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许多国际权威机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过敏组织等均建议,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以纯母乳喂养4~6个月是预防宝宝过敏的最好方法。
1.母乳是低敏的。母乳中的蛋白质是同种蛋白质,不会被婴儿的免疫系统识别视为异种蛋白而产生抗体反应。
2.母乳能促进婴儿免疫系统的成熟和发展。母乳饮食中的外来物质保留适度的免疫原性,给婴儿的免疫系统温和的刺激和训练;母乳中还含有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可帮助宝宝建立健康肠道菌群,训练宝宝免疫系统,降低过敏的风险。
3.母乳中有分泌型IgA,保护肠道黏膜免受过度抗原的激活。
由此可见,坚持母乳喂养,在预防宝宝过敏的同时,更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但是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母乳喂养难以持续,比如剖腹产的妈妈乳汁分泌往往较晚、较少,新妈妈需曼上班、出差,没有办法亲自喂养宝宝,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剖腹产的新妈妈以及在母婴分离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地坚持母乳喂养,给宝宝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剖腹产的新妈妈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剖腹产妈妈由于没有经过自然分娩的过程,体内的泌乳素分泌不足,加之术后禁食、禁水等因素,会影响乳汁的分泌;术后的体位限制、疼痛、心理因素等也会影响哺乳,故剖腹产的孩子母乳喂养率很低。研究发现,剖腹产术后产妇泌乳的始动时间,即胎儿娩出至产妇自觉乳胀、挤压乳房时第一次有奶水排出的时间,要比自然分娩的新妈妈晚近10个小时;而且开奶后的乳汁分泌量也低于自然分娩的妈妈。那么,剖腹产的新妈妈如何成功给宝贝进行母乳喂养呢?
产后尽早哺乳是促进和保障母乳喂养的关键泌乳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催乳素在泌乳的起动和维持奶水分泌中起重曼作用,频繁吸吮乳头及乳房的排空,是促进催乳素分泌的重要因素。新生儿出生后20~50分钟的吸吮反射最强,如能在此期间充分有效地实施“三贴”,即胸贴胸、腹贴腹、婴儿口腔贴产妇乳房,以及“三早”,即早抚触、早吸吮、早开奶,不仅可巩固新生宝贝的吸吮反射,还可以刺激妈妈的乳头神经末梢,引起催乳素的释放,使奶水提前分泌,提高泌乳量。因此,剖腹产的新妈妈们应积极采取早接触、早吸吮等催乳技巧,及早开奶。
减轻剖腹产切口的疼痛剖腹产术后切口疼痛不仅影响产妇的休息和睡眠,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疼痛、焦虑、交感神经兴奋等症状,这些都会抑制泌乳。特别是术后3天内,腹部切口疼痛以及不适是最突出的;疼痛还会严重影响活动,使产妇感到行动不便,直接导致哺乳姿势受限,影响宝贝对乳头的含接,会使产妇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失去信心。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医嘱适当选择止痛泵或止痛药,减轻剖腹产切口的疼痛,帮助泌乳。
缓解紧张等不良情绪刚生下宝贝,产妇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抑郁、恐惧等心理方面的问题。剖腹产的新妈妈们对于手术本身就存在紧张情绪,加之术后疼痛、行动不便及睡眠欠佳、疲劳的影响,以及对于产后角色转换的不适应,心理问题更加突出,情绪低落,不知所措,对成功哺乳没有足够的信心。而人体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很大程度受到心理因素的调控,不良心理因素会影响垂体分泌催乳素,进而影响奶水分泌。研究证实,缓解紧张情绪能促进奶水分泌,因此,家人应该对剖腹产的新妈妈给予更多关心、照顾和鼓励,注意她的情绪变化,通过安慰的话语和实际行动,帮助她们解除顾虑,使她们感受到“初为人母”的喜悦,有助于奶水分泌。
采取正确的哺喂姿势喂奶的体位直接影响宝贝口腔含接乳头的姿势。虽然坐位哺乳应该是新妈妈的最佳体位,但剖腹产的新妈妈最初几天因腹部切口疼痛或切口受压和摩擦,容易擦脱敷料,难以施行坐位哺乳。新妈妈在平卧位时,乳房显得较平坦,乳头及周围乳晕不易凸出,宝贝不易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侧卧位也不利于形成好的含接姿势。宝贝的含接姿势不好,容易造成妈妈的乳头疼痛及乳头皲裂等现象,故建议采取环抱式坐位哺乳方法,不仅妈妈舒适方便,而且宝贝可以有效吸吮奶水。
