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机欣赏——侦察机篇

来源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侦察机是专门用子空中侦察、获职情报的军用飞机,是现代战争巾主要侦察工具之一。早完的飞机投入战场就是为了侦察用途,后来为了击落敌方侦察机才发碉战斗机。侦察机一般不携带武器,主要依靠其高速性能和加装电子对抗装备来提高其生存能力。通常装有航空照相机、前视或侧视雷述和电视、红外线侦察设备,有的还装有实时情报处理设备和传莲装置。侦察设备装在机舱内或外挂的吊舱内。
  侦察机按遂行任务范围,分为战略侦察机和战术侦察机。侦察机可进行目视侦察、成像侦察和电子侦察。成像侦察是侦察机实施侦察的重要方法,它包括可见光照相、红外照相与成像、雷达成像、微波成像、电视成像等。侦察机所取得的画面由早期的黑白照片进步到数位化的离解析彩色照片、影片,红外线与雷达影像等等。
  全球最早的侦察飞行
  飞机诞生后,军队刚刚装备飞机,人们便想到了飞机在战争中的第一个用途就是侦察敌情。1910年6月9日,法国陆军玛尔科奈大尉和弗坎中尉驾驶着一架亨利·法尔曼双翼机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试验性侦察飞行。这架飞机本是单座飞机,由弗坎中尉钻到驾驶座和发动机之间,手拿照相机对地面的道路、铁路、城镇和农田进行了拍照。从这一天起,最早的侦察机便诞生了。
  而侦察飞行第一次真正运用在战场上则发生在1911年9月爆发的意大利与土耳其的战争中。意大利皮亚查上尉驾驶一架法国制造的布莱里奥X1型飞机从利比亚的黎波里空军基地起飞,对土耳其军队的阵地进行了肉眼和照相侦察。此后,意军又进行多次侦察飞行,并根据结果编绘了照片地图册。
  侦察机的发展现状
  侦察卫星的出现,取代了相当一部分侦察机的作用。另外由于防空导弹的发展,使侦察机深入敌方的飞行变得日益危险。但侦察机仍得到继续发展。有人驾驶侦察机主要执行在敌方防空火力圈之外的电子侦察任务,大部分深入敌方空域的侦察任务由无人驾驶侦察机来执行。
  侦察机的“隐身”技术正在得到应用和发展,以提高侦察机的生存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现代侦察机的谍报本领倍增,大量高性能的光学、电视、红外、激光和雷达等侦察设备的运用,使侦察机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战场上的情报,为指挥官决策提供依据。虽然侦察卫星已部分取代了侦察机的功能,然而,实战证明,侦察机在取得天候不良地区或更近距离照片具备的独特的优势,仍会在未来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侦察机的四大金刚
  神秘的M-55
  M-55是上世纪80年代末米亚西舍夫设计局为苏联国防部研制的高空战略侦察机。美国间谍卫星1982年首次发现苏联正研制一种单座高空侦察机,当时把它叫作Ram-M。它是米亚西舍夫设计局研制的M-17高空侦察机,后来北约给它起个绰号,叫“神秘A”。M-55是在M-17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约叫它“神秘B”。两架M-17原型机、两架M-55原型机和两架M-55预生产机都在1992年进行了试飞。先进的电子设备,可以为其他飞机和地面武器系统提供及时的目标定位,还可以向指挥中心传递侦察数据,包括实时图像信息。对如今的俄罗斯来说.使用M-55的经济性要比侦察卫星好得多,尽管由于航程限制,它不能用于对西方国家进行间谍侦察,但在局部地区冲突中是足够用了。
  先进的RC-135
  美国RC-135侦察机是美空军现役部队装备的最先进的战略电子侦察机之一,擅长在目标国沿海地区实施侦察行动,被美国空军视为与新一代军事侦察卫星和远程无人驾驶飞机并驾齐驱的美军21世纪最重要的侦察武器。RC-135的早期型在1964年至1968年间陆续服役,自问世以来已有多种改进型,如A、S、U、V、W、X等型号,其中最新型号是X型。这些型号的侦察机可分别用于信号情报、电子情报和弹道导弹情报的侦察。
  U-2“夫人”
  U-2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秘密部门“臭鼬工厂”应美国政府要求为特定目的制造的单发动机涡轮喷气式侦察机,绰号“黑寡妇”(也有人给它起名为“蛟龙夫人”),属于高空间谍侦察机。它能不分昼夜于21 000多米高空执行全天候侦察任务。该机亦用于电子感应器研发、确认卫星资料和校准。U-2于1955年8月秘密完成首飞,1956年开始装备美空军,虽然首飞至今已经50多年,但仍活跃于前线。U-2装有当时最先进的侦察设备,运用的胶卷长3.5千米,能够把长200千米、宽5千米范围内的景物拍成4 000张照片,而且清晰度很高。
  高端的SR-71
  SR-71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臭鼬工厂”研制生产的双座双发动机涡轮喷气式高空高速战略侦察机。SR-71机体材质93%为钛合金,其气动外形为三角翼、双垂尾,发动机布置在机翼上。SR-71有三种型号:A型,战略侦察型,1964年12月22日首飞,共生产29架:B型,教练型,共生产2架,分别于1965年11月18日和12月18日首飞:C型,由A型改装的教练型,只生产了1架,于1976年10月29日首飞。SR-71机载设备有天文导航装置、激光测距装置、电子对抗装置、合成孔径侧视雷达、高分辨率照相机、红外和电子探测器等。由于SR-71的飞行高度和速度都超出人体可承受的范围,成员必须穿着全密封的飞行服,看上去外观与航天员类似。
其他文献
