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辨选虚词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高考试卷中,虚词考查的重点是连词、介词、副词等。在辨析所给选项中的词语时,除了考查语境,还要弄清易混虚词的细微差别、语法功能、习惯搭配等。下面具体说明之。
  一、理清句间关系
  选用恰当的关联词,需理清句意关系。句子与句子之间是何关系就选择表何关系的关联词。是转折关系就选表转折的关联词,如“虽然……但是”“却”“可是”“只是”等;是因果关系就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如“因为……所以”“由于”等。
  例1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3年·江西卷)
  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全体职工都 总经理罗阳献身国防事业的崇高精神 打动。(为……而/为……所)
  解析 根据语意,所填词语应表被动关系,故选“为……所”,而“为……而”表顺承关系,与句意不合。
  例2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1年·湖北卷)
  她坚信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她喜欢这座沉浸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 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三步一叩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既然/即使/尽管/虽然)
  解析 根据语境“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推出该空的词语表让步关系。由前文可知她是盲人,故“看不见”是确认的事实,而“既然”“即使”是假设让步,故排除。“虽然”的固定搭配是“但是”,而后句是“也”,故排除。最终确定此空应填表事实上的让步关联词“尽管”。
  二、细品语气轻重
  虚词虽无实际意义,但有些近义虚词的语气有轻重之别。做题时,要根据具体语境中的表达力度,选择能准确表达该语气的词语。
  例3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2年·湖北卷)
  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要人慢下来。中国这如许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滋味,且将它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这 江城街头巷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的茶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里不慌不忙的起来,踱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当是/便是/自是/恰是)
  解析 “便是”意“就是”,语气较轻,紧承上文举茶馆为例加以解释,语气合适。“当是”的意思是“应当是”,“自是”的意思是“自然是”,“恰是”的意思是“恰好是”。这三个词语语气过于肯定,不合语境。
  三、熟记固定搭配
  有些关联词语往往是成双成对使用的,根据其固定搭配也可帮我们选准契合语境的词语。
  例4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3年·湖北卷)
  ①宋人画雪常不用铅粉, 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渲染,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虚实映衬,意境悠远。(而是/总是/却是/只是)
  解析 “而是”是成连词,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轻微转折,常与“不是”搭配。而前面有“常不用”,并没有完全否定,故“而是”错误;“总是”,全是、都是,表示一直如此。从第一个空的句意看,应选择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故“总是”错误;“却是”表示转折,语气较重;“只是”,仅仅是,不过是,强调限于某个情况或范围,但是语气较轻。根据此句语调缓慢悠长、富有诗意的特点,应选语气较轻的“只是”。
  根据解析可知,排除“而是”是根据词语的固定搭配,排除“总是”用的是句意关系,区分“却是”和“只是”是根据转折语气的轻重。
  四、辨识语体风格
  这里的语体风格,具体指口语与书面语、说明文体与文学作品、官方文体与一般书面用语等。根据所给语段选择适合此风格的词语。如“让、被、叫”三词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让、叫”用于口语,而比较正式、庄重、严肃的场合用“被”。
  例5 下列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津卷)
  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浮动, 遗世独立的佳人。(好像/犹如)
  解析 此空是区别虚词中的副词,“犹如”较文雅,“好像”较通俗。纵观整个语段属文学类作品,应选较文雅的“犹如”。
  五、判断语法功能
  有些易混词语,意思基本相同,但用法完全不同。弄清易混词语的词性,判断所给语句中的空格部分应该具有怎样的语法功能,才能做出准确选择。
  例6 在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012年·北京卷)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 的脂肪酸,还有油酸。(必须/必需)
  解析 由空格后“的”字可知,空格所填词语是做定语的,“必须”是副词,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必需”是动词,与“人体”构成主谓短语做定语,因此该空只能选“必需”。
  六、掌握确切含义
  有些易混词语,仅仅只是外形长得像,用法和意义却有很大差别。针对这类词语,只需平时掌握它们的确切含义即可区分。如“日前”(几天前)和“目前”(现在)等。
  例7 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一项是( )(2011年·江西卷)
  “五一”期间,市长 会见了新加坡贸易代表团和台湾投资考察团。(分别/分头)
  解析 “分别”是“一个人分几个方面(进行工作)”,“分头”是“若干人分几个方面(进行工作)”。依据语境应选“分别”。
  七、解题误区
  没有分析所给语段语境:没弄清语意就慌忙答题,或没有理清句子的逻辑关系,或忽略了语境中暗含的语体风格、语气轻重等方面。只是想当然地去做题。
  没有弄清有关虚词的用法,虚词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只是凭主观语感选取答案。
  平时缺少足够的训练,没有形成较强的语感,事到临头,只好仓促应战。
  虚词的运用一直是个难点,高考失分率也比较高。而湖北卷中近三年都是四个词语一起辨析,难度更大。只靠某一种方法解题是不够的,需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力避误区。解题技巧固然重要,但仅靠技巧答题还是不够的,必须多读多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大量积累常考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提升语感。   
  1.下面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 )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 于死者毫不相干, 在生者, 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
  A.尽管 可 也 倘使
  B.虽然 但 却 虽然
  C.尽管 可 也 即使
  D.虽然 但 却 倘使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B.“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小狗包弟》)
  C.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小狗包弟》)
  D.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往往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出杂草。(《小狗包弟》)
