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_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由于每个教师自己的思想、气质、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和教学能力不同,在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实际从事教学活动时,都会有自己的选择和侧重角度,采取自己得心应手的教学方式方法,形成教学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反映着各种独特的个人教学特点,从而形成教学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一、教学艺术风格的概念
  
  中国古代的“风格”一词,最初是指人的风度和品格,“风”是风采、风姿,指人的体貌。“格”指人格、德行,合起来正好是对人之品貌的全面评价。现在“风格”一词,被广泛地用于一切艺术领域,用以说明艺术作品达到高度成功时具备的重要标志。
   艺术,在广义上是指任何技艺,狭义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就教学艺术而言,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其价值观念,对教学过程诸元素的偏好性和习惯性的方式。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体差异,是教师教学的个性化特点,体现于教师对各种教学元素的选择与组合方式。教学风格是教师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稳定的、独具个性特色的教学艺术风貌。从实践上讲,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师才是成熟的优秀的教师,教学风格标志着教学活动是否升华为艺术活动。
  
  二、教学艺术风格的类型
  
  我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文如其人”的说法,其含义是指艺术家由于个性不同,所创作的艺术作品还有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所谓风格即自我,风格即个性。
   在教学艺术中,因为每个教师的思想、气质、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其教学艺术风格也不是一种模式,而是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常见的教学艺术风格有如下几种类型:
  
  1.理智型:这种艺术风格常常表现为讲授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清晰明了;教学组织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思维逻辑严密,教学语言推理性强。整体风貌一丝不苟,系统严谨,层次清楚,线索明快。
  
  2.情感型:这种风格的教师在教学上表现为以情感人,情理并举,互相渗透。教学内容开掘得有广度有深度,善于运用大量的事实教材;教学思维灵活敏捷,偏重形象思维;教学语言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教学气氛具有形象性、鼓励性和感染力,充满趣味而又生机勃勃。
  
  3.幽默型:这种教学风格表现为教学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尤其在语言上善于运用夸张、描述、比喻、反证等手法使人豁然开朗,容易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4.学术型:这种风格类型的教师表现为钻研教材,敢于创新求异,不为书本定论。组织教学深入浅出,对比分析,旁征博引,长于启发,鼓励讨论。即使业余时间,也表现出科研兴趣,往往硕果累累,著作丰厚。
  
  三、教学艺术风格的形式
  
  每位教师都应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而这种风格的形成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任何一位教师从初登讲坛开始,都要经过不断学习、摸索,才能走向成熟,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一般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1.模仿性阶段:每位教师在登上讲台之前对教学知之甚少,由于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和独立教学工作的能力,所以习惯模仿别人的教学设计方式、方法,教学活动往往是搬用他人成功的经验,学习别人的授课方式、课堂内容安排等。这一阶段,教师课堂教学中较为显著的特点是模仿的成分比较多,缺乏个性。模仿无疑是很重要的一环。教师在不断的模仿中总结经验,思考教学的得与失,摸索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发现自己的个性特征。处于这个阶段的教师对课堂艺术的要求与探索处于萌芽状态。
  
  2.独立性阶段:伴随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的课堂教学,由模仿教学进入独立性工作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已经能够独立地完成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能够自己独立设计课堂教学结构,会处理教学的重难点。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教师已经掌握了教学的技巧。这时的教师已经有了教法改革能力,对教学内容有了科学而大胆的艺术处理,已逐渐把教学技巧提高为教学技艺,初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一阶段的教师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技巧性。
  
  3.创造性阶段:这一阶段,教师课堂教学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综合运用上。教师在形成自我的独特风格之后,只要不断地创造,不停地完善自己,经过长期的积累,就会趋向成熟。此时,教师能创造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这时的教师已成为教学艺术的自觉追求者和创造者。随着创新与开拓意识的不断增强,教师的教学活动叉进入一个更高层次。
  
  4.有风格阶段:教学艺术风格在教学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有独特的稳定表现,使教学带上了浓厚的个性色彩,闪烁着创造的火花。教学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教学就成为真正塑造人们灵魂的艺术。至此,教师的教学艺术臻于成熟。
   教学艺术是教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应具备的一种素质。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和升华,教学艺术就会与教师主体融合为一体,从而形成有鲜明特色的教学艺术风格。众所周知,无论是绘画、音乐或是文学创作,不具备风格的艺术作品,算不上优秀作品,没有自己风格的艺术家,称不上著名艺术家。同样,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风格的有无是一位教师成熟与否的标志。
   每个教师都有不同于别人的教学特点。所以教师要坚守自己的艺术风格,要专心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要正确取舍,大胆借鉴,扬长避短,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让自己的长处更长,优势更优,强势更强,把最好的一点发挥到极限,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
其他文献
文章结合当下备受推崇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以《小王子》阅读教学为例,从学习共同体理念对经典阅读教学的启示、引导儿童深度学习的经典阅读教学策略以及经典阅读的
目的: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行玻璃体切除(PPV)联合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标记内界膜(ILM)剥除术后黄斑部形态及视功能的变化,评价
在资讯传播渠道多元的时代,一个新闻发生十几分钟后,就有获得的渠道。电视新闻如果仅仅停留在对事实报道的层面,是无法满足观众需求的。而通过新闻的“述”表现事实,借助编后
高中物理中最难的突破点是受力分析,力的分析贯穿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很多学生就是因为不能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以至于给后面课程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严重者甚至影响整个物理课程的学习。受力分析为什么这么难?如何突破受力分析这个难点?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受力分析解题纠错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没有真正理解力的概念    1.常把力的某些“效果”与“力”本身相互混淆或相提并论。  例1:在分析斜面上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本文从巧设情境、感性升华、注重实验和师情丰富四个方面论述了初中物理兴趣教学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兴趣教学法    初中物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逻辑推理严密、抽象思维要求高的基础自然科学,但是由于学生社会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弱和生理上没有完全成熟,许多学生学习物理时感到力不从心,更谈不上什么兴趣。要提高课题利用率,物理教师只有巧妙激活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来,成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关键所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研究兔眼眶内植入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台纤维血管化过程,探讨义眼台纤维血管化MRI表现特点以及义眼台增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英语教师的教法研究日显实际。根据英语学习规律以及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积极探索教师教学角色的转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英语教师不再是学生的领跑者,而应该是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激励者和评价者。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英语教法教师角色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和对话,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与和谐。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主
在中考过程中,作文在语文考试之中占据着较大部分,分数所占比例较大,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期间作文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传统语文写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情境教学法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