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情境创设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y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英语 对话教学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A-0078-01
  2011版英语新课标强调语言的学习过程和语言的实践性,主张在语境中接触并运用语言。情境能够让语言的运用更真实、有意义。如果学生能在相对真实有效的情境中运用语言,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到所学语言的意义,不断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小学中年级英语课堂主要是以对话交际为主,教师要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结合教学实际,针对教材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使对话更具有吸引力、有效性和真实性。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创设情境。
  一、源于生活,唤醒情境
  生活,是一块永恒的试金石。任何一种语言都源于生活,所以在学习语言时要把语言回归到真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语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地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课堂就是一个微型的生活场景,所学的语言是可以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的。
  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6 “Whose gloves?”的A部分时,教师创设了一个服装店的情境,向学生展出各种大小不一的衣服,并请学生上去试穿衣服,让学生根据所试穿的情况来学习新句型It??s too short/ long/ big/small.He looks so funny.试穿衣服的过程既生动又有趣,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在试穿衣服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习得了语言,而且能灵活运用。
  从教学设计的目的上来看,教师把语言置身于生活情境中,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
  二、故事贯穿,创设情境
  学生对于故事的兴趣是经久不衰的,特别是符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的一些童话故事。在学习过程中,把课本中所学的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故事结合起来,创设故事情境,同时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语言实践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所呈现的故事是教师自己创编的或者是改编的,在学生的眼中仍然有一定的吸引力。
  例如,在一次关于《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6 “Whose gloves?”A部分的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播放一首简单的英文歌曲后,出示灰姑娘Cinderella的图片,使灰姑娘的形象一下子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再播放部分童话故事的卡通片(继母不允许灰姑娘去参加舞会,除非她找到合适的衣服)。学生在整个观看过程中始终聚精会神,试着听懂人物间的对话,还有的学生小声地模仿其中一些夸张的语音语调。看完后,教师让学生帮助灰姑娘选择合适的衣服去参加舞会。通过课件呈现各种颜色不同、大小长短不一的衣服之后,教师还让学生自己到前面来操作课件,让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学习并反复地操练新句型:Try…on.在给灰姑娘试穿衣服的过程中操练句型:It??s so funny.It??s too…最后教师让学生观看卡通片中的舞会部分。
  由于教师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融入到学生所熟悉的童话故事中去,使语言学习更加贴切学生的生活。虽然该教师对故事进行了适当的改编,但是学生依然能够饶有兴致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既迎合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注重了语言的高频率重复,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活力,也体现了“用中学,学中用”的教学理念。
  三、把握契机,生成情境
  契机,是一个不期而遇的惊喜。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话题的过程,有时情境就像一颗正在发芽的种子,它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生成。教师如果能及时把握并运用这些课堂契机,那么课堂中语言的交际就会显得更加真实,更加自然。
  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9“What??s the matter?”的A部分时,教师先引出奥运福娃,然后就对学生说,“They are all here.They like sports.Who wants to join them?”教师在教室里边跑边询问,愿意加入的学生就可以跟在教师后面边跑边询问其他同学,这样在教室里跑了两三圈,加入的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了。这时教师停下来边喘气边说,“I??m tired.Are you tired?”从而引出新句型的学习,而这时跟在老师后面的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真实的情况来回答“Yes” 或 “No”,教师再根据这几位同学的回答自然地与其对话“Here??s a…for you.”
  在教学过程中把握现场生成的话题,生成真实的情境,进行真实的交际,就能使学生的表达更加流畅。这样的对话更具真实性,而且这样的一个现场生成的动态过程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习得和运用语言,加强语言习得的真实性,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责编 黎雪娟)
其他文献
提出高职护理专业男护生生理学教学四方面的方法:尊重男护生,加强师生交流与沟通;根据男护生学习要求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课堂中注意采用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中注意采用贯彻
“囧”字认识吗?不认识?那你可就要被鄙视了。  知道啥意思吗?不知道?没关系,先来看一个笑话吧:  老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就粮食短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美国学生问:“什么是短缺?”朝鲜学生问:“什么是粮食?”中国学生问:“什么是自己的看法?”囧:-)  我想你已经恍然大悟了,你在读完笑话后的瞬间感受,再联系“囧”的字形,是的,这就是“囧”的意义:无语、无奈、无厘头……  “囧”的含义远不止这些
【关键词】问题探究 引领 高中 物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B-0052-01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明确的要求。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好教师教学的主导功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鼓励采用问题探究法,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和有效生成,从而打破传统的被动性和接
思维导图方法将放射性思维和开拓性笔记技巧结合在一起,被人称为"大脑瑞士军刀"。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教学中改善教学效果的一些应用。
2008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依然会变中求稳,将进一步渗透新课标精神。首先是阅读材料仍然选自课外,继续强调对学生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注意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
基于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现有教学方法的缺陷,提出了"分明别类,注重主次,降低成本,五法兼施"的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该法可以有效解决"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教学窘境,
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按照一定的任务或目标,采用一定的学习策略,阅读文章、观察生活、妥善表达,独立摄取知识、总结规律,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起良好的学习
“现在我们备课、上课方便多了。每个办公室里都配了电脑,老师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课程资料。教室里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老师上起课来,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多样,学生都喜欢听。更不敢
<正>~~
期刊
李春扬在《阅读对话中的“伪对话”与对策》中分析了五种“伪对话”,并提出了四项对策:1.领会对话实质。对话的实质在于参与、交流和共享。2.明确对话规则。对阅读教学来说,对话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