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来源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全课程教学与政治思想教育“同向、同行、同频”的最有效方式,它对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现代化,彰显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以及实现我国教育目的具有深远意义.“教育政策与法规”是一门教育类必修课程,在融入课程思政时应充分挖掘蕴含其中丰富的育人元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真实”的内容激发学生“真心”的学习态度,创新课程思政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下半场”,其实质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农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独特价值,农村教育扶贫政策的精准性与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要更多地关注农村人才短板,重视和强化农村教育对农民“技能培训”与“精神养成”的价值培养.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应凸显自身扶贫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重点关注贫困人口思维意识的提升,既要重视教育人才的储备,还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乡村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其对社会资源的凝聚力,争取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
“公众环境信息权即公众环境知情权”虽是目前之通说,但为有效克服公众环境知情权机制调整环境信息利益关系的局限性,有必要从公众参与环境信息流“全过程”民主治理的价值理念出发,提出“超越知情:公众环境信息权的拓展塑造”这一学术理论命题.在认可既定的公众环境信息知情权要素下,使公众环境信息权这一功能性与概括性概念在认同原有环境信息知情权这一技术性权利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功能创生和有益的赋权拓展,微观塑造出一组新型的其他环境信息子权利,具体包括环境信息收集权、环境信息传播权、环境信息享益权、环境信息监督权及环境
通过对云南16州市402位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进行“深描”,可以全面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找出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分析其成因,以实践共同体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实际提出适合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设性建议,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在全域旅游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贵州省体育旅游的发展.贵州省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各级政府对体育旅游越来越重视,体育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产业品牌逐步形成,日益完善的交通设施对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在全域旅游视角下仍然存在着体育旅游产业种类不足,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度不尽人意,缺少体育旅游标志性产品,现有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带头作用未显现出来,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度较差,专业的体育旅游从业人员严重不足等问题.针对不足,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全域旅游背景下贵州
为了探讨脱贫地区幼儿教师心理资本与工作满意度的基本状况及其关系,使用《教师心理资本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问卷》对贵州省晴隆县220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脱贫地区幼儿教师心理资本中的自谦、利他、感恩表现相对最好,而希望这一积极品质明显表现不足;同时脱贫地区幼儿教师心理资本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了不断提高脱贫地区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确保幼师队伍的稳定性,可采取由内而外、内外联动的方式加强脱贫地区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定和开展积极心理培训措施来增强幼儿教师的心理资本,增强脱贫地区幼儿教师
在清代的黔西南地区,广大布依村寨曾以乡规民约作为村寨的主要管理方式.黔西南布依族清代乡规民约是研究黔西南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珍贵文献.在这些乡规民约的制定上,体现出民族地区独有的特点.在清代前期,乡规民约主要由官府发布,突出震慑性;清代中期的乡规民约,存在由官府制定与民间公议制定两种情况,体现出民族融合中的矛盾性;到了清代晚期,乡规民约基本全由民间公议制定,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在高校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教学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复杂性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为实现全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全面开展和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的总体提升,需要从教师文理综合素养提升、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学生学业多元化评价体系建设等三个维度开展.教师文理综合素养决定课程思政教学深度和教学目标达成度;课程思政资源的丰富和规范程度,决定课程思政教学的建设速度、持续能力和课程思政总体教学水平;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是科学评价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环节.
巴兹尔·伯恩斯坦的语言符码理论从社会语言学的维度阐释了教育过程的不平等、不均衡现象.而在现今的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学习者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现象复杂多样,同样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利用伯恩斯坦的语言符码理论从改善“普适性”符码及调整“分类与架构”的方法可以调节改善语言文化教育背景的“先天性”不平衡,使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均衡的有效分配.
新乡贤即生长于农村,具有贤德和贤能,出于乡情乡愁和乡土奉献精神而积极运用自己的学识经验、技能和财富服务于乡村造福于桑梓的能人贤士.贵州省黔西南州当前已有不少乡贤返乡并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有力助推了全州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其自身和参与的一些问题,需要去认识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以进一步发挥乡贤作用,以助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贵州是山地旅游资源和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大省,其独特多样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支持,为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保障,但当前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产品开发保障不足、文化融合程度不深、文旅开发不均衡等问题,对此,可采取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深挖文化旅游内涵、转变文旅发展观念等对策,以促进贵州山地旅游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耦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