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悦”读,读出精彩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50964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情以生文,文亦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已,庶渐渐可入佳境。”这就要求教师伴着学生课堂“悦”读——即阅读主体和阅读行为都必须是愉悦的。
  笔者在本学期借班上了一堂公开课《秋天的怀念》,这堂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我觉得重视“悦”读,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的一篇不足千字的文章,曾被选入小学和初中教材。学生读懂文本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语文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养成不满足于一个答案的思维习惯。而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便是“悦”读,让学生读出情境,走进角色,读出深情,读出问题,读出自己,读向深入。
  
  一、“悦”读——读出情境
  
  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把学生带进文本,让学生初尝感动的最好方法。这种朗读可采用老师范读和指名学生朗读的方式。由于借班上课,本想我范读全文,但后来了解到该班有位学生朗读特别出色,于是我让学生推荐一位朗读出色的同学,大家果然一致推荐她。我给她配上抒情的音乐,这位同学果然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一下子营造出一种怀母的哀伤氛围。听读的过程中,学生获得对文章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同时她的朗读也给学生树立了好的榜样。于是,通过点评学生好在哪里,让学生明白朗读既需要技巧,更需要用“心”。同学的成功大大地激发了班上其他同学的兴趣,唤起了他们的诵读欲望和期待。我趁势鼓励学生任选段落,吸收她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理解再读,争取有所超越。让学生通过感官和心灵感受课文,发挥出对语言的直觉的感知判断——即语感能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使得他们不用等待老师讲解,就理解了它的意思,甚至连文章的主题都能明确地表达出来。事实证明以点带面,很好地为学生创设了情境,将朗读指导落实到了实处。
  
  二、“悦”读——读进角色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可选择齐读、自由读、领读、分角色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笔者认为分角色朗读更能点燃学生的朗读热情,朗读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参与的乐趣,通过营造竞赛的氛围,让学生享受交流合作的快乐,更能领略朗读的乐趣。我在这堂课上选择了第二段母子对话,指导男生和女生分角色朗读,引领学生走进角色,理解文章的隐含信息。读前我进行了必要的点拨,学生在读中理解了对于去看菊花这件事,母亲很希望“我”能去,话语中透着恳求,而“我”很不热心,带着敷衍。在读中,学生明白了许多文章中隐含的信息,如:母亲一定是多次提出这样的建议,而“我”也一定是多次拒绝;母亲希望“我”看到生活的美好,振作起来,而“我”却心灰意冷,脾气暴躁。此时,学生把自己当成了课文里的“我”或者“母亲”去感受,去理解,所以读得入情入境,读出了文中的美,文中的情。
  
  三、“悦”读——读出深情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更能读出爱意、读出赞美、读出陶醉、读出感动、读出悲伤、读出遗憾、读出内疚……,巩固对文章的感悟品味。曾看见过窦桂梅老师上这篇课文的课堂实录,在分析过程中,有一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啊!把你的‘小心翼翼’送进去,读一读”,心中不由一动:原来朗读指导应该贯穿于整个语文课堂,通过朗读强化学生感悟到的内容。在本人执教这篇文章时,在品味语言的环节中,有一位同学就品出了“悄悄”中藏着的母亲怕伤着儿子自尊心的细心,时刻小心翼翼的良苦用心。对此我大加肯定,窦老师的那句话不觉从我的嘴里流了出来:“请你带着小心”把这句话读一下,这位学生很好地在朗读中传达了母亲的小心和愧意。事后他的任课老师告诉我,该位学生平时很少发言,更没有表现出朗读方面的才能。可见,在恰如其分的鼓励下,提出的朗读要求,学生会有超常的发挥。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与其说是用声读课文,不如说是在用心感悟语言,感悟内容,感悟作者,获得审美愉悦和成功喜悦。
  
