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科学发展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x198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国家改革开放同步,创建于1980年的北京物资学院,开办了国内高校第一个期货专业、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第一个采购管理专业。30年来,学院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物流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当前,学院正朝着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在学院建校30周年之际,记者就学院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发展定位、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等问题采访了王旭东院长。
  
  记者:今年怡连学院建校30周年,请惩简单介绍一下学院的发展历程。
  
  王旭东:北京物资学院是老一辈物院入用勤劳的双手,在京郊通州一片荒地上创建起来的,学院的前身是原国家物资总局于196,3年成立的北京经济学院物资管理系。1980年,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对物资管理人才的需要,北京物资学院正式建立。学院先后隶属于国家物资局、物资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10月划归北京市管理。30年来,学院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励精图治,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办学层次日益提升,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物流学科为特色,以经济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主干,涵盖经、管、理、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普通高校。可以说,学院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中国物流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历史。当前,物流业被确定为国家调整振兴的十大产业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三个北京”战略以及世界城市建设积极推进,这些都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科学研究,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办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在努力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记者:30年砥砺耕耘,30年硕果芬芳。请您谈谈30年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学院的发展都取得了哪些突出成绩?
  
  王旭东:作为全国物流专业教育的开拓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院就成立了物资经济研究所;1993年,开办了国内高校第一个期货专业;1994年,开办了国内高校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2009年,获批国内第十一采购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学院设有7个院系,26个本科专业及方向,5个硕士点,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产业经济学两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3个北京市品牌专业。学院建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室、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北京市现代物流研究基地;建有以物流管理为代表的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代表的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和以“物流学概论”为代表的一批精品课程和重点建设课程。主办的《中国流通经济》杂志是中国市场学会会刊、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学院2008年建成了国内首家专业物流博物馆。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精品课程3门;市级精品教材2部;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市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本科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100余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实验区”被教育部批准为2007年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5月,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被教育部普通高校评估专家委员会评定为“优秀”。
  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年来,学院逐渐形成了培养科学精神与^、文精神、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底蕴的校园文化。近年来,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挑战杯”系列大赛、北京市大学生国防知识辩论赛等竞赛中共获得173个奖项。2005年,学院获得“北京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十五周年优秀组织工作奖”。
  学院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在流通现代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学院已建成7个科技创新平台,8个科研基地,组建33个科研创新团队。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课题50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208部,发表学术论文2,081篇。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小城镇现代流通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研究成果在行业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学校教授主编的《北京物流蓝皮书》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二等奖,填补了北京市物流研究的空白。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发展与国内外院校,尤其是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目前,学院已经和日本、英国、美国等20多所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在科研课题、合作办学、互派留学生、教师互访、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促进了学科建设以及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扩大了学院在国际上的影响。
  
  记者:特色是大学存在的符号。请问作为一所特色型大学,30年来学院对于特色是怎样认定的,又是怎样去发展的?
  
  王旭东:大学特色是对“要办什么样的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要通过何种方式服务于社会”等一系列问题的整体思考和整合设计,并通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举措,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而逐步形成的。学院是全国物流管理专业的开拓者、奠基者,现代物流管理和流通理论的研究与教学是学校的主要特色、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所在。30年来,学校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在^、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
  首先,学校特色体现在具有鲜明的物流和流通行业背景上。学校从成立伊始就与流通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流通业也为学校的成长和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30年的发展中,学校积极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紧紧围绕服务物流和流通行业发展需求,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流通领域的专业人才,为物流和流通行业发展共性技术和解决关键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研支持和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在流通行业特别是物流业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其次,学校积极构建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独特的行业优势和特殊的发展历史,使物流学科成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科。做强物流,精心构筑以物流学科为龙头的学科群,促进经、管、理、工、文、法相关学科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在全校形成高度共识,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定位。学校在重点围绕物流学科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针对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本流等其他流通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优 化学科结构,整合资源配置,搭建新的学科平台,以物流学科为重点,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同时,学校也在适当发展相关的理工学科,使主干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发展具有较为宽厚的学科基础支撑。
  再次,学校积极构建富有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紧紧依托物流和流通行业,围绕“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人才养目标,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明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基本技能、实用能力、完善人格和较强适应性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拓展课程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了完整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框架。学校提出了第一课堂 实践环节 第二课堂的学分要求,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加强实验室和校外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探索开展与国外大学“3 1”学分互认和学生联合培养的模式,开办校企合作实验班、培训班,加强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第四,学校积极拓展独具特色的社会服务领域。学校依托物流和流通行业需求,紧紧围绕服务首都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大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以社会服务贡献力来反哺教学与科研,从而不断拓展和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学校每年举办的“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已成为我国流通理论研究的高水平品牌论坛,成为为政府制定流通和物流产业政策、进行决策提供重要咨询的论坛。学校与中国物流采购与联合会合作进行“物流师”与“采购师”的培训;为神华物流等知名企业培训员工,并合作建设物流网和物流信息化平台;利用北京现代物流研究基地的优势,围绕“北京地区流通业研究”“北京地区物流系统建设研究”“北京现代物流研究”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学校还多次承担北京市政府规划项目,为北京市物流政策与决策提供咨询,完成“十一五”时期北京物流业科学需求调研报告。
  
  记者:学院提出了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目标,请问怎样理解“高水平”与“特色型”的关系。
  
  王旭东:30年的特色发展使物院入深知自己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并随着社会的需要、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着办学定位,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是近几年学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定位。
  “高水平”就是要提高质量,其内涵指标体现在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上;“特色型”就是要强化特色,其内涵指标体现在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独具行业特色的社会服务领域。没有“高水平”就没有生存发展空间,没有“特色型”就很难达到“高水平”,我们的“高水平”是在“特色型”发展路径上的“高水平”。“高水平”和“特色型”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关系。
  
  记者:请您谈谈当前学院学习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是什么?
  
