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预防“职业疾病”教学内容的构建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yE98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类别,工作形式和工作环境等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据我国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提出预防“职业疾病”教学内容构建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高职体育;职业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1.026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跃居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都处于生产、服务第一线,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1]。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各职业岗位劳动强度密集、负荷加大,导致工作人员都有不同的“职业疾病”,这些职业疾病的出现给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如何围绕职业特征开发体育课程体系,更好地为学生职业生涯服务;如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在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教学模式[2]。为此,高职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应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未来从事职业岗位所需的身心素质及将来可能会出现的“职业疾病”入手,构建适合预防不同职业疾病的教学内容,实现终生体育目的,延长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服务。
  1 研究方法
  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文献资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等文件;通过专家访谈、实地考察、专业老师交流及职业岗位技能调研,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支持。
  2 研究结果
  2.1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工作种类与工作特点
  根据专家访谈、实地考察和岗位职业技能调研,把工作时的身体姿态相对地分为五大类:伏案类、站姿类、交往类、工厂车间类和户外类,这个分类基本上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职业分类目录相吻合[3]。分析和总结了各类别的工作特点、身体机能需求和易患职业疾病。具体内容见下表1。
  2.2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工作的环境
  本次调查主要是在花都、增城、从化和佛山等工厂企业实地考察和调研,理工科类高职类院校毕业的学生多数在工厂车间、户外类工作,而文科类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坐办公室的较多,这对不同性质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很重要,要根据各自院校的特点有序推进教学改革。
  表2 文科理工科高职学生工作环境调查表
  工作环境 调查人数 文科生百分率(%) 理工科生百分率(%)
  办公室类 306 62.8% 37.2%
  工厂车间类 290 21.4% 78.6%
  户外类 312 40.6% 59.4%
  2.3 预防“职业疾病”教学内容的构建
  2.3.1 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高职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即为职业岗位服务性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4],发展学生与职业岗位劳动相适应的身心素质和职业能力。构建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各专业岗位服务的特点及工作方面的实际需求:(1)类型:伏案类、站姿类、工厂车间类以及户外类;(2)做功特点:动作的近支点远支点、幅度大小、速率、强度、力量、协调性等;(3)环境:平原、高山、地下、噪音、化学污染等;(4)职业疾病。
  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人体机能影响不同,不同的职业对身体机能要求也不同。比如,一个技术熟练的老油漆工,他的工作效率可能比一些年轻人还高。因此,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定位在发展专业所需的职业体育能力素质,为专业岗位职业能力服务,突出预防“职业疾病”。
  2.3.2 根据职业需要构建教学内容
  由以上的依据和需求,针对各职业岗位对身体机能的要求,预防职业疾病的需要,尝试构建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具体内容见下表3。
  2.4 教学内容的实施对策
  2.4.1 依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课程标准与选择教材
  随着人才劳动市场需求的增多,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也相应增多,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不同的专业岗位对人的身体素质要求也有不同[5]。因此,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教材选择必须与专业课教师互相沟通,了解专业课教学内容及要求,观察专业劳动的特点,分析职业劳动所需要的体能及职业疾病,开发和选择职业实用性体育教材,促进学生终生身心健康。
  2.4.2 确定教学模式
  依据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体育课程开设的规定,
  结合高职院校学制时间的特点,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计为2年[6]。具体开设模式见表4。
  2.4.3 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
  当前,我国体育院校培养的人才与高职院校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脱节,多数教师在大学期间学习传统体育项目,针对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职业身体训练和体能需求并不了解。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上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和滞后性,为了适应高职体育教学的要求:(1)各大体育专业院校要转变教学理念,为职业院校培养合格的体育专业人才;(2)教师要有不断持续学习的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素质,尽快适应高职实用性体育教育的要求;另外,学校要鼓励和培养青年教师,组建老中青结合的科研团队,以科研成果提升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质量。
  2.5 通过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预防职业疾病
  不同的职业岗位,工作形式和特点都不同。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多数从事简单劳动,工作形式的总体特征:动作机械性、单一性和反复性,长期这样工作必然会导致身体姿态变形,骨骼、肌腱、肌肉和韧带劳损等职业疾病,缩短职业生涯。高职教育高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按照专业岗位核心素质培养的要求,分析专业的特点,整合教学内容,以实用性为基础,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课程体系,适当地增加体育保健内容,通过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达到预防职业疾病的目的,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谭丽清.高职院校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研究[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09, 9(5):
  87-89.