  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四婶, 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 懒 馋, 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 也还提起祥林嫂。(《祝福》)
  A. 只有 因为 或 或 甚至 因而
  B. 惟独 由于 非 即 或者 因而
  C. 只有 因为 非 即 或者 所以
  D. 惟独 由于 或 或 甚至 所以
  4.下面句子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从舱里起来,把一件航海的宽衣罩在我的身上,在黑暗之中摸索着找寻那封公文,居然给我达到目的,摸到了他们的包裹。(《哈姆莱特》)
  B. 这令我毕竟惦着江南了(《荷塘月色》)
  C.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故都的秋》)
  D. 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几乎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5.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 有些危机。(《拿来主义》)
  ②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一切鱼,它们游得那么快,身子那么强健,战斗的武器那么好, 于没有别的任何的敌手。(《老人与海》)
  ③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 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 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故都的秋》)
  A. 未免 以致 对于 关于
  B. 不免 以致 关于 对于
  C. 未免 以至 关于 对于
  D. 不免 以至 对于 关于
  
  1. D(“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虽然”表示承认某种事实,根据句意应是承认,所以用“虽然”;根据句意应用“倘使”表假设,根据这两个词语即可确定答案。)
  2. D(其间:指某一段 时间。期间:指某个时期里面。“其间”可以单用,而“期间”前面要加修饰成分,如“这期间”“那期间”“开会期间”等等。所以A项“其间”和B项“期间”都是正确的。
  常常:指(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不一定有规律性或推论的性质。“往往”指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常带有规律性或推论性质。D项弯身子不是规律性的,应该用“常常”。)
  3. C(根据语体色彩,“惟独”较文雅,“只有”较通俗。本文是小说,语言应通俗,故选“只有”。仔细体会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第二空和最后一空应该填表因果关系的词语,根据关联词的搭配,选“因为……所以”更好;中间三空应表选择关系,故选C项。)
  4. C(C 项“十足”指黄金等成色纯;十分充足。多用于抽象概念。“实足”指确实足数,强调数量符合要求。
  A项“居然”,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竟然。应改为“果然”。“果然”,①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②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B项“毕竟”应改为“到底”。“毕竟”表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终归。如: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祝福》)“到底”表经过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此句是作者在观赏完荷塘月色之后,想起江南采莲的事,进而想到了江南。所以应用“到底”。
  D项“几乎”表示接近,程度上比“简直”差些。“简直”的意思是“接近完全”“近乎等于”。根据语意,应为“简直”,更能表现秋蝉在北平很常见。)
  5. C(第一空:“未免”用来缓和句子的语气,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某种过分情况的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能作谓语。“不免”是“免不了”的意思,用来加重句子的语气,表示某种结果在客观上不可避免,有时还可以作谓语。
  第二空:“以至”“以致”,都是用于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结果的。但“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由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所以此处应选“以至”。
  第三、四空:“关于”是限定、提示关联到的人或事物的介词,“对于”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两词区别:第一,指出明确的对象用“对于”,表示某种范围用“关于”;第二“对于”可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关于”只用于句首。第三,“关于”构成的介宾短语常作定语,“对于”构成的介宾短语多作状语。此处根据第三点区别,可判断出前一个填“关于”,后一个填“对于”。)
其他文献
与传统加法器相比,数字串行加法器具有工作频率高、占用资源少、设计灵活等优点。介绍了数字串行加法器的原理,说明了该加法器在FPGA上的实现要点及其在匹配滤波器设计中的应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课堂氛围在课堂上表现为师生之间交流的热烈程度、广度与深度,实际上决定课堂氛围的是师生之间情感与配合默契程度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心理状态。课堂氛围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
所谓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学会学习、思考、探索以及再创新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我们的学习效率,结合语文的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
错因: 设元时与题中条件不等价导致出错.按错解中的设法,等比数列公比为q2, q2>0,各项一定同号,而原题中并无此条件.
《语文学习》曾刊载过这样一则案例:一位教师在写《最后一片叶子》的课案时,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1.体会常春藤上的叶子在情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了解小说情节结构的特点。2.弄
对50-90/13-1型汽轮机水动抽汽逆止门的控制水系统、操纵座、控制水回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例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六个电阻的阻值均相同,由于对称性,电阻R_2上无电流流过.已知电阻R_6所消耗的电功率为1W,则六个电阻所消耗的总功率为( ) Example 1 In the circuit s
造句一直是同学们深感头痛的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就随我们一起走近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学一学造句的规矩吧!  一、主语 不及物动词(S V)此句型中,动词是不及物的,不需加宾语就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明确无误的意思。有时可带状语修饰其动词,表达动作发生的频率、原因、结果、日的、场所、时间等。但状语不算句子的主要成分。  1.主语 谓语(不及物动词)。例如:  The students a
1.用柴油清洗据调查,逆止销不起作用的原因70%以上是由于销孔里进入黄油而造成的。当短时间进入黄油而且较少时,可用柴油清洗。当水泵正常运转后,用一块长10厘米、宽5厘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