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随想(二则)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ao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灾面前说爱心
  
  我相信,即使时光再过去几十年几百年之后,中国历史也终将不会忘记这一严峻的时刻: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及其所带来的大灾难。而与这灾难相依相伴同时频繁出现的另一个醒目词汇便是:爱心。历史将会记住:这是一段黑色阴霾的日子,同时也是一个爱心闪烁的日子。惊天大灾肆虐之际,正是爱心高涨之时。
  这段时日里,全国几乎所有传媒都在24小时内滚动播送着灾难与爱心的讯息,灾难与爱心同时撞击着人们的心扉。这一非同寻常的举措不由地吸引了国人甚至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就连我那个刚上小学的小孙子也天真地向我发问:这几天电视上老说爱心爱心的,爷爷,这爱心到底是什么呀?虽然,作为一名人文知识分子,我知道这爱心一词在中国流传已久,且迭遭磨难已有多年了,但如今面对小孙子,我思忖良久,依旧不知道该怎样向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说清这一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
  我想说,爱心是一个个包容着爱意的同心圆圈。最里圈是爱父母,然后是爱亲友,再后是爱素不相识非亲非故的人,而最外面最大的圆圈则是爱国家爱人民。在地震灾难面前,那个用自己的身板顶扛着正在下塌楼板而牺牲了性命的教师,便是师生之爱的最好的诠释。而那些与受灾民众素不相识的官兵、救援者,用鲜血和生命抢救濒临死亡的受难者,则是他们爱国爱民之心的生动体现。
  我想说,爱心是一种无私的给予与奉献。爱心可以是物质上的给予,也可以是情感和精神上的奉献。地震灾难之后的几日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者不仅捐助了几百亿的金钱与物资,而且还以无数暖人的话语和一次次赈灾义演,慰藉着失去亲人的灾区人民,疗治着受了精神重创的老人,痛失父母的孤儿,让灾区人民感受到人间的真爱,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我还想告诉孙子,爱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影有声的,它可以是一句暖人的话语,一剂救人的药方,一顶供人休憩的帐篷和一间简易住房,但最大的爱心却往往是一种无形而又高尚的精神境界。在巨大的自然灾难面前,尤其如此。面对孙子稚嫩的面孔和天真的询问,我终于什么也没说。我只是指了指电视新闻,让他继续看。我想,那整日滚动的电视新闻里的一幅幅爱心画面,已足能说明问题了,何需我再来饶舌?
  震后十几天来,电视新闻里连续滚动的灾难画面震撼着全国人民,爱心救援镜头也感动着我们一家老少四口人。不消说,老伴长久地盯着画面,默默地流泪,小孙子早已对儿童娱乐节目失去了往日的兴趣,就连一向沉默寡言又声言我们父子间有代沟的儿子,竟也常常主动向我诉说他一连几日彻夜难眠的郁闷。儿子打小就喜欢看《马恩列斯论沙皇》之类的哲学书籍,前些年下岗失业后又一向郁郁寡欢,未料想,在离灾区几千里之外,我们父子间关于灾难与爱心的话题,竟也平添了些许的哲理意味。
  儿子人到中年,近年来工作与人生都不太顺遂如意,对爱心与人生一向都持低调观点,甚至怀疑人间是否真有爱心与情意。但在这次对四川地震所作传媒滚动报道中,我欣喜地发现他原有的某些悲观情绪竟也有了些许缓解,于是我们父子关于爱心的对话这才有了某些共识。我知道,不是我的唠叨改变了他,而是受难者与救援者用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谱写了一曲爱心的颂歌,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用感人肺腑的言行为爱心作了崭新的诠释,把爱心升华到一种动人心魄的精神境界。
  大爱无疆,真情无价。在时下的社交圈子里,也许亲友间也曾有过龃龉,同事间也常有不快,但如今在大灾难大爱心面前,这一切龃龉与不快,顷刻间便会隐退消弭,代之而起的往往是,千金难买的真情,无边无涯的爱心。于是,我们才能看到,灾难现场爱心闪烁的镜头,真情动人的画面。在天崩地裂,屋倒房塌的刹那间,亲友与师生间的冒死相救,还有来自全国各色人等,上至九旬老人,下至童稚少年的爱心捐助,诚可告慰死者,慰藉生者。
  大爱无言,真情无形。在当下市场经济勃兴,生存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也许邻里间曾有过冷漠与疏隔,同行间曾有过紧张的争执与倾轧,但如今在大地震大灾难面前,我们看到了那些与灾区人民素不相识的救援者不顾辛劳不避风险参与到救援抢险活动中去,看到被救的那位小学生在被从废墟中救出的刹那间,举起受伤的小手,在担架上向救援他的官兵们行了一个让人终身难忘的军礼时,那奔涌于人们心中的爱心与真情,又岂止能不让任何漂亮的语言和矫饰的做作全部黯然失色?
