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渗透的思考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n00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人文性指出语文学习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在语文教学中学到了一些优秀的文化思想和中华传统美德,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端正自己的思想。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一)德育渗透过程中的差距因素
  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可以看出对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视,但目前看来,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德育所达到的效果与我们的目标有很大差距。导致这样的差距,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学校、老师及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很大,家长、学校对孩子成绩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对学校教学内容的关注度。
  另一方面,教師自身专业素养的差距,对于课文中所渗透的德育思想挖掘的不够,不能充分发挥出课文中所渗透的德育思想。
  (二)语文教学内容离不开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德育的渗透,如在教授季羡林先生所写的《怀念母亲》这一篇课文时,我们就可以从中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尤其是表达自身对长辈的爱。往大的方面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祖国建设离不开我们的努力与拼搏。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德育的渗透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正确的看法,并端正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在新课程教育的背景下,许多教师感到知识和能力明显不足,对每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了,这也意味着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时俱进,终身学习。要坚持开展自身基本功的训练,持之以恒自我锻炼,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所发挥。同时需要不断反思,通过反思达到自身素养的提升。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会对小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意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不应该把不良的情绪带到课堂中,要给学生们树立榜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及爱国之心,这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培养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
  在课堂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文本的阅读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榜样教学法,借助文章中的英雄人物,仔细讲解英雄人物所具备的优良道德品质,以小学生能接受和理解的语言在学生的心中形成英雄形象,这样有助于激励学生向榜样学习。同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谈一谈对文本的理解,针对学生的见解,教师再适当点拨,这样做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在课外活动中渗透
   语文课外活动是比较活跃和积极的,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还要注意层次性,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安排活动,比如让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找一些有趣且易理解的影片,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爱国的重要性。
  三、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引导,在课外活动和平常的课外阅读中也要注意德育的渗透。另外教师会对学生德育思想的形成产生很深的影响,所以教师也应该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注意日常的言语和行动,给学生树立好榜样。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瑞雪兆丰年。元月5日。金城摩托2006新品推介暨代理商会议在江南古城南京隆重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金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安国,总经理魏正庸、副总经理王坚与来自全国各地
狂妄的罗西这回可是真的摔了个大跟头,连“粉丝”们也觉得他这个跟头摔得暴!当看到他从车上摔下来那一刻,相信许多他的车迷在惊愕之余只有欲哭无泪。
近期,国家发改委公示了一批未在规定期限内(2005年12底)进行二阶段排放补项的轻便摩托车车型。截至2006年2月22日公示期结束,发改委将按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有关管理
北京市交管局于近日发出《关于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的通告》,决定自2006年1月4日起,为符合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规定的,且列入该市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
电动车以经济、省时、省力、无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价格以1500元左右更能让普通百姓接受。随着北京等诸多城市对电动车的解禁。城乡的电动车用户逐渐多了起来
历史解释素养是新教改的重要方向,也是五大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其内涵包括对史事的描述、整合,又包括对历史的立场与观念等。一线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从顶层设计上重视历史解释素养的渗透,帮助学生辨析史实与解释,激活学习思维,引问质疑,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一、顶层设计,优化历史课堂内容  关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我们立足教学过程,优化顶层设计,明确历史解释素养的教学意义。  1.通过“
学生学习作文的最终目的是能有独立的作文能力。而学生的独立作文能力需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收集积累材料能力;二是审题立意能力;三是选材、组材能力;四是遣词造句能力;五是检查修改文章能力。学生的这五种能力不是一朝半夕就能培养起来的,而是要需要长期训练的。为培养学生作文的这五个能力,几年来我对学生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一、读中学写,培养兴趣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包含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除教
经常听人讲网络是一种神秘虚幻的世界,我却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网络是现实的补充和调节,它如同为我们打开了另外一扇窗,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在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的同时,我们也
2005年,江苏林海集团出口动力及其配套产品60多万台套,出口交货值选816亿元.创汇突破1亿美金,人均创汇6万美元。林海人将自主开发并具国内领先水平的ATV大批量销往欧美发达国家,去
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与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不仅要培养学生基本听说读写能力,还要求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和实践的能力;不仅要抓住学科素养,还要培育对未来发展更为重要的关键能力。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实践能力入手,开展全面性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建立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一、着力激趣诱学导入,为课堂“预热”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语文教师仅靠苦口婆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