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获与储存方案可以立竿见影——采访Evergas首席执行官Steffen Jacobsen先生

来源 :中国船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whuoc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许多国家陆续宣布了各自的碳中和时间表,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净零排放已经成为与各行各业都息息相关的焦点话题。国际航运业在2018年就通过了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并明确提出2030和2050碳减排目标,许多航运公司也表达了自己的脱碳决心,并与其他利益相关方开展广泛合作,积极探索减排方案。
其他文献
为应对严格的碳排放标准,一些国家颁布一系列规划与标准,引导并支持氢燃料动力船发展布局。如今,布局氢燃料动力船领域的行动愈演愈烈。欧盟运输研究与创新监测和信息系统(TRIMIS)统计了交通运输行业新技术研发数量和项目投资情况,从中能够明显看到欧洲航运业向清洁化、去碳化转型发展迅速。
为研究海底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的抗震性能,以某近海桥梁引桥段为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其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一维波动理论与流体动力学方程,利用谱表示法模拟海底地震动.采用概率性地震需求分析方法(PSDA)对桥梁进行易损性分析,分别绘制桥墩在海底和陆地地震动作用下的超越概率曲线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陆地地震动,海底地震动会显著增加桥墩的损伤概率,最大增幅高达23.44%;同时,对比于陆地地震动,海底地震动作用下桥梁易损墩柱发生变化.可见,基于陆地地震动进行近海桥梁抗震性能研究会低估桥墩的损伤并错估桥梁
2021年6月30日至7月1日,中国船级社(CCS)总裁莫鉴辉作为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理事会成员参加了IACS理事会第83次会议(C83)。会议审议了IACS重大政策和战略议题,莫鉴辉总裁充分参与了议题讨论,并代表CCS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本次会议继续以视频方式召开。会上,IACS理事会审议了过去一年的重要技术工作进展、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IACS与工业界的关系、欧盟、IMO等国际组织事务、质量改进、费用预算等议题。在去碳化方面,IACS设立了零碳低碳燃料和新技术安全专家组,针对热点问题制定了高
离心泵内的不稳定流动现象会产生压力脉动,为了改善半开叶轮小流量工况下的内部流场和压力脉动,通过在前盖板上布置周向槽,分析了周向槽对叶轮内部流动特性和压力脉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周向槽为泄漏流提供了周向通道,泄漏流能够从槽内快速通过,降低了泄漏流的驱动力,使得主流与泄漏流的交界面向叶片尾缘移动;靠近叶顶间隙叶片进口相对液流角和低速区面积减小,轴向速度增大,泄漏流导致的不稳定流场和阻塞现象减弱,近失稳工况点对应的流量向小流量工况偏移;周向槽不仅改善了前缘溢流,使得叶轮内低频压力脉动幅值下降,而且消除了叶片前缘泄
近年来,由钢弹簧隔振器和阻尼筒组成的钢弹簧隔振减震装置,被用于地铁沿线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目前,该装置在多向控制性能测试试验和参数分析研究方面存在不足,实际工程中大多采用验算法来满足设计要求,设计过程在实用性和最优性上存在不足.研究分别从竖向和水平向上进行了钢弹簧隔振器压剪性能试验和阻尼筒耗能试验,分析得到隔振器力学性能参数和阻尼筒耗能性能参数;接着以应用该装置的20层Benchmark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别对竖向环境激励和水平向罕遇地震动输入下,隔振减震装置参数对结构振动控制效果影响进行了
为探究多轴特种车制动动力学特性,优化整车制动性能,以某5轴特种车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强耦合性机械系统,利用Adams/Car平台建立了包含制动系统、悬架系统、转向系统等精细化整车动力学模型.以路试实验60 km/h初速度紧急制动工况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提出利用Adams/Insight优化制动管路压力分配系数方法和制动力协调控制关系优化方法以改善整车100 km/h紧急制动的制动性能.结果表明:基于Adams/insight的优化方法使制动距离和垂向加速度有所减小,提高了车辆纵向制动安全性和垂向稳定
低频噪声吸收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当前热点研究的声学超材料因其新颖的物理特性,能够有效的解决低频噪声的吸收问题.设计了一种微缝卷曲耦合低频吸声超材料,首次建立了微缝与卷曲通道的耦合吸声理论模型与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了结构的吸声特性与吸声机理,最后通过并联两个峰值频率不同的吸声单体协同耦合拓宽吸声带宽.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在共振频率420 Hz处取得97%的声波能量吸收,此时结构总厚度(27 mm)为共振频率下对应工作波长的1/30,具有良好的亚波长尺度特性;试验结果良好;结构的吸
根据中国船级社2020版《智能船舶规范》中的描述,智能船舶包含八大功能模块,分别为智能航行、智能船体、智能机舱、智能能效管理、智能货物管理、智能集成平台、远程控制船舶和自主操作船。其中智能航行、远程驾控和自主航行功能是当下重点关注的研究难点。面向智能船舶各项功能的实现,亟需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包括信息感知技术、通信导航技术、能效控制技术、航线规划技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遇险预警救助技术以及自主航行技术。
2021年6月17日,中国船级社(CCS)与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阿明仁与CCS副总裁孙峰分别代表双方在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CCS总裁莫鉴辉见证了签约仪式。签约会上,阿明仁副厅长感谢CCS自2017年以来从“援藏援青”的政治高度出发,依托“双青”共建品牌,在区域性船舶检验法规制定、船舶检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青海船检提供的技术帮助。经过双方多年共同的努力,青海省在船舶检验工作中取得了累累硕果,填补了青海船检多项历史空白,解决了青海船检多种疑难杂症,为保障青海水上交通安全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海洋装备领域的深度融合,以无人艇为代表的智能船艇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逐渐成为未来海上作业的有生力量。智能船艇的关键技术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可形成多种体系。纵观国内外学者论述,通常划分为智能系统、平台总体、任务载荷和综合保障四个技术群。其中,智能系统技术水平是船艇遂行任务,发挥效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