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来源 :美术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s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双创”为背景,首先对“双创”以及职业教育的概念进行简要阐述,然后对“双创”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最后根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方法.笔者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在未来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育育人的效用.
其他文献
自李铁夫带回纯正的欧洲写实油画技法以来,广州油画家一直秉持写实油画表现传统.广州地处岭南沿海,与海外交流频繁,并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油画一直与时代并肩而行.广州当代写实油画始终保持为时代塑像的使命,对历史观照,对现实关怀,体现出艺术精神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建筑是城市文明的一种外在表现,能够展现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现代建筑简洁明朗,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体现了实用性和美感的统一.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市建筑风格开始多元化,笔者意图通过“城市印象”系列水印版画作品展现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之美.
威廉·德·库宁(1904-1997)是20世纪抽象表现主义的核心人物之一,他通过解构现实元素,再以特有的方式重新建构组合,创造出一系列具有抽象解构思维的作品.他善于运用泼辣的笔法,创作的人物形象夸张概括,他画面中的女性形象更像“野蛮与愤怒”的结合体.他的作品带有的开放性与未完成性留给观赏者更深层次的想象空间.本文以德·库宁对现实元素的解构为切入点,对其绘画作品中的线条、色彩、形象等元素进行探究.
节奏关系在油画创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各个流派、历代名家都对油画创作中的节奏关系有着深入研究.如今,如何将节奏关系运用于油画创作中仍然具有深入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从节奏的内在含义出发,阐述大与小、多与少、远与近、明与暗、疏与密、虚与实、轻与重、动与静、长与短的节奏在作品中的体现,并对此做出总结.
安塞姆·基弗是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性艺术家,他以多维的艺术手法突破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基弗的创作围绕德国历史和民族精神展开,并竭力探索更广阔的人类文化精神问题,以此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宏大壮观且具有历史感、纪念性、隐喻的艺术语言是他对自我身份的探寻,也引导着观赏者反思,得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启示.
行知小学践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40年,通过多项“行知教育实验”探索乡村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问题,办出了“师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新时代优质乡村教育.在办学过程中,行知小学遵循乡村社会的乡土特性,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乡村社会进行了良好的交往;践行乡村教育的伦理使命,以优质教育惠及乡村儿童,将乡村学校办成村民的文化家园,提升了乡村学校办学自信.行知小学40年的乡村教育实践,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乡村学校要办独特有品格的乡村教育,要形成能共享的育人生态,要建立“亲乡土”的育人模式,重塑乡村新人与乡土文明的道德
本文以美育为研究视域,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对美术通识教育的内涵和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根据农林高校美术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其发展策略展开相关探讨.
当今,视觉文化占主导地位,摄影教育有不可忽视的美育价值.我们要深刻认识摄影教育的美育内涵,充分挖掘摄影教育的美育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摄影美育大有可为.
在高职幼师专业美术教学过程中,思政融入是立德育人的时代需求,通过哪些路径实现全方位育人是高职幼师专业美术教师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高职幼师专业为研究对象,对运用何种方式有效地在高职幼师专业美术教学中完成思政融入工作进行了一些基础探究.
建设和谐高效课堂,需要信息技术与教学实施环节的融合、创新和应用,构建起以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为标志的学习环境,形成“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的信息化课堂.rn信息技术赋能教学模式,会找准教的发力点.以课件展示、视频播放为表征的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沉浸到课堂知识探求中,利于学生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以微课、先学后教为表征的翻转课堂,重构教与学的时间,便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以优秀教师单个知识点讲解视频为表征的在线教育,助力教师融合优质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开展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赋能“教”的范式变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