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远离网络游戏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ongd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课避免不了要接触网络,那么网络上又有很多诱人的游戏,尤其是网络上的一些暴力游戏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对于孩子们来讲,他们并不理解老师不让他们玩这些游戏是为他们好,也不会听你的说教,而是会选择偷偷去玩。看到这样的现象我就想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呢?在教学中我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已初见成效,现将我的一些简单做法总结如下:
  一、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常言道:亲其师,才信其道。其实与学生成为朋友很简单,就是要放下身段与他们平等,拿出一颗爱心与孩子们交流,孩子们一定会喜欢与你成为朋友的。我每次新接班,都先和他们沟通感情。在称呼上,我喜欢学生叫我晓威老师,这样显得亲切自然。为了和学生多接触,我把我的QQ号给学生。然后我就幽默的和他们调侃说:“你可千万不要叫我‘微机老师’因为你们叫快了我就成‘喂鸡老师’了”。孩子们听到我这么说后都开心的大笑起来,一节课我们很开心。下课时,还有两位同学分别在纸条上写着:晓威老师你好好啊!晓威老师我的小名叫王小丫!晓威老师我还有好多话要对你说呢!……我被围在了中间。我仅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并且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后来我经常能收到孩子们在QQ上的留言或是给我发Email,信上会谈一谈他们的心事啊!学习上的困惑,同学之间的琐事。虽然我天天忙的不可开交,但是孩子们的信我都会认真的看,并且耐心的给他们写回信。看到他们开始喜欢我了,把我当成了知心的朋友。这样,师生间不存在距离孩子们就会喜欢上我的课,不仅使师生关系和谐,而玩网络游戏的也比往届的要少了很多。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放弃玩游戏
  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还将影响到学生潜在的发挥。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从而自主放弃玩游戏。如我在教学《在幻灯片中画图》一课中,我就创设了一个“三只小猪”要盖新房请我们做设计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孩子们开心的进入了情境,开始设计各种各样的房屋,汇报交流时一名以前特别爱玩游戏的学生说:老师,三只小猪要盖的房子我给设计成了砖房的,因为,草房子和木房子大灰狼来了就危险了。看到他这样说我真的很开心,他不仅没有偷偷的玩游戏,而且他进入了情境,创造性的设计着小房子。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课堂精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也就不会再玩网络游戏了。
  三、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学生没有闲暇去玩游戏
  学生起点参差不齐,对基础好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布置的任务过于简单,这也就使得这部分学生选择玩游戏这种更能够刺激学生兴趣的事来做。同时又有一部分对电脑了解甚少的学生,教师的布置的任务对他们来说又显得比较抽象难操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很好的控制教学很难,经常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时候,学生就会选择玩游戏来填补这份“空白”。
  为此,我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例如将任务分解为基础和提高两个层次,让基础差的学生完成基础任务,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提高任务。做到因人而异,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吻合。例如在讲解《文字块的操作》一课时,我就设计了分层次练习,一个是必练题:同一文件中的文字的移动和复制;二是提高题:两个文件之间文字的复制和移动。通过采用分层任务,使全体学生能在每堂课达到基本要求,而优秀学生则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有效解决“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矛盾,不但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学生也没有闲暇去玩游戏了。
  四、恰当运用游戏,激励学生互帮互助
  游戏是把双刃剑,有弊也有利。有时在课堂上我也会让学生先学习,剩余时间留给学生,他们可以学习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也可以玩游戏,但一定要完成任务以后才能玩游戏,一般我会给学生下载一些如:CAI指法练习游戏、纸牌游戏可以练习鼠标、金山打字通练习打字、金山画王进行涂鸦等,不仅可以实现“玩中学”、“做中学”,还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劳逸结合。想法一出现呢,我就开始行动了,通过实践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们学习积极性很高,完成任务的效率也提高了,但是出现了学困生没完成学习任务就放弃学习偷偷玩游戏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在课上我就运用“一人犯错,全组受罚”的方法,激励学生互帮互助。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就可以玩游戏,如果没完成学习任务就偷偷玩游戏的,一人犯错,全组受“罚”(这个“罚”指的是不能玩游戏),当我这样规定以后,小组内的学生就互相提醒,互相帮助。不仅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形成了自我管理的氛围,而且小组内也更团结了,偷偷玩游戏的现象也看不到了,课堂上呈现了一种积极学习,互帮互助的景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教育学生的漫长历程中,做为教师应尽自己应尽的职责,全身心的为学生服务。在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让孩子们体会电脑带给他们的快乐。俗话说:堵不如通,怎么控制不如学生自主的放弃。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就会远离网络的游戏,选择学习。
其他文献
“意,犹帅也”。文章立意高远与肤浅,直接影响作品的“等级”。同样是一个话题或材料,因立意不同,档次不等。这就好比一捧种子,有的人直接将它炒作成美食吃掉,有的人将它磨成粉深加工后吃掉,还有的人则将它精心种植,让荒芜的土地变成绿油油的粮田。可见,处理的角度不一,收获就截然不同。那么,对一个材料从哪些角度构思,才能使作品抢人眼球,令人惊奇呢?  第一,反弹琵琶,“奇”从“异”中来。  人们的思维,往往会
在知识经济社会即将来临的时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趋向于多样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种多样的劳动者,这样就要求现代教育向个性化教育方向发展。  从受教育者个人的成长角度来说,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育对象的人是富有个性的。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经说过:“我们不是棋盘上的小卒,哪怕最重要的也不是,而是有个性的人,棋子与有个性的人,这完全是两码事。”因此,无视个性
在体育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而表现出的学习欲望也有差别。例如,田径项目和球类项目。学生对于球类项目的学习欲望明显比田径项目要强烈得多。  综观学生的表现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学生对于自主性强的内容,竞争性强的内容,能迅速看到结果的内容的学习欲望明显强烈。体育教学中的不同内容对于学生学习欲望值是有着明显的差别的。  一、现行初中体育课抑制学生学习欲望的制约因素  1.机械的重复
众多的教学经验表明,要让学生学得好,并学有所获,应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中学习,这个气氛源于学生的“趣”。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也应诱趣,激趣,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既体现民主教学,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人说,英语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而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分左脑和右脑,左脑操纵语言,称为“数字脑”;右脑是有非逻辑功能,产生直观、形象、想象,所以称
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低年级的孩子富有好奇心,善于模仿,心理障碍少,他们对一种新语言的掌握往往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三年级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课程教学的兴趣点,寻找出学生爱学想学的兴趣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好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一、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兴趣,” 是指教师在带领学生去接受和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时,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的疑虑,树立自信,调动学生积极性,激
在我近二十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越来越感觉到,学生的名字在课堂教学中,能起到掌握学生,调控课堂的重要作用。如果你能正确运用它,它就会像一根魔棒,不仅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专注于课堂教学内容,还能起到鞭策违纪学生的作用,把个别学生游离课堂教学内容的大脑拉回来。从而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运用学生的名字呢?我慢慢地摸索出了一些很见效的规律。首先,我把学生的名字分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用性较强、发展迅速的学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更多地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如果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不仅教学效果好,而且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就是以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