课教学,但只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对的,教师应该在教好化学教科书中规定所学教学内容的情况下丰富学生的知识,引导学生自觉的学习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引发学生们自觉掌握化学知识的兴趣。学校应该为学生的成长营造积极地、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积极组织有能力的学生进行选修课学习。参加课外活动,例如参加讲座、兴趣小组等,多方面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能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将个性发展教育与课堂联系起来。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使学生踏入社会后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
  四、结论
  化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要做到认真研究化学这一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和教授丰富的知识。教学中,我们应尽力改变教学的封闭格局与必修课的单一模式,在课堂上多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化学学科的兴趣。只设置单一的必修课程是应试教育的最主要弊端,我们要想消除这些弊端就要将课堂内容和教学活动相结合,将创新跟应考的指挥棒对口相接,以改变当前教学视野狭窄、封闭的局面。更应该做到用发展的眼光统一看待全体学生,发现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其能够向更好地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宏明.新课改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04):81
  [2]袁士军.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62-63
  [3] 旷碧桃.高中化学新课改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来自新课改实验区的教学实践与体验[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5):80-82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三房心矫治术的有效护理.方法 对1例三房心患儿术前术后的观察和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患儿得到有效救治.结论 术后积极控制肺动脉高压防止低心排是术后护理成功的关键。
非典型性肺炎对于国家和民众而言,无疑是一次深重的灾难,然而,对于企业而言,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商机,关键在于企业对商机二字如何理解.在这次非典事件中,我们看到了截然不同的
目的 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处理方法,以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将148例早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68例,2组除均用常规药物治疗外,观察组用超短波并脉冲磁场治疗,对照组只用超短波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开始用超短波并脉冲磁场治疗效果显著。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种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易成为慢性.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乙肝病毒携带者为总人口的10%左右.其主要表现有乏力、纳差、厌油、黄疸等,此外有皮肤改变、关节痛等报道.我科于2005年12月收治了1例乙肝患者,除胃肠道症状、乏力、黄疸外,最突出的表现是多涎,夜间影响患者的睡眠,并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经过及时对症治疗及护理,患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医源性感染,又称医院感染(nosocamial infection)或医院获得性感染,它己成为现代医学界突出的问题.恶性肿瘤病人或患有自身免疫疾病的病人、糖尿病病人因机体免疫功能障碍,而更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导致严重感染,其中口腔科的感染问题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进行电话回访式健康干预和未进行电话回访式健康干预对肝炎病人的影响。方法对250例进行电话回访的病人为观察组和150例未进行电话回访的病人为对照组做
对于药品经营企业来说,仓储药品品种繁多,批量不一,性能各异,在仓储作业过程中,还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仓储管理人员如果根据GSP的要求,对药品储存货位进行科学规划,不仅能有
课堂教学"有效"一词的内涵随新课改的实施而发生深刻变革。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更注重学生主体能力水平以及素养品质的训练和提升。本文作者从新课改教学要求出发,对如
<正> 为了让公司成为美国最轻松便利的连锁药店,CVS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工作重心就是服务员工并帮助他们来实现公司的使命。公司主管人力资源和公司内部交流的高级副主席迈克&#1
目的 以"管理是服务"理念营造温馨护理氛围.方法 护士长更新理念,为临床一线护士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在服务过程中贯穿管理,以挖掘不同层次护士的潜力,从而实现护士自我价值;缓解护士压力,使护士身心愉悦投入工作;加强继续教育与培训,使护理队伍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局面,激发了护士爱岗敬业、珍惜岗位、自觉学习的热情.结果 护理服务由被动变为主动;满足了护士个性化需求;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患者满意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