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创新性教学是新课改所提倡的理念,并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之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广大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改变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模式;评价方式
教学反思的本质是教师对学生发展不断认识与思考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对已完成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的一种重要教研形式,教师要对教学工作中的成败得失进行回顾、分析、思考,并把它简要地记录下来。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
一、设计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创设生活实际情境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在教《人民币的认识》这节课时,笔者放了一段录像:“一位小朋友跟着妈妈去超市购物的场景,各种物品的价格历历在目,‘10元钱可以买什么东西?’这样的生活情景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学生的兴趣极高,这样为探索新课内容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达到了预先的教学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的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师生互动。
二、交流让学生分享快乐和共享资源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课程资源。例如,在“克和千克的认识初步”这节课中,有一道题问什么大约重一千克。我想,如果直接给学生几种答案,他们不但不明白为什么,也想象不出来一千克到底有多重。于是我让学生从家带来两袋盐,让他们用手掂一掂,告诉他们这就是一千克,让学生从抽象的概念形成感观认识,然后拿称去称一称,实现了他们对重量单位的理解和认识,大家共同分享发现和成功的快乐,共享彼此的资源。
三、关于课堂练习的思考
从听课中笔者发现我校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检测反馈阶段存在“一多一少”的问题。
1.重视说理训练,但有点超过“度”。注重让学生去说理,使学生不仅能做,而且会说理,这是贯彻落实新理念,提高数学课堂实效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在练习中,教师要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学生能掌握的就不要说,要有选择地找学困生去说,不容易掌握的要让学生去说,这样既能增加课堂容量,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2.重视练习的编排,钻研练习题有点“少”。笔者认为练习设计要有坡度、有层次、有针对性,注重分层要求、因材施教。在听课中,笔者明显感觉到教者对课本习题编排、训练的要求把握不准。
年级组长的指示给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即要注重课堂补差,关注学困生;在处理练习方面要加强研究,做到高效合理。
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学习了“体”的知识后,就让学生找找教室里的一些物体,回家后、外出时观察各种各样的物体,还可以动手做长方体、立方体、圆锥体,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理解这些“体”的特征。
如学习了“统计图表”的知识后,让学生调查学校各班人数,或班中同学家用电器的情况、班中同学吃水果的情况,再制成统计图表,用发展的眼光预测结果的可能性(大部分学生能交出自己制作的统计图表,有的小干部还给交作业不自觉的同学设计了“一周作业情况调查表”,督促他们完成作业)。这样,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空间突破了书本、课堂、学校的局限,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五、教学评价务必做到合理有度
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期。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抓住这个关键期,合理有度地運用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小学生学习效果。一方面是内容相对随意、单一,师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一致,使学生不能通过教师的激励或者批评产生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存在重鼓励、轻批评的现象。大多数教师认为批评学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实践中往往重视鼓励,而不愿批评学生。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对小学生进行鼓励就不能对他们进行批评,鼓励和批评是对立的,只要过得去就鼓励,批评则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认真分析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从方式、内容、标准与策略上进行研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促进他们身心和学习全面发展。
六、结语
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刻反思总结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思维,切实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为目的,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长远发展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郑强.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4).
[2]韩冬云,张惠.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8).
[3]董琦.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1).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模式;评价方式
教学反思的本质是教师对学生发展不断认识与思考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对已完成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的一种重要教研形式,教师要对教学工作中的成败得失进行回顾、分析、思考,并把它简要地记录下来。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
一、设计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创设生活实际情境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在教《人民币的认识》这节课时,笔者放了一段录像:“一位小朋友跟着妈妈去超市购物的场景,各种物品的价格历历在目,‘10元钱可以买什么东西?’这样的生活情景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学生的兴趣极高,这样为探索新课内容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达到了预先的教学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的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师生互动。
二、交流让学生分享快乐和共享资源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课程资源。例如,在“克和千克的认识初步”这节课中,有一道题问什么大约重一千克。我想,如果直接给学生几种答案,他们不但不明白为什么,也想象不出来一千克到底有多重。于是我让学生从家带来两袋盐,让他们用手掂一掂,告诉他们这就是一千克,让学生从抽象的概念形成感观认识,然后拿称去称一称,实现了他们对重量单位的理解和认识,大家共同分享发现和成功的快乐,共享彼此的资源。
三、关于课堂练习的思考
从听课中笔者发现我校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检测反馈阶段存在“一多一少”的问题。
1.重视说理训练,但有点超过“度”。注重让学生去说理,使学生不仅能做,而且会说理,这是贯彻落实新理念,提高数学课堂实效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在练习中,教师要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学生能掌握的就不要说,要有选择地找学困生去说,不容易掌握的要让学生去说,这样既能增加课堂容量,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2.重视练习的编排,钻研练习题有点“少”。笔者认为练习设计要有坡度、有层次、有针对性,注重分层要求、因材施教。在听课中,笔者明显感觉到教者对课本习题编排、训练的要求把握不准。
年级组长的指示给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即要注重课堂补差,关注学困生;在处理练习方面要加强研究,做到高效合理。
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学习了“体”的知识后,就让学生找找教室里的一些物体,回家后、外出时观察各种各样的物体,还可以动手做长方体、立方体、圆锥体,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理解这些“体”的特征。
如学习了“统计图表”的知识后,让学生调查学校各班人数,或班中同学家用电器的情况、班中同学吃水果的情况,再制成统计图表,用发展的眼光预测结果的可能性(大部分学生能交出自己制作的统计图表,有的小干部还给交作业不自觉的同学设计了“一周作业情况调查表”,督促他们完成作业)。这样,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空间突破了书本、课堂、学校的局限,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五、教学评价务必做到合理有度
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期。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抓住这个关键期,合理有度地運用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小学生学习效果。一方面是内容相对随意、单一,师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一致,使学生不能通过教师的激励或者批评产生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存在重鼓励、轻批评的现象。大多数教师认为批评学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实践中往往重视鼓励,而不愿批评学生。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对小学生进行鼓励就不能对他们进行批评,鼓励和批评是对立的,只要过得去就鼓励,批评则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认真分析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从方式、内容、标准与策略上进行研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促进他们身心和学习全面发展。
六、结语
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刻反思总结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思维,切实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为目的,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长远发展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郑强.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4).
[2]韩冬云,张惠.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8).
[3]董琦.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