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16对配对病例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脂肪变性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合并肝脂肪变性的CHB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行肝穿刺术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一致、年龄接近的原则进行配对,共获得216对配对患者。对两组人群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计量资料近似正态分布时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时采用两独立样本或多独立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果

配对后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患者的超重/肥胖分别占84.2%和18.5%(χ2=189.30,P=0.001)、高胆固醇分别占30.6%和13.4%(χ2=18.47,P=0.001)、高三酰甘油分别占27.3%和9.7%(χ2=22.15,P=0.001)、高低密度脂蛋白分别占16.7%和5.6%(χ2=13.50,P=0.001)、高尿酸分别占31.0%和15.3%(χ2=15.04,P=0.001)、饮酒史分别占38.9%和25.9%(χ2=8.08,P=0.001)。两组间HBV DNA和HBeA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脂肪肝组和脂肪肝组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3级(54.6%比37.5%,χ2=12.75,P<0.01)和纤维化分期≥3期(53.2%比41.7%,χ2=5.80,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伴有超重/肥胖、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高低密度脂蛋白、高尿酸和饮酒史的CHB患者更易出现肝脂肪变性。非脂肪肝组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均重于脂肪肝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乳腺EPC果,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11例乳腺EPC中女性9例,男性2例。以乳腺肿块和乳头溢液为主要临床表现。肿瘤最大径0.7~10.5 cm,切面肉眼呈囊实性。显微镜下见肿瘤为单发或多病灶,肿瘤周围均有增厚的纤维性包膜包绕。典型EPC以乳头状结构为主,分支乳头中央见纤维血管轴心;部分肿瘤以低-中级别导管原位
目的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肝移植相关问题的研究搭建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方法在经典"双套管法"的基础上,综合多种改良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制作方法:先经腹主动脉灌注后再结扎,单线连续外翻缝合肝上下腔静脉、术前术后补液、蚊式止血钳阻断门静脉和肝下腔静脉,观察大鼠术后2 d成活率和2周生存率。结果供体大鼠手术时间为(35±2) min,修肝套管时间为(7.0±1.5) min,受体大鼠手术时间为(8
目的检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调强适形放疗同步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其与近期疗效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6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化疗联合同步放疗前后血清VEGF表达水平,同时检测46名健康人血清VEGF表达水平。比较两组VEGF表达水平及VEGF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血清
目的系统评价健脾除湿、祛瘀解毒中药联合化疗对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是否优于单纯化疗。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VIP)、PubMed、Embase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关于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941例患者,其中中药联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好发于老年人的恶性浆细胞疾病。近年来,小分子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IMiD)的应用,使MM从一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致死性疾病转变成对新型治疗反应良好的慢性疾病。然而,耐药的发生使MM仍不可治愈,这已成为当前MM临床治疗的最大挑战之一。文章对硼替佐米在MM治疗中的获得性耐药机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靶基因修饰、旁路信号等机制。
近年来,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发展使"人人都有移植供者"成为现实。因此,选择合适的供者以及解决移植相关并发症,如促进植入、降低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成为改善移植预后的关键问题。文章介绍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相关研究进展。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罕见的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已明确磷脂酰肌醇聚糖A(PIGA)基因突变是PNH患者血管内溶血的分子病因,但克隆性增殖的机制仍有待揭示。PNH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关系密切。流式细胞术检测锚连蛋白缺陷是诊断PNH的金标准,但基于细胞表型诊断的PNH在病因上仍是一组异质性疾病。依库珠单抗可有效减少PNH血管内溶血,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质
目的探讨热烧伤后眼内容摘除联合I期义眼座植入的可行性。方法对10例严重眼热烧伤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行眼内容摘除联合I期义眼座植入。术后随访并观察可能的并发症。结果术后早期球结膜不同程度红肿及少许分泌物,义眼座活动度良好、眼眶饱满、双侧对称;门诊随访2年,未见义眼座暴露、感染、结膜肉芽肿或交感性眼炎等并发症。结论严重热烧伤后眼内容摘除联合I期义眼座植入是一种可考虑和选择的手术方案。
目的探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对隐匿型间接视神经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7例(17眼)早期无明显视力下降的眼部或颜面部外伤患者伤后48 h内、1个月、2个月、3个月行P-VEP检测,以自身对侧健眼作为对照,观察其P100波的振幅及峰时,获取生物学统计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7眼伤后48 h内P-VEP检查结果表现为P100波振幅降低,与自身对侧健眼比较,振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青海省玉树州近10年鼠疫流行势态,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从2004-2013年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人间鼠疫病例数据库收集人间鼠疫疫情资料,从2004-2013年青海省鼠疫监测报告和鼠疫疫源地调查报告中收集动物鼠疫疫情资料,分析鼠疫地区分布、人群分布、时间分布情况。应用Excel 200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结果近10年青海省玉树州共从动物体内分离45株鼠疫菌,除扎多县外,玉树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