  大爱无私,真情无悔。大灾中的爱心洪流一再告诉我们,大爱是真情实意的自然流淌,它容不下半点虚假,来不得些许作秀。捐款不论多少,捐物不计数量,只要是真情给予,自觉奉献,便是爱心与良知的显现,无须顾及他人说长道短、评头论足。我以为爱心大小的标尺,无须以所捐钱物多少为准,关键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离开自觉自愿,任何詈骂与逼迫,都未免与爱心的宗旨相距甚远。任何与救灾无关的道德评判,或是按级别、收入来摊派捐款数字的做法,都是对爱心的曲解。还是李连杰说得好:善心没有大小,最主要是出于真心。
  看来,在大灾难降临时,我们实在不宜也不该用苛求的目光去反复打量那些慷慨解囊者和勇敢救援者。此时此刻,在我的内心涌动的只能是一个声音一个意念:爱心是人间最美的音符,真情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精神境界。爱心可以滋润灾区人民的心灵,真情当可抚平灾后余生者心中的伤痛。
  这大约就是为什么,一个富翁老板捐了千万赈灾款,却受到一些人的责难(尽管我并不认同),而一个只捐了105元的老乞丐,倒受到公众的褒扬的原因。显然,你不能说,这富翁老板的爱心就一定比这老乞丐还大。
  胡总书记视察灾区时曾经说过:天灾无情人有情。近来从中央到地方的赈灾活动又为之作了最好的注脚:大难过后见爱心。是的,正是灾难与爱心终于使我们明白,用爱心浇灌的花朵最美丽,用爱心孕育的国家最强大。灾难是暂时的,爱心却是永恒的。而精心地培育爱心,长久地传承爱心,或许正是建设现代化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课题。
  我不知道,在灾难降临爱心高涨之时,我的这些关于爱心的议论与思考,是否能让儿孙们接受。但我和他们都相信地震救援中流行开来的那句歌词:只要有爱,不论命运如何安排。只要有爱,明天就充满期待。灾难与爱心终将缩短我们之间的代沟。
  
  时代英雄赞
  
  余生七十年,也算是见识过一些风雨,经历过不少天灾人祸了。可眼下目睹了那一幅幅关于四川大地震大救援滚动新闻的画面,我却不能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惊和激动。七十年了,我们见识过风灾、水灾、火灾和雪灾,我们经历过唐山大地震、邢台地震、海城地震,然而,我们何曾见过如此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的地震废墟?何曾见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救援场景?何曾见过这么长久地沉默哽咽、悲痛欲绝和欲哭无泪、潸然泪下?
  在痛心、伤心之际,在感动、激动之余,透过那一幅幅抗震救灾的画面和一张张热心捐助的镜头,我们分明能感受到,全国上下有一种精神在升华,有一种境界在提升。这精神这境界,倘容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之,我以为那就是:高扬爱心,凸现英雄。是的,地震与救灾所赋予英雄的崭新内涵,委实值得人们加以探究与评论。
  长久以来,我们早已习惯于接受这样的英雄模式: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英勇杀敌杀身成仁,如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如以身堵枪眼的黄继光,还有杨根思、刘胡兰等;还有在对敌斗争或地下战线上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许云峰、江姐等。就连小英雄雨来也产生于对敌战场上。这些英雄人物的斗争对象几乎都是阶级敌人,涌动在英雄内心的情感,除了对同志对人民的爱,便是对敌人的无限仇恨。
  可如今在抗灾、救灾和无私捐助中,我们看到、听到的却好像是另一类英雄人物的形象。他们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生忘死的勇敢救援行为,固然同战场上的英雄一样,值得国人的尊崇与赞颂,且因这些英雄均来自平凡百姓与士兵,所救助的对象又大都是陷于灾难之中的平凡学生与百姓,因而对他们也便更具一种天然的亲近之感。正如一位道教诗人所说:平居皆竖子,临难皆英雄。
  与前类英雄的一个显著区别正在于,前类英雄所面临的,往往是处于敌对地位的人群,是不同利益和信仰驱使人们参与到你死我活的殊死搏击中去,而如今后类英雄所面对的,则不再是敌对的人群,而是人的生存环境,是暂时还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人类终究是不该把自然当作天敌的,而只能谋求和谐共处)。斗争对象的不同,便注定了涌动在后类英雄人物内心的,不可能是对敌对人群或阶级敌人的仇恨,而只能是对处于危难境地的亲友、师生之爱,对素不相识的骨肉同胞之爱,甚至是对人类的爱。并正是对人类大爱之旗的高扬,才使得这些英雄形象更加高大雄伟地屹立于人民的心中。
