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护理工作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服务性极强的应用科学。为了适应整体化护理模式和新型护理教育改革的需要,就必须培养一大批工作能力较强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效果良好与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本科目教学中存在很多的影响因素,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也有教学方法和模式方面的。本文就这几方面存在的因素加以分析,并探讨应对措施,对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护理学基础教学 因素 措施
  
  现代护理学教育理念要求要以现代化教育的方法和技能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适应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程序性极强的应用技术科学。为了更加广泛的推广和使用现代护理模式的需要,就必须培养一大批工作能力较强的实用型护士。其中,护理学基础教学帮助学生将基础知识与有关沟通、治疗和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是实现系统化整体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的重要阶段,为学生将来从事更专业、更精细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保持高质量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本人根据《护理学基础》教学的特点,分析了存在不足的几种因素,不断探索、改进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创新理论教学模式、优化教师示教、学生实验室练习的各个环节,不但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突出了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与互动,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1.《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因素
  1.1.1教师队伍的素质普遍偏低
  我校担任《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教师队伍中大多数是中专和大专学历,本科学历很少,有的甚至是从其他行业转过来,即一边边学习一边担任教学,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而多数教师以往所受的专业教育是如何做一个好护士,如何确诊一种疾病,如何做好临床护理,如何满足病人的需要。对于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则十分匮乏,几乎一无所知。更加缺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技巧与教育教学经验,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1.1.2教学手段单一,方法枯燥乏味
  目前学校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的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学生做,老师看的三步方法。这种方法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至部分教师教学责任心不强,对学生的教学指导不足。导致教与学的主体对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压力,自然也缺乏动力了。另外,这种简单乏味的“填鸭式”教育方式不能因人而异,不能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加以不同引导,致使教与学的质量普遍下降。
  1.1.3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存在差异
  授课教师在课堂示范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与临床实际操作有差异,即使是学校本部各个教师之间的课堂教学也存在不同。很少甚至是没有联系具体的临床病例。这样的结果就导致学生学习的盲从性,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新鲜感和刺激性,而出现困惑并束手无策。
  1.1.4专业知识老化,落后于临床发展
  作为护理学专业人员的教师应该具有合理的、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等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尤其是护理专业的各项操作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部分教师仍然以教科书为主体,不能主动联系临床及时更新内容,致使师生能力普遍落后于临床。
  1.2  学生因素
  1.2.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的生源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学生都是普高招生淘汰下来的,心理的落差太大。迫于家长的压力;年龄偏小,不适合就业;以及走向社会就业的需要等因素的影响,不得已才选择了来职业学校学习。由于是被迫的,所以学习目的不明确;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所以是无兴趣的。
  1.2.2不会学习,无恒久的毅力
  如今的中职生大部分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因为学不好而不想学,因此而产生厌学心理和行为,并渐渐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现象。越不努力成绩越差,成绩越差越想放弃。一些中职生认为,自己与同龄人比较,未来似乎比较渺茫,因此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严重的自卑感与强烈的自尊心交织,从而导致了中职生对学习更加没有信心,甚至厌学。
  1.2.3强烈的自我满足感,缺乏精益求精
  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充斥着强烈的自我满足感。看到教师讲解、示教,感觉太简单了。学习和实践练习只是照葫芦画瓢,不去动脑筋想,更甚者只是敷衍了事。其结果只能导致“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严重后果。
  2.应对措施
  2.1分析学生现状,广泛开展专业知识教育
  如今的社会是“知识和能力”的时代,信息瞬息万变,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日新月异。对于一名中职生来说,只有面对现实,用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来武装自己,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采取多种方式如班会课、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媒体做好专业知识宣传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本专业的起源、发展、现状以及就业前景。同时还要告诉他们走中职道路照样可以升大专、本科,甚至是读研。让他们憧憬着未来,明确学习目的。带着希望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了学习兴趣。
  2.2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师生学习能力
  护理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极快,可以说是年年有更新,岁岁有突破。只有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满足教与学的需要。终身学习是确保教师能够与时俱进的重要工具。要善于带动和引导学生学习,建立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学习方法。学生培养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运用师生合作的模式共同开展学习活动。它不仅可以增强师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学习效果,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建立一种友爱合作的人际关系。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师生在护理实践中多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
  2.3精心备课,课堂内容运用自如
