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户玉米生产决策分析及建议

来源 :农业展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qu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入探究黑龙江省农户玉米种植的生产决策及影响因素,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农户生产决策相关文献及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黑龙江省的玉米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归纳了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变化历程及特征,并基于调研分析指出农户在玉米生产中面临着自身属性约束、生产条件滞后、市场环境多变和外部政策影响等方面的困境.黑龙江在保障中国玉米生产中的作用显著,因此要提升政策施行效率、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玉米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等,建立现代玉米产业扶持体系,促进黑龙江省农户的玉米种植决策优化.
其他文献
明晰农村宅基地规模演变的特征与主要驱动因素,可以为科学制定宅基地相关政策提供依据.采用农村居民点数据,核算出2009—2018年中国农村宅基地面积,基于扩展Kaya恒等式建立分解模型,利用LMDI分解方法,剖析了中国农村宅基地的规模特征,量化了影响农村宅基地规模变化的四类驱动因素(集约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经济效应).结果显示,经济效应和集约效应是促进农村宅基地面积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承担了抑制作用;2009—2018年,中国农村宅基地规模持续扩大,表明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的抑制作用无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蔓延,尚未得到全面控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中国农业生产、消费、贸易、价格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中国主粮生产继续增加,消费稳中有增,主粮进口量增加而出口量减少,价格波动幅度有所加大;主粮产业虽然出现短时间亏损,但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势头,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主粮产业的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并且是有限的,一定时期内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未来,中国主粮生产平稳,消费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增态势,贸易形势较复杂,稻米、小麦、马铃薯价格趋涨,玉米价格高位波动.基于此,提出了保
2019/20榨季,国内食糖产量有所回落,消费量小幅减少,进口量大幅提升,价格高开低走,较上年上涨.预计2020/21榨季,中国食糖产量和消费量有所提高,进口量保持较高水平,价格震荡运行.值得关注的是,糖料生产条件较差,降本增效存在难度,食糖进口门槛较低,预拌粉扰乱秩序,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政策空间有限.未来,需要大力提升产区基础条件,健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探索发展糖业保险.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事关农民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质是进一步处理好土地与农民之间的关系,而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点与核心是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围绕扩大宅基地权能、释放经济效益和加强规范宅基地流转的管理这两条主线,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进一步强调了探索“三权分置”的重要意义,为后期宅基地改革试点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方向指引.基于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将宅基地“三权”演变发展历程
农户从事的农业生产周期与是否参与订单农业关乎小额信贷资金的回笼效率与安全性.随着中国“三农”工作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农户小额信贷的普惠目标可能会发生偏移、转向支持信贷违约风险低的农户.基于2021年1—3月对山东、湖北、四川的324份农户有效调查问卷,利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农户的农业生产周期与参与订单农业两个因素对其小额信贷获得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业生产周期长(6个月及以上)的农户获得小额信贷的概率比短生产周期(6个月内)的农户低0.11;未参与订单农业的农户获得小额信贷的概率比参与订单农业的
在上海市城乡建设用地矛盾突出及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管控的双重背景下,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是提高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基于上海实地调研数据,了解当前上海郊区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意愿选择,从宅基地退出的顶层规划与设计、完善退出机制、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建立资金管理机构、实行区域差异化退出管理、提供合理的退出保障等角度,提出了因地施策引导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激活农村发展的潜在动力,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建议.
作为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政策工具,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越来越受到国内决策者和研究者重视.国内外对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开展了大量研究,国内也进行了推进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实践探索.基于文献综合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梳理当前国内外多元化生态补偿的研究基础,从参与机制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对国内外多元化生态补偿文献进行汇总分析;总结中国在多元化生态补偿实践中取得的积极进展、社会资本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的实现路径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从加快生态补偿立法进程、完善多元化生态补偿可持续融资机制、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举措.农田也是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系统.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建设需注重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施“绿色”建设,充分发挥农田生态系统多种功能.通过实地调研西北区等典型区域农田建设项目区分析了当前农田建设存在的绿色短板,结合“十四五”时期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重点,明确了推进绿色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基于实地调研和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研究,总结归纳了推进绿色农田建设示范的主要做法.最后,提出了推进绿色农田建设的
分析影响攀枝花市典型贫困乡村精准扶贫中受益人群的因素,准确掌握受益者的真实心理和行为表达,对下一个阶段的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布局具有较大的借鉴作用.基于贫困村N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调研样本数据,针对受益户的满意度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受益户个人和家庭的基本特征、劳务技能特征、认知特征和直接受益特征对精准扶贫受益人群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年龄结构和外出务工区域是影响受访者对精准扶贫成效满意度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人群满意度更趋向持肯定态度;精准扶贫政策的直接普惠性可左右群体对满意度的正反
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农村面临着既不现代又不传统的窘境,在传统价值和现代生活的双重作用下,代际扶持中的权利与义务出现失衡现象.子女一代对个人权利需求强烈,物质消费需求增加,享乐主义盛行;而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不求回报,利他主义思想明显,导致农村代际扶持中权利与义务的失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观察法等方法,结合对河南农村的走访调查发现,近年来本应主要由年轻人承担的家庭责任,如婚礼、儿童教育、赡养老人等,却变成了上一代人的任务,进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在分析这些现象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河南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