  抗震救灾,正在成为诞生新时代英雄的土壤。“另类”英雄们如今正在这土壤上创造着演绎着一出出让人动情让人难忘的故事。且让我们随手拈来几则闪光的片段,展现给读者,以告慰已经遇难者,鼓励生还者,并表彰那些正在创造业绩的新时代的新英雄。
  我们不能忘记,四川德阳绵竹县汉旺镇东汽中学那位51岁的教导主任谭千秋,是他在山崩地裂房倒屋塌命悬一线之际,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扛住了几吨重的水泥板,护住了四名学生,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谭千秋老师临危舍命的一幕,让我不由地想起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一刹那。他雕像般的身躯将永远耸立于德阳师生们的心间。他确实无愧于“英雄老师”和“时代英雄”的光荣称号。
  我们不能忘记,四川资阳市中和镇罗汉村年仅20岁的青年农民尹春龙在劫后余生惊魂未定时,冒着余震不断,不怕疲劳不避风险,连续救援40小时,仅用鲜血淋漓的双手,就从废墟中扒出了两个“奇迹”——救出两个被埋150小时和179小时的幸存者。他的不顾个人安危,英勇献身的举止,在我的心中,是一点不逊于那个战场上身堵枪眼的战斗英雄黄继光的。
  我们也不该忘记,四川安县那位年轻交警伍豪,他不顾家中父母双亡、妻子遇难,也不畏山体滑坡、桥梁断裂的危险,依然四天四夜坚守大桥,维护交通。自古以来,我们就听说过中华民族老祖宗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又听说过每遇国难时,总有英雄毁家纾难的壮举。如今在我看来,交警伍豪的不凡壮举,正是对这些英雄行为的最好传承。
  我们更不能忘记的,当是首批奔赴灾区的数万官兵中的救援英雄,是他们冒着天崩地裂、山体滑坡的巨大风险,为了救援那些与自己非亲非故、素不相识的受难者,背负救援物资,急行军90公里,率先到达汶川受灾现场,给予了受灾百姓以生存的勇气与希望。当我们透过电视画面,看到这些战士冒着乱石翻滚,穿过激流险滩,到达汶川并受到百姓欢呼时,我们心中涌动,口中呼喊的,又岂能不是:当代英雄!
  没有炮火连天,没有战火纷飞,却一样有战场与灾难。没有凶残的顽敌,没有逼人的刀枪,却一样有急待救援的村庄和难民。战争催发着董存瑞一类的英雄,和平亦呼唤着谭千秋一样的英雄。在战争年代老英雄的信条里,最要紧的是顽强杀敌,在和平时代新英雄的释义中,最看重的则是勇敢救人。而无论是战争时代的英雄,还是和平时代的英雄,其共同的素质当是:勇敢与爱心,爱国爱民。
  时代英雄谭千秋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了,带着对妻儿的爱,对学生的爱。我相信,他的英名必将伴随着他的爱,像他的名字一样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虽然由于时间的紧迫,资料的匮乏,我们尚不能对谭千秋作全面完整的评述,但他已在人生临终时的刹那间,以电闪雷鸣的形象,把自己定格在时代英雄的光荣榜上,并对时代英雄的核心内涵作了最好的诠释。
  新时代呼唤着新的英雄,新世纪正诞生着新的英雄。我们敬仰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尊崇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我们更呼唤、赞颂新英雄时代的到来。
其他文献
1    在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中,民众的善、爱、淳厚、质朴、坚忍、刚毅,及其相濡以沫、互救互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足以感动上苍。  然而,在废墟上、瓦砾上,人们还应该思考、质疑、追问。    2    倾圮的楼房,连绵的废墟,零落的课本,孩子的遗骸,绝望的号呼,凄厉的哭泣……  为什么地震一来,好多学校稀里哗啦,瞬间崩毁,变成了一片瓦砾?  这是为什么?  绵竹市富新镇第二小学教学楼彻底垮塌,掩埋了
期刊
今年来,我市福彩工作尽管遭遇年初“中福在线”政策调整、销售额急转直下的挫折,但在全市福彩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各级福彩机构坚持按照年初确定的“巩固优势、挖掘潜力、科学管理、安全运行”的正确思路,认清形势、把握重点、直面挑战、破解难题,继续保持福彩销售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截至7月31日,全市福彩销售总量达4.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7%,市场份额占47.37%,较去年同期增加9个百分点,销售总量位
期刊