新妈妈坐在床边的座椅上,将椅子贴近床边,身体紧靠椅背,背部和双肩放松,身体与床边形成一定的夹角。宝贝的身体放在新妈妈的床上,可用棉被或枕头垫在宝贝身体下面,以保证新妈妈环抱住宝贝上身哺乳时,宝贝的身体正好在床上,不会接触到腹部伤口。
环抱式坐位哺乳姿势,宝贝的体重有床支撑,新妈妈只需抱住宝贝的上半身,减轻了自身的负担,控制了宝贝的头部,真正做到妈妈与宝贝胸贴胸。宝贝容易含住乳头及乳晕,进行有效吸吮,这样可保证有效吸吮时间、正确吸吮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避免新妈妈出现乳头疼痛及乳头皲裂,影响母乳喂养。婴儿有效地吸吮还可促进射乳反射及催乳素分泌,有利于乳房排空,奶水分泌增加。而且新妈妈哺乳有满足感,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减少奶胀现象,促进子宫恢复。
母婴分离如何促进产妇泌乳及储存
母乳营养丰富,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和吸收,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在母婴分离情况下,保持泌乳及保存初乳对坚持母乳喂养非常必要。
乳房按摩先用清洁毛巾热敷乳房5分钟;用双手掌从乳房边缘向乳头中心按摩;再将拇指和其余四指对开托起乳房轻轻抖动和拍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分开放在乳晕处,向胸壁按压并挤压乳晕下的乳窦,以促使乳腺管通畅,利于乳汁排出,减轻胀痛。
挤奶方法准备好已消毒的广口瓶或母乳保鲜袋,便于收集奶汁;洗手;挤奶时操作者拇指和食指分别放置乳晕两侧,使拇指、乳头、食指成一条直线,然后向胸壁方向反复一压一挤一放,沿着乳晕四周挤压;挤奶时间为每次20~30分钟,每3小时1次。将挤出的乳汁直接收集在储奶器内。也可用吸乳器每3小时吸1次,晚上不间断。
保存母乳法将挤出的母乳装至储奶器内,密封冷冻保存。储奶用具最好使用适宜冷冻的、密封良好的塑料制品,如母乳保鲜袋,其次为玻璃制品,不要用金属制品。在容器外贴上挤奶的日期和时间。装母乳的容器要留点空隙,不要装得太满或把盖子盖得太紧,防止容器结冰而胀破。最好将母乳分成小份(60~120毫升)冷冻。
冷冻保存方法经常开关门的冷冻室,保存期为3~4个月;深度冷冻室不经常开门,温度在0~C以下,保存期6个月以上。储存过的母乳看上去有点发蓝、发黄或者发棕色,是正常现象。
解冻方法解冻母乳时,先用冷水冲洗密封袋,逐渐加入热水,让母乳完全解冻并升至适宜哺喂的温度,或放置在冷藏室慢慢解冻。不能将母乳直接用火或者微波炉加热。解冻后直接倒入奶瓶中就可以喂宝宝了。解冻后的母乳要在24小时内吃掉,不能再次冷冻。
1.母乳是低敏的。母乳中的蛋白质是同种蛋白质,不会被婴儿的免疫系统识别视为异种蛋白而产生抗体反应。
2.母乳能促进婴儿免疫系统的成熟和发展。母乳饮食中的外来物质保留适度的免疫原性,给婴儿的免疫系统温和的刺激和训练;母乳中还含有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可帮助宝宝建立健康肠道菌群,训练宝宝免疫系统,降低过敏的风险。
3.母乳中有分泌型IgA,保护肠道黏膜免受过度抗原的激活。
由此可见,坚持母乳喂养,在预防宝宝过敏的同时,更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但是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母乳喂养难以持续,比如剖腹产的妈妈乳汁分泌往往较晚、较少,新妈妈需曼上班、出差,没有办法亲自喂养宝宝,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剖腹产的新妈妈以及在母婴分离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地坚持母乳喂养,给宝宝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剖腹产的新妈妈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剖腹产妈妈由于没有经过自然分娩的过程,体内的泌乳素分泌不足,加之术后禁食、禁水等因素,会影响乳汁的分泌;术后的体位限制、疼痛、心理因素等也会影响哺乳,故剖腹产的孩子母乳喂养率很低。研究发现,剖腹产术后产妇泌乳的始动时间,即胎儿娩出至产妇自觉乳胀、挤压乳房时第一次有奶水排出的时间,要比自然分娩的新妈妈晚近10个小时;而且开奶后的乳汁分泌量也低于自然分娩的妈妈。那么,剖腹产的新妈妈如何成功给宝贝进行母乳喂养呢?