  四、“悦”读——读出问题
  
  在读出问题,让学生质疑的环节中,有的同学问:文中结尾要告诉我们史铁生终于懂得了母亲的话,如果删去段首描写各种颜色的菊花的句子,并不影响文章的通顺、连贯。这个问题是我在备课时未仔细考虑的,之前学生已悟到了菊花象征坚强,如果再次重复,显而易见不能让这位学生满意。于是我不急于让同学解答,而是肯定她的问题有质量,并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边读边想为什么?最后在学生讨论出各种颜色的菊花既是史铁生见到的实景,更是母亲坚强品质的写照的基础上,我又补充道:各色的菊花竞相开放,也蕴含着各种各样的人生,只要坚强,都能活出各自的精彩,提问的同学满意地笑了。
  但在这个环节中也有遗憾,有个学生提问:母亲为什么“挡”在窗前?这也是个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我有点紧张地想着如何回答最恰当,把我不成熟的理解灌输给学生,显然不是上策。于是我让学生读后来讨论。结果马上就有学生给出了答案:“落叶伤感,母亲故意挡住落叶”。我如释重负,接着把我的理解作为了补充:如果从“我”的角度看,母亲进来,“我”没有察觉,可以看出当时“我”对身边的事漠不关心,只是百无聊赖地、目光空洞地看着窗外。然后我微笑着询问提问同学:你觉得这样理解你同意吗?提问学生点头表示满意。
  表面上看这个环节的处理没有什么破绽,但事后我反思了一下,这本可以成为这堂课的亮点,由于我的不够从容而错过了。如果我再上这堂课,再有同学就这个“挡”字质疑,那我将引导学生比较“悦”读,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如果是你,你用哪个字来替换这个字?”“请你比较一下这两个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体会“我”当时对生活的绝望,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直到窗子被挡住了,才意识到母亲来了;联系全文体会到母亲平时已养成了“小心翼翼”的习惯,走路是无声无息的,因此直到她“挡”住了窗子“我”才发现;联系窗外的落叶,让学生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真是浓浓深情,怎一个“挡”字了得。
  
