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晦与文树新:爱,便是永恒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qian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她短短20年的一生里,她把所有的光亮在6年的时间里绽放。
  文树新,1915年12月25日出生,父亲文宗淑是一名外交官,文树新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还有3个妹妹,因为她的父亲文宗淑通过高等文官考试,被派到日本担任外交官,所以她就与姐妹们被送到了孔德学校。但文宗淑没有想到,文树新会与当时孔德学校的一位老师产生情愫。
  这位老师便是杨晦。
  杨晦,1899年3月25日出生于辽宁辽阳,家境贫困,1917年被北大破格录取就读于哲学系,在北大念书的杨晦也是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领导者中就有杨晦。他本名杨兴栋,受新思潮的影响才改名为杨晦,寓为打破昏暗之意。北大毕业后的杨晦开始了在各地任教的生涯,直到1923年秋来到了北京孔德学校任国文教员,才开始有了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当时杨晦正好是文家大小姐文桂新的国文老师,文桂新非常喜欢杨晦的讲课风格。经常听姐姐夸奖杨晦,杨晦的轮廓在文树新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于是经常跑到大姐的班里去听杨晦的讲课,看着在台上不卑不亢举止自然的杨老师,文树新的少女春心自然萌动,她还把杨晦说过的一些作品买来读,希望有机会碰到这位老师能有共同话题。
  一年后,杨晦开始担任文树新的国文老师,当看到教师课任表上出现杨晦二字的时候,文树新的心底似有一股清泉在流动,紧张、羞涩还有欢喜,少女情怀就此泛滥。
  文树新就像一个暗恋者,她把这种泛滥的思念和炽热的情感写在日记里:“风从开着的窗吹进来,多么美丽的晚上呵,明天便能见着你,我最爱的人了,希望这两天,你也是很快乐地过的吧!”
  文树新一直无法接近这位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的老师,只能默默地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文树新经常去图书馆读书,杨晦当时在图书馆负责管理一个作业室,于是就经常看到文树新在那里看书。两人因此时常交流,杨晦甚至还教文树新如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怎样读好一本书这类的话语。
  杨晦望着眼前这位豆蔻年华的女学生,颇有好感,而文树新对杨晦早已暗恋许久,就这样,两人不知不觉相互产生了情愫。
  于是,两人开始书信往来,信中杨晦还是以师长的名义与文树新交流文学和生活,杨晦作为老师,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什么不能写什么不能说。他就当文樹新是一个刚入青春期的小姑娘,面对她的真挚也实在不忍心彻底浇熄。而文树新则是把他当成了长辈,时而撒娇时而乖巧,这也让杨晦满是欢喜,在杨晦那里,文树新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关怀、温暖和爱意。
  当时,杨晦的夫人郝荫潭也是一位大才女,是当时“沉钟社”的主要成员。就在杨晦与文树新书信往来并且感情有所升华的时间里,杨晦有时候还会邀请学生到家里聊天喝茶,乖巧的文树新深得郝荫潭的喜爱,但她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不久的将来,自己的丈夫与这位乖巧的女学生会闹出私奔的戏码。
  就在两人感情持续升华的时候,文树新的母亲从女儿的眼神里发现了不一样的情感,就此断定她恋爱了。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母亲在文树新的房间里找到了一个箱子,里面全是近3年以来文树新与杨晦之间的书信往来,还有杨晦送她的一些小物件,看完之后吃惊不已。这成何体统,与比自己大近20岁的老师恋爱,而且对方已有家室,说出去文家的脸面往哪里搁,文树新以后还如何嫁人?想到这里,文母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愤怒之下把那些信件和日记付之一炬,并把杨晦送文树新的物件全部退给了杨家,以此迫使文树新与杨晦断绝往来。文宗淑回国探亲知晓这件事情后,又安排文树新转学到圣心学校。但两人的感情并未因此淡漠,反而愈加浓烈,虽然彼此暂时无法见面,但依旧通信。
  1934年4月,文树新与杨晦通信的事情再一次被发现,一石激起千层浪,两家人为此彻底闹翻,学校和社会上各种流言蜚语像潮水殷涌来。最后,不堪忍受的文树新与杨晦二人干脆玩起了私奔的戏码,在一个星期三的晚上,两人趁着夜色,悄然私奔到上海。
