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MRI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gar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SCIWFD)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100例颈部外伤患者,行颈椎X线或CT检查未发现骨折及脱位,MRI检查发现不同程度脊髓损伤,分析颈髓损伤的MRI表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组100例SCIWFD中,脊髓形态改变包括:脊髓肿胀12例;脊髓受压:颈椎后纵韧带钙化28例,颈椎间盘退变或损伤后突出55例,椎体后缘骨赘23例,黄韧带增生、肥厚或骨化37例;脊髓萎缩9例.脊髓信号改变包括:髓内水肿33例,髓内出血41例,脊髓软化或囊性变18例,脊髓信号无改变8例.结论 MRI可显示SCIWFD致伤的机制及其损伤的程度,并为其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的判断,提供了十分可靠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镇静剂(咪达唑仑)和肌松剂(维库溴铵)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儿童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6例重症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咪达唑仑与维库溴铵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41例,单独采用布地奈德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喘息消失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
血管内皮在心血管生物学中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发生多种心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改变。高血糖是诱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其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始动环节和病理生理基础。早期、有效防治血管内皮损伤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有积极意义,本研究观察了阿托伐他汀对高血脂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手法整复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Ⅲ度)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rn1临床资料rn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12~35岁.全部为新鲜骨折,受伤时间均在24h以内.无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