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金陵神探的传奇人生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japa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位因屡破奇案而得名“神探”的原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于8月3日在记录他无数刑侦传奇故事的南京城因病辞世,享年88岁。
  一代刑侦前辈离开了他热爱的刑侦事业,而他破获的无数案件,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还活跃在荧屏上——不久前,以他为原型而创作的电影《蓝盾保险箱》还在央视再度热映。
  
  屡创神话的一代神探
  
  1973年6月12日午后,南京城南武定门护城河内3个孩子正在嬉水。一团棉絮包裹的水球在草丛中漂浮,孩子们争相扑去,又被惊开——那是一颗人头。
  几乎是同时,城北一条小河边,一个捕鱼老人从河边泥地里摸出一只齐腕斩下来的人手。
  南京市公安局分别接到两处报案,时任市局刑警大队刑事技术科长的王忠骑着自行车顶着闷热与恶臭,沿抛尸路线40余里路一处处检验。观察现场打捞到的所有尸块后很快确认,这是南京解放20多年来,从未发生过的一起恶性杀人分尸案。
  案发后一周内,南京发动数万名群众,全城搜索最终发现被肢解的女人骨、肉组织49块。
  7月1日,王忠接上级命令全面主持“6·12”杀人分尸案的侦破工作。
  那时的刑侦手段还很有限,辅助技术设备也不似如今充足,破案的关键,还在于反复推理论证,尽可能放大所有采集到的线索。王忠根据分尸与抛尸的情况,很快推断出,被害人很可能是奸情或报复凶杀,罪犯应是本地人,且就在城内,从抛尸路线来看,很可能就在三山街地区!
  几天后,南京高频管厂有青年女工失踪,家属疑为恋爱对象所害,正四处求告。王忠注意到这一名叫陈玉兰的女工时,她已被排除了“6·12”案被害者的可能性。下属检查报告称,据了解,玄武区环卫工周桂森最早发现尸块是6月6日,而陈玉兰是6月7日上午才失踪的。
  王忠没有轻易放过这一线索,而是到了陈玉兰家中了解情况。交谈中发现,陈母所述女儿的身体特征与后脑的疤痕,正与女尸一致!
  再将目标锁定为陈玉兰的男友周文燕。
  发现对方确实具备作案时机,且在案发之后表现反常。
  那为何环卫工人周桂森6月6日发现尸块,而陈玉兰6月7日上午才失踪?王忠再度找到这位五旬老人,他一口咬定自己是6日发现尸块:“你不信的话,可以去查考勤登记。”
  王忠还真去查了,结果发现周桂森真记错了!他说的6月6日发现尸块,实际上应该是6月9日上午。
  这样一来,过去把陈玉兰排除在“6·12”案被害者之外的重要依据就不复存在,但也无法确认就是一人。王忠思量再三,决定将“陈玉兰失踪案”和“6·12案”并案侦查,同时下令将周文燕拘捕并依法搜查住宅。
  搜查一无所获。直至4个月后,警方成功发现并提取了陈玉兰一枚残缺的左掌纹,终于确认陈玉兰就是“6·12案”的被害者!
  此时对周文燕家再度搜查,从周家木板墙壁所糊的报纸上发现30多处点状血迹,又在周家院内搜获一只鸭蛋型澡盆,盆底有刀、斧砍切痕迹。后又搜出一团旧棉絮,其中发现了半个缺损的紫药水瓶盖,与沾附在包死者头颅的棉絮上的半个紫药水瓶盖整体吻合!
  11月28日凌晨,周文燕终于供认了杀害陈玉兰,分尸、抛尸的犯罪事实——与陈玉兰恋爱关系破裂后,他对她由爱转恨。1973年6月7日上午,他以交还照片为借口将陈玉兰骗至家中,意欲奸污,女方坚决不从,周文燕遂起恶念,将其掐死。至当天深夜,周文燕在其母、兄的帮助下,分解尸体。随后,周文燕与其兄分别骑自行车往城南、城北抛尸……
  血案就此告破,王忠“神探”之名再度远扬。
  事实上,这只是王忠所破获的诸多大案之一。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刑侦人,从警50年的时间里,他参与侦破了南京当时发生的几乎所有重特大案件,这一系列案件的侦破,为南京警坛留下一个个传奇故事。
  