  文树新鲁莽的举动,的确给家里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特别是她那担任外交官的父亲,他是一个把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人,尽管文树新曾写信给父亲解释自己与杨晦的恋情,尽管文宗淑爱女心切,有那么一丝丝动摇,甚至默认她与杨晦的关系,但随着这一次私奔引起的轩然大波,文宗淑再也无法冷静处理这件事。于是,在愤怒之下,他便在报纸上宣布与文树新断绝父女关系。不久,文家举家前往日本定居。
  文树新骨子里的那份不顾一切的坚持让她得到了杨晦,从崇拜到暗恋、从暗恋到热恋、从热恋到世俗,这一切,文树新都坚持过来了,无所畏惧,果断坚决。
  私奔后的两人终于过上了安稳平凡的生活,尽管生活并不宽裕,但没有什么比在一起更开心的事情了。一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取名杨江城,还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小名“绵绵”。
  但是,过于美好的幸福,耗尽了文树新此生所有的好运。
  就在文树新生下女儿后不久,她就感染了伤寒,最后转为肺炎并于1935年去世,这一年,文树新20岁,杨晦38岁。
  她在最美好的年纪离开了这个诗意的世界,她坚强地扛过了所有的世俗和非议,却没能在死神面前开出一朵生命之花,这个曾经灿烂的女子,就这样随风消逝在风中,留下一片凄凉。
  悲痛之余的杨晦发电文告知了远在日本的文宗淑,文家人听闻后悲痛不已。文宗淑虽然在报纸上宣布了与她断绝了父女关系,但她身体里毕竟流着文家的血,想起那年夕阳西下的时光,一切都仿佛就在昨天,一切都仿佛在眼前。
  文树新与杨晦的师生恋,在她短短20年的一生里,她把所有的光亮在6年的时间里绽放,她留下了一段段纯情的字,那是她无悔的青春和生命。
  爱,便是永恒。
  此生,无憾。
  (责编 伊娃)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涌现出一批以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学习辅导类刊物.这些刊物遵循教学大纲,配合中学教材,帮助中学生学好各门课程,受到中学师生欢迎,为提高教学质量和
阜阳市局 £4a 局长——_MINtkMMtgj’#lnH$B——q.M——D收束志不他只邀狲位J则【科校为先导推动地租工作.B为广为戳民U用凶盼引眯B.习.互们羹宽.互狈槽竺汹IAn.刊 办好杂志。必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不同于其他学科,要学习语言的内容,而是专门学习语言形式——语言本身的,其中的一篇篇选文不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品德、学习、纪律中有一方面或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学生本身的先天遗传素质;学校教师片面追求高分,不注重思想教育;家长缺乏管教、教
时光回到65年前,1951年,两人在北京相识。那时,潘际銮选修的专业是无人问津的焊接技术,而夫人李世豫却是北大有名的才女。有人笑话李世豫:“你男朋友是焊洋铁壶还是修自行车的?”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追随他。  1955年,潘际銮从哈工大毕业回到清华,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搞科研,经常几个月不回家。李世豫一个人撑起一个家,她一边在北大教书,一边照顾潘际銮的父亲,还要抚养3个孩子。  当问到李世豫:“潘院士硕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对新的要求,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低段语文教材编排了大量的看图学词学句和看图学文,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看图引导学生观察事物,通过学文引导学生了解事物,学习语言文字
此教案属复式教学同科目异教材二级复式四段式教案,其编写有两大特点。一、教者根据复式教学授课、教案编写、学生实际的特殊要求编写了教案1.在复式教学班级授课中,一名教师
阜阳市局 £4a 局长——_MINtkMMtgj’#lnH$B——q.M——D收束志不他只邀狲位J则【科校为先导推动地租工作.B为广为戳民U用凶盼引眯B.习.互们羹宽.互狈槽竺汹IAn.刊 办好杂志。必
期刊
别人的姻缘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自己的姻缘也不是自己认为的那么差  韵的老公每天下班都来接老婆,听到韵的高跟鞋擂鼓似的一路敲到楼下,华大姐就会羡慕地说:“看人家夫妻,这才是好姻缘啊!”  在看待姻缘这个问题上,女人特谦虚,经常是放大别人的美好,大贬自己的优势,由此得出“人家是花我是疤”的结论。  这个视点很像男人看老婆,男人总看到人家老婆的“精装本”,由此产生“老婆是人家的好”的理论。而女人总喜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