  王旭东:总体而言,学院学习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编制要体现“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目标定位,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逐渐清晰化、具体化,更要坚持。根据发展目标,结合学院实际,现阶段学院提出“苦练内功,提高质量,强化特色,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发展思路。
  “苦练内功”是发展的前提。主要指要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认真落实学院关于加强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建立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凝练学科方向,汇聚科研力量,加强学术平台和机构建设,争取高水平科研项目,积极加强学位点建设。要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质量”是发展的具体体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主要体现在高水平的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论文的发表、高水平应用研究和高质量的政策决策咨询服务;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依托教学科研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为行业和区域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强化特色”是发展的重要路径。特色化是学院科学发展最佳选择。在苦练内功、提高质量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强化特色。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领域方面突出物流和流通的特色,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强调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同时要大力加强开放办学、合作办学力度,特别是加强与行业领域的校企合作,加强与区域合作,提高对社会的服务贡献率,在此方面形成鲜明特色。
  30年筚路创业,30年磨砺奋进。今年适逢我校独立建校30周年,抚今忆昔,这正是我们回顾历程、总结经验、凝练精神、凝聚人心、规划未来的关键节点。我们相信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将继续朝着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责任编辑:蔡桂兰]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是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从整体就业形势和就业状况来看,大学生就业的确比较困难,而从大学生个体的就业状况来看,又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在相同的就业形势下,有些大学生可以从用人单位中“优中选优”;而有些大学生则根本找不到工作。与此同时,很多用人单位也在感叹,要想招聘到合适的人也不容易,不仅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而且招聘效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对此,当前研究者们达成的共识是:大学
栏目寄语  当前,北京高校共有离退休人员7.2万余人,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近1,300个,党员3.2万余人。离退休老同志已成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北京高校涌现出一大批创先争优及老有所为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  用辉煌成就凝心聚力,用成功经验引领工作。本刊特设《桑榆先锋》,深入宣传北京高校离退休干部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以
多元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中,格外引起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之一是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及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鉴于此,本文将对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如何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一综述性的探讨。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状况特点简析    根据近年来的一些调查研究分析,在多元文化潜移默化影响之下,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变化尤为引起人
吴晚云,1952年7月生,籍贯浙江省湖州市,现任北方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1968年参加工作,198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机械系,1988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机械系,获工学硕士学位。曾任北方工业大学教师,机械工程测试研究所副所长,科研处处长,工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有色金属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副书记,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等职。先后从事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分析及高级教学管理等工作,发表学术
提起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北京钢铁学院,人们自然会想到钢铁。是的,这是一所以冶金特色著称的高等学府。不仅是校名,矗立在美丽校园中的铁锈红色的楼宇,熠熠闪光的金属雕塑……也同样带有明显的钢铁标记。然而,这座校园里更引人瞩目的是一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他们有着钢铁般的毅力和品格,堪称民族的脊骨、国家的栋梁。2008年9月当选全国第四届高校教学名师的蔡美峰教授,便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蔡美峰196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种以“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教育形式。自诞生之日起,它以开放、灵活、投资少、效益高和工学矛盾少等特点,深受社会欢迎,也逐步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北京是全国最先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省市,自1981年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来,累计约有800万人次报名参加考试,近26万人获得本、专科学历证书,为首都人才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北京正在加快
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是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问题。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是如何发现人才、合理使用、规范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积极性为教育发展作贡献的问题。考察、了解、分析、比较中美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异同,对我们教育观念深化和学校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参考价值。-美国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  通过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高等教育管理培训及实地考察,笔
《预约死亡》发表于《北京文学》1994年第3期,距今已26年了。作者自谓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探索普通人之死”,小说也确乎是作者深入一所临终关怀医院进行采访的产物。为了探究人濒临生死界真实体验的秘密,她甚至预约了一次“死亡”,冒充临终患者在病房“卧底”了一个夜晚。小说本本真真地带着我们随同作家,经历了这个完整的采访过程。   说实话,在阅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我经历了一个下意识的抵拒躲避与阅读时终被带入
北京语言大学建校47年来,从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单科性特色高校,逐渐发展成为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主要特色和优势,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国际型大学。作为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基地,学校始终以“推广汉语,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致力于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也因此而享誉世界。汉语国际推广是党和国家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学校在其中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和任务。面对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新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学校秉承“实事求是”的校训,历来重视与广大师生员工的交流与沟通,坚持“民主办学,依法治校”。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高举“发展是硬道理”的旗帜,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走出了一条“特色强校、内涵提高、质量第一”的科学发展道路,学校各项事业成绩斐然,在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