肺,从死亡中挣扎过来,在医院住了两个月,回到家已是第二年的初春。回家大约十几天,记得很清楚,那一天是三月十四,突然接到雷磊从常熟打来的电话,电话中传来哭泣声,只说了一句,清江走了,便说不下去。我当即打电话给常熟另一位朋友,才知道清江肺癌突发,发现时已大面积扩散,肿瘤压迫住气管,没有等到从上海赶来开刀的医生,便窒息死亡,从发现到死亡只有七天的时间。生与死只有一步之遥,我侥幸跨过去了,他却未能跨过。 
期刊
如果要在电影领域探讨男人对女人的强奸,可能许多人都会首先想到《末路狂花》。那个混蛋男人强奸未遂,悻悻地说,婊子,我应该先把她强奸了。女人回过头问,你说什么?他说,给我口交。于是,女人刚刚收回的枪口又对准了他。无疑,那砰的一声会让所有的女人感到痛快淋漓。制止男人的强奸的,是枪。结束男人的性命的,是枪。而使男人可以强奸女人的,也是“枪”——联想到枪与男性器官之间的隐喻就可以明白。女人的劣势似乎被先天地
期刊
年难得一见的皑皑白雪,我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前辈老编辑章品镇老先生赠我的《书缘未了》,还有资深编辑张昌华先生友情赠我的《曾经风雅》。如果连同他们之前出版并赠我的《花木丛中人常在》、《自己的嫁衣》和《书香人和》、《走近大家》,这已是他们第三本文化随笔集了。读着这两位老编辑的作品,除了与他们共享作为编辑的酸甜苦辣外,在我的脑海里顿时涌现出一个与编辑作家直接相关的话题:职业编辑与编辑型作家。  据我所知
期刊
这位因屡破奇案而得名“神探”的原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于8月3日在记录他无数刑侦传奇故事的南京城因病辞世,享年88岁。  一代刑侦前辈离开了他热爱的刑侦事业,而他破获的无数案件,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还活跃在荧屏上——不久前,以他为原型而创作的电影《蓝盾保险箱》还在央视再度热映。    屡创神话的一代神探    1973年6月12日午后,南京城南武定门护城河内3个孩子正在嬉水。一团棉絮包裹的水球在草丛
期刊
张辽宁把所有家庭成员招呼到床边后,就开始了剧烈地咳嗽。他咳得很是用力,使尽了全身的力气,把那一张惨白的脸咳成了一挂长着鼻子、眼睛和嘴的猪肝。他的母亲在一旁看着心疼,想过去给他捶捶背,却被他摆摆手制止了。张辽宁向地上吐了一口浓痰,把每个人都看了一遍,绝望地说:“我可能快要死了。”随后又指指地上的那口余热未散的粘痰说:“你们看看,痰里有血,是我的血。”  当时,在场的除张辽宁之外,还有七个人——张辽宁
期刊
逶迤的浏阳河水奔腾不息,巍巍的大围山重峦叠嶂。在这块被革命烈士鲜血染红的英雄土地上,孕育了共和国多少英才伟人,谱写了一曲曲壮美感人的赞歌……党的忠诚战士、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杰出的政治工作者、著名将领、浏阳人民的好儿女、老红军张藩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在革命家庭影响下投身革命洪流    张藩,原名张环继,1908年农历正月初一出生于湖南省浏阳河张家坊镇守和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父亲张
期刊
在南通市港闸区流传着一部长篇叙事民歌《花子街》,这是在汉民族民歌中为数不多的长歌。流传下来最出名的长篇叙事民歌《孔雀东南飞》主要还是出自文人手笔,以五言诗句形式传播近2000余年。而通过“口传心授、口耳相传”的流传方式,且无文字记载的《花子街》就更难获得。1983年6月在苏州两省(江苏、浙江、)一市(上海)吴歌学术讨论会上,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国藩称《花子街》为难得的长歌,“南五(《五姑娘》
期刊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大地震,震波扩散到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和重庆市。至6月17日止,遇难人数达69176人,失踪17415人,受伤374008人,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确切计算。虽说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死难人数超过了汶川大地震,但灾情却小于后者。因此,人们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发生的灾情最大的地震,是符合实际的。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大考验。这场大考验证明,党中央、国务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