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堂40分钟还给学生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具体教学实践中,探索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的同时,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对初中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演示实验、基本概念等方面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动手能力,适时引导探究意识,丰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和科学素养。
  关键词:学生预习;基本实验操作教学;演示实验教学;基本概念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2-0048-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2.022
  
  “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新的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有效的指导。
  在如今的学校教育体系中,课堂班级授课教学的形式仍然是师生进行日常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学生获取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得到的最大收获与发展,这也是现阶段中小学教师所要认真思考并努力寻求突破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想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学片段,总结与探讨一些有关基于学生预习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经验。
  一、基本实验操作内容的课堂教学,尽情展示学生风采
  笔者教学使用的教材为《化学(沪教版)》,教材中关于基本实验操作的内容图片丰富、例子生动,但文字的详细介绍却相对匮乏。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比较好的了解实验仪器、理解基本操作及其注意事项,本人自行印制一部分文字讲义及其相应的文字填空预习练习,辅助学生课前预习并初步熟悉该部分内容的重点与易错点。
  片段一:
  师:大家已经课前预习了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内容,也基本了解了基本操作的一些基本要求。现在,这里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白醋,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具体操作并将其区分开来。
  生:(一位学生上讲台进行操作,扇气入鼻,而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观察其操作是否正确)
  ……
  师:我这里有一瓶石灰石样品和一瓶食盐晶体,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来取一块石灰石和少量食盐固体。
  生:(两位学生上讲台操作,教师和其他学生在一旁观察)
  师:请问大家,刚刚这两位同学的操作完全正确和规范吗?
  生:(其他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在一旁做出提示、引导并总结。)
  片段二:
  师: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和演示,我们都能够基本了解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与注意事项。下面通过一些具体实验来练习一下,并请各位同学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生:(两位学生上台后,分别进行了铜绿的加热实验和铜绿与稀盐酸混合实验。)
  师:请这两位同学分别告诉大家,你们分别观察到了哪些反应现象?
  生:(展示实验后的试管并表述实验现象。)
  ……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内容,并亲自进行了以上这种展示性与评价性兼备的实地演练,不仅能让学生充分得到展示自学成果的机会,更是能够让全体同学融入到一个讨论的氛围中。根据勒温( Lewin)的群体动力理论,“在合作性群体中,个体具有较强的工作动机, 能够相互激励, 相互体谅, 个体间的信息交流也比较畅通, 促进合作性群体的工作效率明显高于非合作性群体” 。在实际操作情景中,通过相互检视、相互讨论,学生分析各个基本操作的关键点,评价同伴们操作中的正误得失,在相互合作、共同学习中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方法,在相互启发、共同思考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课堂演示实验内容的课堂教学,适时引导探究意识
   课堂演示实验内容,一般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在现阶段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化学教师热衷于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却忽视了某些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有些课堂教学设计是为了探究而探究,而失去了实验本身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预习某些课本演示实验的内容,笔者一般会在开学初向学生们推介一些讲解性的辅导用书书目,学生也能在相关参考资料的帮助下,比较顺利的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笔者在进行某些验证性实验教学中,仍会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前预习,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实验的基本内容及实验现象,而课堂上则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对实验设计原理等方面进行解析,通过内在因素的分析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设计与安排的理解。
  片段三:课本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教学
  师:我们通过课本预习得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21%,那我们通过什么实验能够验证这个事实呢?请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现象。
  生:(学生经过了课前预习,能够比较轻松的回答教师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如: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等。)
  师:大家回答的都非常好!那现在请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你知道我们这个实验的设计原理是什么吗?
  生:(学生经过相互讨论,起身回答)利用红磷消耗瓶内的氧气,然后通过水的体积来代替原有氧气的体积。
  师:我们选用的药品为什么是红磷?我们能不能用其他药品来代替红磷?
  生:……(在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物质的状态、物质的体积变化方面进行思考。)
  ……
  师: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讨论,我们大家对这个实验都比较清楚了,那请一位同学上来和我一起完成这个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气密性检查、药品的取用等操作,然而,点燃红磷后,教师故意慢慢地将橡皮塞旋紧,继续让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
  生:(一脸迷惑)氧气约占空气的1/2?
  师:这个结果显然是不现实的。那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导致此次实验失败可能原因是什么?
  ……
  通过以上案例可认识到,验证性实验的功能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是不可替代的,它“不仅仅在于获得所谓‘正确’的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或体验获得结果的过程” 。对于教师而言,在验证实验进行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结果,如果仅为验证,那就无法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就没有发现的快乐,也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也只有经历了激烈的思考过程,才能对原理有深刻的理解,对科学方法有自己的感悟。所以,教师就应充分挖掘实验内涵,改变验证性实验“照方抓药”式的设计,多些反思和改造是提升验证性实验功能的发展之路。
  在验证性实验的进行过程中,也能穿插一些“探究性实验”的片段,以更好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片段四:在讲解课本演示实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程中(附装置图)
  师:我们按图连接仪器之后,紧接应该是什么操作啊?
  生:(齐声回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师:就现有装置,请你们思考下如何检查气密性?
  生:(思考回答)类似于原来手捂试管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上讲台演示,通过操作,使学生能深刻了解到,利用这种方法时,一方面可以在集气瓶中添加水以代替水槽,另一方面,必须将分液漏斗的活塞关闭,才能正常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师:还请各位同学思考,还有什么方法能检验该套装置的气密性?