  终身难忘的一小时
  
  王忠破获重特大案件,从1950年的埃及大使馆失窃案开始。他没有想到,这一传奇开端在30年之后,又为南京一位知名演员的屏幕生涯开了先河——曾在银幕上塑造无数刑警形象的电影演员马昌钰一直记得,上世纪80年代在《蓝盾保险箱》中饰演刑警队长路宏,是他第一次饰演刑警。
  路宏的原型,就是王忠。
  接到记者电话时,马昌钰还不知道王老已然辞世。“虽然接触时间只有一小时,但我一直很敬重他。”他的记忆里还很鲜明地保留着28年前为拍电影而拜访王老的情形。
  “那时他已经是南京市公安局的副局长了,工作非常忙。我们要把这部以他为原型而写的影片拍好,就提前跟他约了时间见面。后来也只跟他谈了一个小时。”
  那一小时中,王忠给马昌钰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蓝盾保险箱被盗事件,发生在解放初的新中国,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政治形势都很复杂,这些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案发当时的政治背景。而那件案子也特别紧急,又涉及外国人士,有一定国际影响,如无法顺利破获,会对中国特别不利。当时国家是抽调了王老等一批精兵强将,几天工夫就破案了。”
  读过剧本,马昌钰就对自己要饰演的刑警队长路宏很钦佩,再看到人物原型王忠,他越发佩服了:“他很聪明、很稳重,投向你的目光仿佛能把人看穿,对我们非常热情,但介绍情况时却一脸严肃。”
  多年以后,曾饰演多个刑警角色的马昌钰已经总结出,能表现出沉着、机智与勇敢兼备的,就算是演活了刑警。而王忠,这位第一个出现在他演艺生涯的刑警,却在短短一小时内就给他留下上述强烈印象。“所以后来《蓝盾保险箱》上映后很快引起轰动,在全国放了两轮,用现在的话说,票房收入是相当高的。”
  
  刑警儿子的遗憾
  
  王忠与儿子朱建国,堪称新中国刑侦史上不可多得的一对父子神探。
  朱建国1981年进入公安系统,首先就做了刑警,1998年任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队长,现任南京市秦淮区公安分局局长。从事刑侦工作期间,他也破获了南京一系列大案要案,为新时期刑侦工作利用多种技术手段与现代化设备开辟了新的征途。
  父亲的病故给了这位出色的刑警以沉重打击,昨日一整天,记者拨打他的手机始终无人接听。他的同事告诉记者,从父亲亡故以来,朱建国就夜夜守灵,白天还要忙于接待各地赶来的亲友,势必无暇顾及媒体采访。“希望闲下来陪陪父亲,一直是他的心愿,可是一直没能完成。老人一走,他肯定心里很追悔。”
  早在数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朱建国就曾说过他的这个心愿。在他年幼时,父亲整天忙于工作,每遇重大案件就数日不归,根本无暇顾及家中事务,更别提陪儿子做个游戏讲个故事了。那时父亲的承诺就是,等我退休了,回家了就能陪你了。
  可真到了老人退休那天,儿子朱建国却也成了刑警队伍的一员。老人有时闲下来,想跟儿子说说话,想劝他注意身体,儿子又没空听了。偶尔来找老爷子说点事,也是为了某个案件的细节来请教探讨——父子俩就这样把相聚的时光,都奉献给了他们热爱的刑侦事业。
  昨夜发稿前,再一次拨打朱建国的手机,仍是关机。不打扰他了,就让他再多陪一会父亲。
  