  写好教案是提高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为了搞好护理学教学,教师要做到的是刻苦钻研,认真备课。首先,要备教材,通过备课教师可以熟悉大纲要求,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努力把教材的精神内化为教师的教学思路。而且,对于部分教师来说,集体备课非常重要。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会更容易,更好地把握住某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也便于统一教学思路和操作流程。另外还可以加强各个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同时注意搜集整理有关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发展,做到及时充实更新专业内容,与临床紧密结合。其次,要备学生。教师只有明确所教学生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根据个人的教学能力及所教学生自身特点设计出一套相适宜的互动方案,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再次,写好教案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师只有详细、认真地设计书写了教案,,才能克服上课时的主观随意性,不至于跑题,而且还可以提前演练即将上课的有关内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2.4注重课堂形象,保持与学生紧密联系
  学生良好的课堂情绪,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课堂效果的提高。上课时教师要善于利用肢体语言传达信息,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努力去感染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情感充沛,精神饱满,面露微笑。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要昂首注视教师,保持与教师的情感交流。要善于用眼神、体态、面孔来表达自己思想,这样才能具有感染力。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指出:信息总量效果=7%(文字)+38%(音调)+55%(表情),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教师向学生投入真情实感,课堂教学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应该有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严肃的教学组织在活泼欢乐的气氛中完成。当同学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如果投去赞扬的目光,学生就会备受鼓舞,即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会对本门课程产生很大的兴趣,这种作用是任何形式也不能替代的。教师也用自己的形象、气质和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提升了教学水平和质量。
  2.5教学设计多样化,创新教学模式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要想做到“得法”却是比较困难。教学方法的选择设计应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 目前从中职学校学生教学中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主讲,学生主听;教师满堂灌,学生填鸭”早已经不适合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课堂教学中,本人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护理学基础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首先,理论教学改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由教师现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提前预习教科书,查阅有关资料和其他有联系的教科书,然后在课堂上主讲。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然后教师最后给予点评总结。改变了以往从形式上体现教师的价值到学生自我价值的真正体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最终体现了教师的真正价值。其次在实践课程示教中采用教师讲解,操作演示;学生观看,模仿操作;最后集中练习,逐一考核。示教法是《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巩固知识、发展技能及观察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示教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要素:⑴必须在阶梯式的半圆形示教室内,以保证学生的最佳视觉效果。⑵课前准备好操作流程图,让学生明确主要操作步骤,不可忽略各个细节。⑶示教与理论教学要紧密相连,理论指导实践,不可提前或推迟。在分组练习和集中考核时,可以推选出练习优秀并责任心较强者担任组长,负责监督、“找茬”。这种方法,由于监督者是学生自己,学生的精神压力小,操作比较放松,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操作技能原则的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地位,强化了学生团队意识和严谨科学态度的培养,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创新精神,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人际交往能力。
  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在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只有不断深化护理教学改革紧贴社会和临床的发展和变化,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护理教育才能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培养出更高素质的优秀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化前珍,郭照江.护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76.
  [2] 赵国琴,卢省花.护理技能训练中“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中华护理教育,2007,11,6.
  [3] 李小妹.护理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9-100.
其他文献
本文总结对急诊科护士整体素质培训的实施方法,包括专业理论、抢救技能、法律意识、职业素质感染知识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文章认为只有加强急诊护士培训,培养高素质的急救护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他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目前,在非创伤性检查方法中,超声心动图对肺心病的诊断敏感性较高,对肺心
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手法整复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Ⅲ度)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rn1临床资料rn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12~35岁.全部为新鲜骨折,受伤时间均在24h以内.无合并
目的 探讨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SCIWFD)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100例颈部外伤患者,行颈椎X线或CT检查未发现骨折及脱位,MRI检查发现不同程度脊髓损伤,分析颈髓损伤的MRI表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组100例SCIWFD中,脊髓形态改变包括:脊髓肿胀12例;脊髓受压:颈椎后纵韧带钙化28例,颈椎间盘退变或损伤后突出55例,椎体后缘骨赘
糖尿病是仅次于心血管、肿瘤疾病,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探讨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发病原理特点,现对我院2002年以来的102例住院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临床、超声和病理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临床表现与普通慢性胆囊炎相似.
【摘要】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医师给予硝酸甘油、硝苯地平等对症处理,治疗有效55例,无效5例。结论 护理工作是观察心绞痛发作的关键,指导患者从生活习惯和心理调节各方面预防心绞痛病的发作。优质的护理工作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康复的保证,也是减少发病,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UA)
期刊
1 d~2个月患病小婴儿的管理,其过程与2个月~5岁患儿的管理相似.所有步骤均包括:①评估;②分类;③治疗;④指导母亲;⑤复诊.对小婴儿的疾病进行分类时,应该考虑其特殊性.小婴儿的
BACKGROUND: Bcl-2 and Fas proteins are well known as anti-apoptotic and pro-apoptotic factors, respectively. However, whether the anti-epileptic mechanism of 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