  (学生通过提出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相关操作,以观察现象,验证方法的正误,同时教师及时地分析、总结。)
  在上述案例中,笔者在验证性实验中穿插了一个“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探究片段,在学生的交流尝试中,不断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在倾听过程中,教师不急于判断方法错与对;在实际的探究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及时纠正设计缺陷,从而达到最佳设计效果。教师利用现有资源,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探究思维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丰富内涵与外延
  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是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内容之一,因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所以它的学习对于刚涉足化学的初三学生来讲,难免会有点棘手;大量的专业术语、专业名称也会让学生感到手忙脚乱,记忆混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能够利用宝贵的时间来去伪存真、去粗求精,从而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清晰而准确的理解,这对于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而言,是一个必须要仔细考虑的问题。在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一般同样会布置预习作业,即对课本相关概念进行熟悉,再通过一些相关问题来帮助学生了解它的内涵与外延。
  片段五:催化剂定义的教学
  师:(展示6%的双氧水,并取出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让学生观察)请大家告诉我,过氧化氢的颜色和状态。
  生:过氧化氢是无色液体。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我这里试管里的双氧水与普通的水外观上有什么不同?
  生:(仔细观察后)有点像雪碧,试管壁上有些细小气泡。
  师:你们猜想这气泡是什么气体?
  生:应该是氧气。(学生已经预习过相关的实验内容了。)
  师:没错,是氧气。但是这种情况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
  生:不适合,太慢了!
  师:对的。为了加快反应速率,那我们就应该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
  (教师边讲边操作,学生则观察实验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了催化剂定义中“一变两不变”的特征。)
  师:我们学了催化剂之后,有没有什么问题?我们有没有考虑过,能否研究一种催化剂来实现“水变油”的梦想?我们能不能用MnO2来催化所有化学反应?……
  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对催化剂概念进行深一步的探讨。)
  ……
  化学概念与理论学习的一般过程可概括为:感知——加工理解、形成概念——联系、整合——运用、迁移。初中学生在对化学基础知识与理论的预习过程中,一般停留在对概念的识记感知的阶段,初步对概念等理解,很少能够做到相互联系、相互整合,此时,教师就应该利用课堂时间,设计一系列的情景与问题,通过对概念的顺化与同化,增强学生的知识建构组成,并在实际应用中帮助学生将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这期间需要把知识转化为一系列规则、方法,并在实际运用中巩固知识、发现问题,补充、修正、发展所学知识 。
  课程专家叶澜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课堂教学的舞台,不能是“教师独唱”的独角戏,也不能是 “你问我答式” 的单向交流,应该是阵容庞大的“群口相声”,激情四射的“辩论大会”。当然,要想课堂中能上演精彩的表演,绝不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花哨,它的出现应该是在遵循学科本身的特点之上,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上,适时地将学习主动权交回至学生的手中,适时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后自主预习,让学生真正去懂得“学会学习”。紧张的课堂40分钟,教师更应该积极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和科学素养,让他们亲切体验到自主预习中难以获得的学习经历。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课堂教学的“以生为本”,不仅应该激起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实现学习效度的提高,而且应该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本文以“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课”教学为例,介绍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帮助他们强化观念建构的具体过程与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课;主动参与学习;建构基本观念;架构“转化关系图”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7—004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摘要:实验教学是初中生接触化学实验的重要载体,实验安全是化学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文章以“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节内容为例,探讨了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评价方案等方面适时、适度地渗透实验安全的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安全意识,确保化学实验安全、顺利和健康地进行。  关键词:实验安全意识;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实验方案评价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
On a sunny afternoon, Tom says, “I think I’ll go and see David.”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汤姆说:“我想我该去看望大卫。”  On the way to see David, Tom meets Henry.  汤姆在去看望大卫的路上遇到了亨利。  “Hello, Henry,” shouts Tom.  “你好,亨利。”汤姆喊道。 
摘要:对三节内容相同、感官所受刺激截然不同的课选取课堂导入、教学设计、教学机智和教师风格等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同课异构;课堂导入;教学设计;教学机智;教师风格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2-034-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2.013  笔者作为一名年轻的化学教师,有幸观摩了江
摘要:复习是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为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将一节化学复习课设计成小组辩论赛的形式,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序的竞争环境,给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在竞争中体验成功,在体验成功中自主快乐学习化学。  关键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竞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1-003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陈传光 男,江苏省连云港市罗阳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逾15年。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连云港市优秀教育园丁,曾荣获英语专业技能大赛市一等奖,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市一等奖。有多篇论文在各主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指导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多人获得省级、地市级奖。  My school is very beautiful. There are lots of beautiful flowers an
摘要:利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设计并执教了苏教版《化学1》中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题的一节理论课。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身边的化学现象引入课堂,再由课堂教学回归关注生活中真实的化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合作创新实验设计,带领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分析,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教师教学的主导性,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化学课堂的无限魅力。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主体性;教学实例  文章编号
Julie was saying her bedtime prayers. “Please God,” she said, “Make Naples the capital of Italy. Make Naples the capital of Italy.”  Her mother interrupted and said, “Julie, why do you want God to mak
There was once a child who was very quiet. Very different from other kids of her age, she spoke very few words and was quiet for most of the time, as if lost in some thought1.  从前有个孩子非常安静。与其他同龄孩子不同的是,
摘要:对原子结构的内容教学进行了两种教学设计的对比,提出可以化学史为线索进行原子结构探究教学的有效尝试,并深度剖析了原子结构探究教学的新价值。  关键词:化学史;科学探究;原子结构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3-006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