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简约课堂的打造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wei_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简约课堂是洗尽铅华的课堂,是本真的课堂。打造简约课堂,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语言等方面进行设计,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想,让学生真学习,从而达到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简约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8-0037-02
  何谓“简约”?“重点突出为简,厚积薄发为约。”简约不是简单,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深度、一种底气。倡导简约的课堂不是偷懒,而是“大道至简”,是一种教学的追求。鉴于目前阅读教学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教学手段与花样以及学生根本无法静心阅读的现状,教师应从简约教学入手,引领学生真正地展开阅读,为学生的有效阅读奠定基础。如何才能打造简约的语文课堂呢?
  一、教学目标精要
  一直以来,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总是让教师伤脑筋:“需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如何制定过程与方法目标?怎样才能体现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教学目标一一罗列起来,就洋洋洒洒一大串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对短短的一节课来说,要想都实现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要简化目标,集中解决学生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如,教学苏教版第五册《孙中山破陋习》一课,如果以三维来确定教学目标,就会有下面三项目标要求。一是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体会孙中山对封建旧势力的憎恨以及让广大妇女能够从此得到解放的决心与行动;三是学习孙中山遇到事情能够独立思考,不盲从的性格特点。这些教学目标要求的过多,教师可以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把教学目标进行整合。一是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二是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孙中山爱憎分明,敢于反抗的优秀品质;三是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这样,整合后的教学目标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在这样的目标引领下,学生有了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探究,能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內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三维目标进行提炼与整合,真正地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让学生读有所得、学有所获。
  二、教学内容简明
  王荣生老师曾说:“确定语文教学的内容往往比怎么教还重要。适宜的教学内容,是一节好课的体现。”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会对众多的教学内容难以取舍,致使语文课堂显得臃肿不堪,学生疲于应付教师提出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根本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虽然是丰富了,但学生却根本没有什么收获。我们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就是要在深入浅出理解教学内容上做文章。
  如,苏教版第六册的《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文,主要描绘了庐山云雾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可以从教材、学生以及文本的特点出发,确定这样的教学内容。一是精读课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感受庐山云雾姿态万千、瞬息万变的特点;二是积累语言,选择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仿写,鼓励学生用上学过的词语。这样,根据文本内容特点精心选择课堂教学内容,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在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简明是实现简约课堂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精心选择,合理取舍,使学生学习起来既有一定的系统性,又能够对知识掌握更为扎实。
  三、教学方法朴实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语文教学中,追求简约课堂,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运用恰当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一定要体现出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如,教学苏教版第八册的《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时,针对课文题目,教师用最简单、最朴实的问题引领学生学习:“公仪休是做什么的?礼物,指的是什么?公仪休为什么要拒收礼物?由此你可以看出公仪休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以问题串的形式引领学生阅读,既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又有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实现了高效的阅读教学的目标。
  追求简约课堂并不是不要教学质量,而是要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高效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凡是可以简单的就要简单处理,直击要害;需要合作就要合作,碰撞交流。唯有如此,学生的学习才能更加从容、有效。
  四、教学手段简单
  传统的教学,一支笔、一本书、三尺讲台,在具有教学智慧教师的引导下演绎出语文课堂的精彩。如今的语文教学,虽然不要求像传统教学那样简单,但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也不能唯多媒体是用,似乎离开了多媒体教师就不会上课。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用最简单的方法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如,苏教版第七册的《老师,您好》这一课,是一首童诗,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敬爱与赞美之情。根据课文特点,教师可以把这一节课定位为朗读型,主要引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首先,教师通过范读让学生对童诗朗读的情感、基调、停顿、节奏、重音等方面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与把握。其次,激发学生自主朗读的兴趣。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够感染学生,并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自主朗读的愿望。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读。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读出情感,读出文本的韵味。这样教学,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真正实现了情感的升华。
  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既没有用多媒体渲染气氛,也没有运用其他的教学媒介,而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朗读入手,让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读出层次、读出目标、读出情感,逐渐完成教学的主要任务。
  五、教学语言简练
  著名教育家夸美妞斯曾经说过:“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的语言与一节课的成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语言啰唆、随意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的语言既耽误了教学时间,又影响了学生听课的兴趣。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简练,以真正提升教学的质量。
  如,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的《姥姥的剪纸》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品味语言、感受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非常简练,可以说达到惜墨如金的程度。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拴”“缠”等词的精妙,教师这样教学:先投影出示“密云多雨的盛夏……‘牛干啥驮着兔子?’”这段话,然后问学生:“你觉得哪个字最能体现出祖孙情?”“拴。”“姥姥用剪纸就能拴住小孙子吗?你从哪个字体会到拴住小孙子的心?”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每一句话都问到点子上,既没有多余的铺垫,也没有重复罗唆的语言。就这样,在教师简练语言的引领下,真正实现了高效的阅读目标。
  俗话说:浓缩的都是精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简练的语言可以为学生节省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阅读、思考、感悟的机会。教师说得少了,学生就学得多了,就会有自己的收获,这样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好。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简约的课堂是最本真、最本色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抛开了一切浮华、作秀,真正地属于学生,使学生真学习。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打造简约的课堂,演绎语文课堂应有的精彩。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各技工院校都十分注重内涵建设,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分层教学作为措施之一被广泛运用,但各技工院校实施分层教学的效果却不尽相同。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教育案例,分析了技工院校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技工院校 分层教学 思考  一、事件  龚××,男,某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性格有些内向,比较敏感,学习成绩在班上属中上水平,准备参加“三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十九大报告对金融工作做出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摘 要]多媒体教学技术日新月异,电子课件演示已经成为当下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式。但是数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仍需慎重,如果使用得当,固然会事半功倍,反之就会适得其反,因为多媒体教学仍存在不足之处。为了弥补多媒体教学的缺陷和不足,传统教学模式应继续保留并发挥其“剩余”价值。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主体;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近年来,崇信县紧扣主基调、主战略,充分发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智慧城市试点和省级新型工业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等改革创新平台作用,发
[摘 要]语文教材是学生课堂学习最主要的载体,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的重要抓手。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人格培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阅读教学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教学的出发点,引导学生抓住文题、抓住人物、抓住内容,让学生走入文本,体验作者的情感,受到人格教育。  [关键词]阅读教学;积极人格;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本文利用2006-2012年中国29个省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就业人员数、能源消费量和资源税收入等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征收碳税对中国各省市经
[摘 要]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都文质兼美。对这样文章的教学,我们应引导学生朗读,让他们读出自我, 读出意蕴。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朗读主体地位,通过自己的适时范读,以唤醒学生的“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让他们积累和运用语言,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朗读;范读;意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