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启超的小说观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梁启超(1873——1929)曾经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的活动领域于政治、文化与学术,均曾涉足,并卓有成就。本文仅对他在小说领域中的活动,略加评论。梁氏在小说领域的活动,开始于1896年在上海主持《时务报》时期,该报辟有“域外报译”、“西文报译”专栏,刊登各种译作。其第一册发表汉译侦探小说《英国包探话喀迭医
其他文献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品德培育是人才成长的灵魂。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素质教育的力量,是不言而喻的。通过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使学生通过自我成长与激励的渠道
可持续发展从稀缺资源观出发,着眼于对全部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稀缺资源观指出:资源只要利用总会伴随消耗.这种消耗会产生量的减少,或质的变化.资源稀缺性促使人们不断发掘新
科学史的教育作用很晚才被人们认识到。在20世纪初,西方一些高校的自然学科教授在向学生讲授相关的专业知识时,为了增强趣味性总是愿意略微提一下这门学科的历史,正是这些历史故事使教学变得更有趣味,这成为在教学中渗透科学史的开始。后来,人们发现,在教学中加入科学史教育有诸多好处。首先,科学史可以诱发学生对神奇的科学世界的向往,提高对科学的热爱。其次,科学史可以使人们了解科学思想的逻辑行程和历史演进,有益于
【摘要】文章从高师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专业性特点,阐述了适合于高师的教学目标、方法和内容,在因材施教的总理念下,提出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中对音乐构成要素等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基础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任何想要了解复杂而多方面相互关联的音乐发展规律的人来说,都必须努力学习掌握音乐分析的能力。《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