  [2] 孙永梅.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改革高职体育课程[J].军事
  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8, 27(4):112-114.
  [3] 胡振浩.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J]. 北京
  体育大学学报, 2007, 973-974.
  [4] 徐志刚.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体育学
  刊,2008, 15(7):75-76.
  [5] 吴慧倩.突出职业特色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J].南
  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8(3):110-112.
  [6] 曾永忠,董伦红,赵苏喆.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与实
  施构想[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4):331-334.
  (1广东青年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07;
  2新疆警察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
其他文献
金宇澄,原名金舒澄,1952年生于上海,1969年赴黑龙江农场务农,1977年回沪,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从事杂志编辑工作,现任《上海文学》常务副主编。著有长篇小说《繁花》,中短篇小说集《迷夜》,随笔集《洗牌年代》等。  [经 典 再 现]  钢琴有心跳,不算家具,但有四只脚。房间里,镜子虚虚实实,钢琴是灵魂。尤其立式高背琴,低调,偏安一隅,更见涵养,无论靠窗还是近门,黑、栗色,还是白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西安市普通高校本科生网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网球;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1.021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网球运动作为一项重要的休闲
摘要:对于800米训练不仅在超量恢复的基础上,确保运动量,更重要的应该强调训练强度,只有确保大强度的训练,才能在训练过程中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关键词:800米训练;运动负荷;强度  800米跑是我省体育田径类专业生高考的必考项目,也是在高考测试过程中最难取得高分的项目之一。运动训练的实践告诉我们,在训练——恢复——提高的连续时间过程中,对人体功能态起决定作用的是运动负荷。过去许多教师认为对于中
摘 要:学习中,与自主学习相关联的方式有接受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文章以“篮球的行进间投篮”单元教学为例,就自主学习方式的有效运用,陈述了应结合与之相关联的学习方式的观点,提出了自主学习应以接受学习为基础、合作学习为协同及探究学习为阶梯的要求,旨在助推学生更快完成学习任务,更好达成学习目标。  关键词:体育教学;自主学习;“篮球的行进间投篮”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学生非常重要的精神品质,是一种情绪,是认为他自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达成目标的坚定信心。那么我们体育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怎样逐步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1 重视参与的积极程度,不以成败论英雄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往往关心的是学生在精神面貌,队列队形,纪律等方面是否超越其他班级,是否在考核中领先其他班级。这是错误的,日
讨论到体育课堂有效教学这个话题,大部分人把目光集中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手段之上,很少有人充分考虑合理地布置场地、器材。其实,要想把体育课真正上好,达到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场地、器材的布置既经济又不累赘,还确实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笔者就题谈亲身经历、交流体会和自我感悟。  1 场地、器材的安全性  众所周知,体育课是危险性系数较高的课程,应将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教学之前,首当其冲考虑场地、器材
体育课说课由来已久,它是在其它学科说课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教研形式。说课就是在备课基础上面对同事、评委、专家等评说者,对即将进行的实际操作的课堂讲述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的一种口头表述,以期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促进教学。根据笔者经验就说课的利与忌谈几点体会,以与同行切磋。  一、说课利于督促完善课堂教学  说课能厘清本人上这节课的意图,更好地考查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熟悉与理解程度以及对
摘 要:以让体育课回归自然为着眼点,在对“裸课”的含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与磨课在上课对象、形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不复杂,还原自然;不急功,以生为本;不形式,追求个性;不奢侈,真水无香四个方面对“裸课”在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探析,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裸课”;磨课;体育课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
摘 要:课余体育作为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体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基于高校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现实,需利用课余体育广泛的活动内容与空间,有效地开展高校课余体育。文章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与学生层面分析高校课余体育有效性开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高校课余体育开展的有效性对策,從整体上协调高校课余体育各要素,加强高校课余体育各环节的联系,支持不同层级的体育竞赛,加强体质测试的有效影响,实现高校与社会体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的实验表明:信息总效果=7%的文字 38%的声音 55%的无声(人体)语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肢体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作用之重要。肢体语言具有真实性、伴随性、隐喻性、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等特点,它可以说是语言表达的一种特殊方式。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达情意的沟通目的。而手势是肢体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际沟通中的主要的肢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