  链接
  
  王忠,1920年4月出生,河北省河间县人。1941年参加工作,1946年起从事公安侦查工作,1948年南下后编入金陵支队接管南京。1949年10月至1965年9月,历任南京市公安局治安处刑警大队大队长、副处长、刑侦处处长。1965年10月起任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主管刑侦、治安工作。
  2008年8月3日下午因病逝世,定于2008年8月7日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其他文献
最近,戴仁泉、温文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生死诺言》,由中共泰兴市委宣传部、中视飞天文化艺术中心和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三家联合摄制成功,一次性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发行审查,并被推荐为“年度重点影片”。影片在全国隆重公映,引起广泛关注,好评如潮。  《生死诺言》取材于发生在我们泰兴的真人实事。50多年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原籍山东泰安的刘绍安和江苏泰兴的张志久在生死关头许下诺言:无论谁牺牲了,活着的一方就去
期刊
在江苏“探求者”集团的八位作家(艾煊、方之、高晓声、陆文夫、叶至诚、梅汝恺、曾华、陈椿年)中,单就才气与文笔的尖锐泼辣而言,方之(1930—1979)称得上第一。他曾经调侃地说他自己是“辣椒现实主义”;说高晓声是“苦涩现实主义”;说陆文夫是“糖醋现实主义”。这一说法,虽然不是百分之百正确,但却传遍了江苏文艺界,可见它道出了三位作家现实主义的不同特点。  方之同志有一个中篇小说《浪头与石头》(载《文
期刊
想山    在城里住久了总想出去走走。在铺满水泥的城市,钢筋和玻璃的反光足以淹没你对蓝天、绿树及大自然那变幻无尽的光影的感受,使你在喧嚣市声和拥挤的人群中丧失自我,变得麻木、狭隘,面目猥琐;久而久之自己也成了一件商品,被一只无形的手摆在那里,只是还未被标价出售。文明,使人摆脱了原始状态,同时也让人失去了纯朴天真的本性。工具理性带来的后果日益明显,人们醉心于名利物欲的追求,整日忧心忡忡,实际上,纷争
期刊
彭雪枫,1907年9月出生,河南省镇平县人。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在瑞金中央苏区先后任红军大队政委,江西军区政委和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等职。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红三军团五师师长,红一军团四师政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1938年春,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组织训练抗日武装。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淮北军区司令员。
期刊
紧急救助白血病患儿陈悦斌    7月31日下午,苏州福彩中心和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健康黄丝带》栏目组来到苏州市儿童医院,为白血病患儿陈悦斌送去紧急救助金5000元,希望福彩的关爱和社会的爱心能够帮助陷入困境的陈悦斌一家缓解生活和医疗费紧缺困难。  陈悦斌今年9岁,家住相城区渭塘镇风阳村。2岁那年,陈悦斌曾因患有先天性食道裂孔先后两次在苏州儿童医院和杭州儿童医院手术治疗,家境十分贫寒。去年5月,不幸再
期刊
1    在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中,民众的善、爱、淳厚、质朴、坚忍、刚毅,及其相濡以沫、互救互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足以感动上苍。  然而,在废墟上、瓦砾上,人们还应该思考、质疑、追问。    2    倾圮的楼房,连绵的废墟,零落的课本,孩子的遗骸,绝望的号呼,凄厉的哭泣……  为什么地震一来,好多学校稀里哗啦,瞬间崩毁,变成了一片瓦砾?  这是为什么?  绵竹市富新镇第二小学教学楼彻底垮塌,掩埋了
期刊
今年来,我市福彩工作尽管遭遇年初“中福在线”政策调整、销售额急转直下的挫折,但在全市福彩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各级福彩机构坚持按照年初确定的“巩固优势、挖掘潜力、科学管理、安全运行”的正确思路,认清形势、把握重点、直面挑战、破解难题,继续保持福彩销售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截至7月31日,全市福彩销售总量达4.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7%,市场份额占47.37%,较去年同期增加9个百分点,销售总量位
期刊
肺,从死亡中挣扎过来,在医院住了两个月,回到家已是第二年的初春。回家大约十几天,记得很清楚,那一天是三月十四,突然接到雷磊从常熟打来的电话,电话中传来哭泣声,只说了一句,清江走了,便说不下去。我当即打电话给常熟另一位朋友,才知道清江肺癌突发,发现时已大面积扩散,肿瘤压迫住气管,没有等到从上海赶来开刀的医生,便窒息死亡,从发现到死亡只有七天的时间。生与死只有一步之遥,我侥幸跨过去了,他却未能跨过。 
期刊
如果要在电影领域探讨男人对女人的强奸,可能许多人都会首先想到《末路狂花》。那个混蛋男人强奸未遂,悻悻地说,婊子,我应该先把她强奸了。女人回过头问,你说什么?他说,给我口交。于是,女人刚刚收回的枪口又对准了他。无疑,那砰的一声会让所有的女人感到痛快淋漓。制止男人的强奸的,是枪。结束男人的性命的,是枪。而使男人可以强奸女人的,也是“枪”——联想到枪与男性器官之间的隐喻就可以明白。女人的劣势似乎被先天地
期刊
年难得一见的皑皑白雪,我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前辈老编辑章品镇老先生赠我的《书缘未了》,还有资深编辑张昌华先生友情赠我的《曾经风雅》。如果连同他们之前出版并赠我的《花木丛中人常在》、《自己的嫁衣》和《书香人和》、《走近大家》,这已是他们第三本文化随笔集了。读着这两位老编辑的作品,除了与他们共享作为编辑的酸甜苦辣外,在我的脑海里顿时涌现出一个与编辑作家直接相关的话题:职业编辑与编辑型作家。  据我所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