产后尽早哺乳是促进和保障母乳喂养的关键泌乳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催乳素在泌乳的起动和维持奶水分泌中起重曼作用,频繁吸吮乳头及乳房的排空,是促进催乳素分泌的重要因素。新生儿出生后20~50分钟的吸吮反射最强,如能在此期间充分有效地实施“三贴”,即胸贴胸、腹贴腹、婴儿口腔贴产妇乳房,以及“三早”,即早抚触、早吸吮、早开奶,不仅可巩固新生宝贝的吸吮反射,还可以刺激妈妈的乳头神经末梢,引起催乳素的释放,使奶水提前分泌,提高泌乳量。因此,剖腹产的新妈妈们应积极采取早接触、早吸吮等催乳技巧,及早开奶。
减轻剖腹产切口的疼痛剖腹产术后切口疼痛不仅影响产妇的休息和睡眠,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疼痛、焦虑、交感神经兴奋等症状,这些都会抑制泌乳。特别是术后3天内,腹部切口疼痛以及不适是最突出的;疼痛还会严重影响活动,使产妇感到行动不便,直接导致哺乳姿势受限,影响宝贝对乳头的含接,会使产妇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失去信心。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医嘱适当选择止痛泵或止痛药,减轻剖腹产切口的疼痛,帮助泌乳。
缓解紧张等不良情绪刚生下宝贝,产妇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抑郁、恐惧等心理方面的问题。剖腹产的新妈妈们对于手术本身就存在紧张情绪,加之术后疼痛、行动不便及睡眠欠佳、疲劳的影响,以及对于产后角色转换的不适应,心理问题更加突出,情绪低落,不知所措,对成功哺乳没有足够的信心。而人体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很大程度受到心理因素的调控,不良心理因素会影响垂体分泌催乳素,进而影响奶水分泌。研究证实,缓解紧张情绪能促进奶水分泌,因此,家人应该对剖腹产的新妈妈给予更多关心、照顾和鼓励,注意她的情绪变化,通过安慰的话语和实际行动,帮助她们解除顾虑,使她们感受到“初为人母”的喜悦,有助于奶水分泌。
采取正确的哺喂姿势喂奶的体位直接影响宝贝口腔含接乳头的姿势。虽然坐位哺乳应该是新妈妈的最佳体位,但剖腹产的新妈妈最初几天因腹部切口疼痛或切口受压和摩擦,容易擦脱敷料,难以施行坐位哺乳。新妈妈在平卧位时,乳房显得较平坦,乳头及周围乳晕不易凸出,宝贝不易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侧卧位也不利于形成好的含接姿势。宝贝的含接姿势不好,容易造成妈妈的乳头疼痛及乳头皲裂等现象,故建议采取环抱式坐位哺乳方法,不仅妈妈舒适方便,而且宝贝可以有效吸吮奶水。
新妈妈坐在床边的座椅上,将椅子贴近床边,身体紧靠椅背,背部和双肩放松,身体与床边形成一定的夹角。宝贝的身体放在新妈妈的床上,可用棉被或枕头垫在宝贝身体下面,以保证新妈妈环抱住宝贝上身哺乳时,宝贝的身体正好在床上,不会接触到腹部伤口。
环抱式坐位哺乳姿势,宝贝的体重有床支撑,新妈妈只需抱住宝贝的上半身,减轻了自身的负担,控制了宝贝的头部,真正做到妈妈与宝贝胸贴胸。宝贝容易含住乳头及乳晕,进行有效吸吮,这样可保证有效吸吮时间、正确吸吮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避免新妈妈出现乳头疼痛及乳头皲裂,影响母乳喂养。婴儿有效地吸吮还可促进射乳反射及催乳素分泌,有利于乳房排空,奶水分泌增加。而且新妈妈哺乳有满足感,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减少奶胀现象,促进子宫恢复。
母婴分离如何促进产妇泌乳及储存
母乳营养丰富,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和吸收,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在母婴分离情况下,保持泌乳及保存初乳对坚持母乳喂养非常必要。
乳房按摩先用清洁毛巾热敷乳房5分钟;用双手掌从乳房边缘向乳头中心按摩;再将拇指和其余四指对开托起乳房轻轻抖动和拍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分开放在乳晕处,向胸壁按压并挤压乳晕下的乳窦,以促使乳腺管通畅,利于乳汁排出,减轻胀痛。
挤奶方法准备好已消毒的广口瓶或母乳保鲜袋,便于收集奶汁;洗手;挤奶时操作者拇指和食指分别放置乳晕两侧,使拇指、乳头、食指成一条直线,然后向胸壁方向反复一压一挤一放,沿着乳晕四周挤压;挤奶时间为每次20~30分钟,每3小时1次。将挤出的乳汁直接收集在储奶器内。也可用吸乳器每3小时吸1次,晚上不间断。
保存母乳法将挤出的母乳装至储奶器内,密封冷冻保存。储奶用具最好使用适宜冷冻的、密封良好的塑料制品,如母乳保鲜袋,其次为玻璃制品,不要用金属制品。在容器外贴上挤奶的日期和时间。装母乳的容器要留点空隙,不要装得太满或把盖子盖得太紧,防止容器结冰而胀破。最好将母乳分成小份(60~120毫升)冷冻。
冷冻保存方法经常开关门的冷冻室,保存期为3~4个月;深度冷冻室不经常开门,温度在0~C以下,保存期6个月以上。储存过的母乳看上去有点发蓝、发黄或者发棕色,是正常现象。
解冻方法解冻母乳时,先用冷水冲洗密封袋,逐渐加入热水,让母乳完全解冻并升至适宜哺喂的温度,或放置在冷藏室慢慢解冻。不能将母乳直接用火或者微波炉加热。解冻后直接倒入奶瓶中就可以喂宝宝了。解冻后的母乳要在24小时内吃掉,不能再次冷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