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事儿了。  那年,八里哨林场人手不够,就和当地的生产队商量安排几个人手帮忙。生产队也想搞副业赚点外快,就把这个任务委派给了队里的杨宝山。  杨宝山那年五十出头,为人老实忠厚。之所以委派他,是因为他年轻时抬过头杠。木材搬运的活儿,头杠也就是领杠的,是整个团队的指挥。四个人组成一副小杠,领杠的在第一排,负责喊号子,指挥整个团队。在头杠的指挥下,大家迈着整齐的步伐,把木头装上汽车。  队
1939年秋,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夏家山惨案”,杀害了新四军第五大队500余人,大队长张体学的妻子戴醒群也惨遭毒手。在危急关头,警卫战士程明急中生智,故意把许多银元散落一地,吸引敌军前去抢钱。程明趁机夺过一挺机枪,掩护大队长张体学冲出重围,投奔“汉流”帮会总舵主漆大爷。漆大爷当即决定,手下数百弟兄全部参加新四军,共同对付顽固派。程明建议,先从巴河镇的汉奸闻德兴开刀,从他身上查出敌、伪、顽相互勾结制
2016年4月28日晚10点,《知音》热线电话突然响起,电话的另一端,是一个温柔甜美的女孩声音,值班编辑以为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向本刊求助,没想到,随着对方的叙述,却被带入了一个身患“公主病”的中年女人复杂纷乱的情感漩涡中……  36岁的袁娅婷是合肥市瑶海区一家电力公司的白领,深受丈夫宠爱。不料,丈夫却在结婚10年后,情感出轨。袁娅婷以牙还牙,成了上司的情人。报复性出轨,袁娅婷陷入了更加不堪的泥淖,她
7枚巡航导弹、18架三角翼无人机,2019年9月14日,一场袭击让沙特阿美这家石油巨头陷入一片紧张局势之中。  过去的75年里,沙特阿美始终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相比业内其他名头响亮的巨头,它并不为外界熟知。不过,在沙特阿拉伯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王室的“庇护”下,它早已成为全球石油业界不容忽视的隐形力量。  沙特阿美2019年首度公开的经营业绩显示,其2018年净利润高达1111亿美元。这个数字是苹果净
攻击机在我国也叫强击机,是作战飞机的一种,主要用于从低空、超低空突击敌战术或浅近战役纵深内的目标,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国外也称之为近距空中支援飞机。攻击机有良好的低空操纵性、稳定性和较强的搜索地面小目标能力,可配备品种较多的对地攻击武器。而且起飞着陆性能优良,能在靠近前线的简易机场起降,以便扩大飞机支援作战范围。攻击机在近距离攻击对手的同时,也成为战场上最易受攻击的机种,为提高生存力,一般在其要
有一年,比利时南部遭遇严重灾害,菲纳公司当时的经营虽然十分困难,但董事长德马雷依然决定伸出援助之手,捐款300万欧元。  公司宣传部门准备借机扩大影响力,扭转当前的困境。  这天晚上,宣传主管莫克提交了方案,可德马雷看到方案后却皱起了眉头,这方案不仅宣传了本公司,也借机打压了竞争对手希勒公司。  莫克解释说:“据可靠消息,希勒公司也要捐款。可我断定他们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所以我做了这个方案,既宣
索比堡起义是纳粹屠犹时代最大胆的反抗之一,由战俘、苏联红军军官亚历山大·帕切斯基组织。在索比堡起义75周年之际,波兰政府计划在纳粹索比堡集中营旧址建造一座博物馆。在俄罗斯,帕切斯基也成为热词。最近俄罗斯拍摄了以帕切斯基为主角的电影——《索比堡》,出版了关于他的著作,发行了以帕切斯基为主题的邮票。他的英雄事迹也逐渐广为人知。胜利大逃亡  帕切斯基领导的战斗,开始于1943年10月14日。多年以后,他
老王头有一个孙子叫王小军,今年三十出头了,很优秀,博士毕业后在上海军医大医院工作,可至今还没有结婚,所以已近八旬的老王头想抱个重孙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好在就在几个月前,小军和他所在医院的一位女护士长谈恋爱了,说春节带回来给家里人看看。老王头一听,大喜,让他们不要再拖了,干脆春节把喜事办了。然后他就去找人合了一下八字,选定大年初三这天举办婚礼。  小军的爸爸原先是部队卫生员,退伍后开了一家个体门诊,
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翻译司中文处占据了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的整个23楼。  崔天凯、何亚非、郎胜铄和刘军是这个“中国城”里的四个年轻译员。何亚非(后曾担任国侨办副主任)翻译速度快,被称为“快手”,崔天凯(现为中国驻美大使)则长于对词句的推敲,两人写字写得都很好看。  郎胜铄等都是从设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联合国译员训练班毕业,后分配到纽约工作的。  中国重返联合国,特别是1973年中文从联合国的官
几乎每支军队都怕一件事——被伏击。一者,被打个措手不及,又不清楚伏兵的数量,心一慌就输掉一半:二者,如果战斗力不如对方,那就只好等着挺尸吧。  一场特殊的伏击战  没有几个经历过受伏者“反杀”,而且是“秒杀”设伏者场面的士兵,大多数情况下,受伏意味着陷入绝境,幸存已属不易,“反杀”简直是天方夜谭。凡事总有例外,下面就是一次美军遭遇伏击战,漂亮“反杀”后的现场。  “倒毙在路上的袭击者被履带车不断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