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分体式教学的过程组织

来源 :教育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6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语文素养,不仅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还应以学与教的方式变革作为保障.读书笔记分体式教学是以语文知识学习及对其实践运用结果记述为内容的语文教学.其教学的过程组织为:以指向素养培育的语文知识为内容,以“先学、精教、多练”为策略,通过组织深度先学,开展具有“针对性”“情境性”“实践性”“完整性”的课堂教学及练习评价等语文活动,让学生在能动的语文实践中发展语文能力,实现发展学生素养之目的 .
其他文献
经济困难是众多残疾人家庭面临的共同问题.为进一步了解特殊儿童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教育成本,分析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成本的影响因素,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14个地市州19个县624名特殊儿童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特校教师、家长进行了访谈.结果 表明:特殊儿童家庭的教育成本分担能力较低,特殊儿童家庭对教育的实际支出基本达到了最大可能的投资支出,特殊儿童家庭的教育成本和教育投资行为受特殊儿童残障类型与程度、父母身体状况、父母学历、父母期望、父母观念、父母心理、父母情感、父母时间与精力、家庭所在地区、家族病史、
商务印书馆创办的《妇女杂志》兼具实用性、科学性于一体,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女子教育的重要媒介.其中家政类栏目传播家政教育新思想、新方法,引领女学教育前行.该杂志所探讨的家政教育思想,丰富了家政教育的学科内容及专业理论,不仅对民国时期女子家政教育的兴办有积极作用,而且有助于女子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红色文化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的重点课题.仪式课程记忆,作为红色文化与学校教育融合的抓手,其目的 在于通过仪式课程的构建、仪式活动的开展传递红色文化,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形塑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仪式课程记忆,作为红色文化教育的载体创新,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内涵价值,能够为红色文化的“入脑入心”提供生动载体.为了充分发挥仪式课程记忆的教育价值,必须加强师生对仪式课程记忆的理解,增强师生对仪式文化的认同,以此唤醒师生对红色文化的内在觉醒与自觉,发挥仪式育人的价值.
在文化多元性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虽然很多学者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但都没有找到能够广泛适用于高校非英语专业外语教学的具体模式.笔者尝试通过“知行合一”的调查问卷模式来测评国内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根据调查数据提出了适合中国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途径:更新教学和学习理念,重视社会文化能力习得;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努力改变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重视英语语言学习却轻视跨文化交际能
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价值主题反映了高校资助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和施政重点.引入教育财政学的四维价值框架,分析高校资助政策历史文本后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价值主题经历了“公平至上”转向“效率优先”,再走向“多元发展”和“充足供应”的演进,从中折射出高校资助政策价值主题与时代主题、资助矛盾之间的循环交互作用规律,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矛盾驱动型”“螺旋形上升”和“与时俱进”的辩证发展特点.近年来,高校资助主题开始转向“精准资助”,同样是对时代重大主题和资助矛盾的积极回应,标志着高校资助工作理念
通过“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维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农”问题的演化发展及其在复杂地域差异性下的空间表征进行双向度的深入分析,揭示“三农”问题解决的历史性意义与时代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教育扶贫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的助推作用和意义,以期彰显通过教育扶贫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有序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内在意涵.
将《人民日报》头版以教育为主题的报道作为一种教育官方话语,转录1978年至2018年的头版教育报道.首先对报道内容进行分类,以年度为单位,呈现头版教育报道总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类报道的数量结构.在数量分析的基础上,对报道的内容和文本进行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头版教育报道在数量、内容、叙事三个维度呈现特定的变化特征:数量方面的变化表明,报道总数由增至减后趋于平稳,各级各类教育报道的占比愈加均衡;内容方面的变化显示,我国教育的形式和内涵极大丰富;叙事方面的变化显示,科学理性和政策理性不断凸显,成为主导的话语风格.
应用型高校应注重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精神与道德操守,实现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此理念指引下,德国“工匠精神”逐渐进入高校教育者的视野范围,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指引,促进了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文章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为今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观点与思路,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升级发展有所裨益.
大数据技术成为推动美国高校招生机制系统性变革的重要力量.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美国高校在招生工具、招生宣传、考核评价、生源甄别方面开展了系列改革,崇尚数据理性、追踪成长动态、科学预测发展潜力,成为未来美国高校招生价值取向的变革路向.大数据技术驱动下的招生机制在降低招生成本、遏制招生腐败、精准遴选生源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但全景化数据监控带来的隐私保护问题、数据化成长估算带来的评价方式功利化问题、优质生源抢夺带来的全球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与焦虑的问题将成为大数据时代的招生隐忧.
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其所处家庭背景、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和个人能动性息息相关.学生时期的应试教育渗透、准教师选拔程序中的应试教育支配、教师工作场域中的应试教育宰制都对教师的教育观念起了或引导或规制的作用,以考试成绩为主的选拔机制和师范教育中大部分生源来自中下阶层的事实仍阻碍着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转型,教师的应试教育观念也将持续在以考试分数为“通货”的外部逻辑和濡化的内部动机的双重作用中进行生产与再生产.转变教师应试教育观念,需要从调整师范生生源结构、探索新型教师教育评价体系和改革教师招聘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