  五、“悦”读——读向深入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角度可以读出不同的感情。不满足于一个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读出自己这个环节中,我预设了学生可能悟到的三种答案,并且设置了超级链接。当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母爱不等于溺爱,理智的爱更伟大等内容时,我链接到中外名人关于母爱的名言,让学生朗读;又如当学生感悟到要珍惜身边的亲人时,我又超链接到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一段话:“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她自己而不是儿子,可事实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呢,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让学生速读,引领学生背诵“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齐读毕淑敏的“孝心不能等待”;当学生悟到文章告诉我们要坚强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时,我又链接两句警句,让学生齐读:“生命如果与顽强结合,那就不可战胜。”“有生命就有希望。”这些闪耀着哲理光辉的名人名言,如甘霖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用名人的话印证自己感悟到的内容,让他们得到一种探索路上成功的喜悦,得到美的熏陶和精神的提升,使课堂“悦”读向课外延伸。
  “听、说、读、写”是基础,“教学千法读为本”,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巩固学过的知识;读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思路、情感的理解;读可以让学生提高语感、感受文章的美,在读的过程中陶冶性情、塑造美好的心灵。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这也足以说明“读”的重要性。期望朗读成为语文教研的“热点”,朗读成为每堂课的“亮点”,让学生从美文“悦”读中,加深理解,读出感悟,读出问题,读出精彩,得到美的享受。
  [作者通联:江苏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在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山东临沂市教研室朱成广老师持守着这样一种特有的姿态,即作为一个有使命感的语文教研探索者,站在对学生成长与生命价值关怀的立场上,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现实、改革和发展进行拷问和思考,为把握语文教学的真义和实现语文教学的追求,从未离开教学一线的前沿探索阵地。近几年来,他基于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进行的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开启了高中语文学习评价的智慧之门,
福斯特说:“小说就是讲故事。”意思即为小说是一种叙事艺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在叙事上的成就是非凡的,读者可以感受到这独特的叙事技巧带来的艺术魅力。毛纶、毛宗岗父子《读三国法》一文中写到“《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仿佛,而其叙事之难,则有倍难于《史记》者”,高度肯定《三国演义》一书的叙事艺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节选自《三国演义》的《空城计》,自古以来传唱广泛,小说、戏曲剧本流传甚多
我猜想,每一个教师有了多年的专业教学经验后都会对自己的学科有一定的感悟和概括。如果,让我说说对语文教学的概括,那么我只有一个词就是“朗读”!如果要多几个字,那么就是:疯狂地朗读!中国有“疯狂英语”的培训品牌,为了表明我的观点,姑且这里也让我们“疯狂”一回吧!  语言的学习无非就是语言材料的积累,语言运用过程的反复练习,熟能生巧,自然而然。语文的学习方法,一直概括为:听、说、读、写四个字。这四个字,
形式自由,内容丰富,文字优美,意境深远,看似不经意地抒写自我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却是零星杂碎的片段人生,往往会有许多值得思索的生活哲理和令人回味的审美价值,这些都是散文的主要特点。这种“集诸美于一体”的文学样式,它的美不仅有其外显的语言美,也有其内含的意蕴美,还有其亦藏亦露的情感美。笔者以为,有些散文由于受创作的时代背景、文化特质、作者心境、表现风格等因素的影响,对多数初中学生而言,要真正读懂、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课程内容建设是一门课程最基本的工作,主要解决如何选择和组织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即决定应该教什么知识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些知识。中美在作文课程内容建设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差异:美国以写作知识为主线组织、处理、呈现课程材料,我国则淡化写作知识、以说促写、以人文主题为核心构建作文课程体系。  一、差异情形比较  (一)美国作文课程内容建
《背影》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内涵丰富,尤其是父子间那种难以言状的情感表达独具特色,使之得以成为中国20世纪的散文经典名篇之一。  一、“真美”的感情和感情的“真美”  《背影》的主旨和对主旨阐释的手法赋予了文章特殊的内涵,使《背影》的主题既属于父子之爱的普遍范畴,同时又极具典型化的特殊意义,它让读者感受到无比震撼的心理力量。  (一)“真美”的感情——跳出窠臼  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大陆作家张承志
金秋十月,清风送爽。我参加聊城大学召开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12次学术年会,参观了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行动,收获颇丰。杜郎口中学语文课堂行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以及教材观上颠覆了传统旧观念,向新课程课堂行动转型。  一、“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课堂行动转型  “知识本位教育”特别重视学科本身的逻辑和结构,只重视“物”的层面,而忽视“人”的层面,把知识传授等同于教
上世纪末以来,语文教学一直遭遇“高耗低效”的责难。这种责难并没有随新课程标准的推出与实施而减少。在最近几年对语文教学的质疑者当中,徐江教授是影响较大者。  一、阅读教学不是“学生在阅读”  针对阅读教学“学生主体性”的论调,徐教授这样认为:  阅读教学不是“学生在阅读”,而是“学生学阅读”。……阅读,本身是人作为人的一种重要的存在方式。在这样的一种存在方式中,人还要以这种方式为手段获取其他的生存资
经典文本意蕴深厚,让人百读不厌,读者各依自己的经历学识,对文本可以做出不同的新意解读,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但无论怎样的新意阅读都应是尊重文本,尊重作者的创作初衷,都应是对文本作出合情合理的阐发,不能对文本作肢解式的、阉割式的、主观臆断式的阅读阐释。  近读郑桂华、杨仕威二位老师关于《荷塘月色》的评析文章①很受启发,我重读《荷塘月色》,文章那清丽流畅的文字,朦胧蕴藉的
2008年4月,山东省教研室在泰安举行了第四届新课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会上围绕写作教学展开了深入探讨,七位老师执教了公开课,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当今写作教学的现状及为此做出的探索,为我们一直处于无序甚至尴尬状态的写作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同时这次写作研讨活动也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和启发。  从执教老师的教学理念及操作层面看,突出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在教学理念上,突出了写作的对话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