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武警院校课堂有效性教学方法浅析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7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武警院校是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摇篮。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培养高素质武警人才的保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武警院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人才培养要求,严重阻碍了信息化环境下高素质武警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文章阐述了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基本内涵,针对武警院校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速推进信息化环境下武警院校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武警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课堂教学是世界教育范围内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是学员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有效的课堂教学能以最少的教学投入,成功地促进学员的学习与进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院校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
  武警院校作为培养武警部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指挥人才的主阵地, 其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迫切需要根据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技术特点重新认识教学过程,构建能够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学员的学习方式、教员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员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资源共享性、人机交互性、多媒体特性、网络特性和超文本特性等,扩展了教学使用的资源范围,丰富了课堂信息来源,为学员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理想环境。当前,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地方院校和部分解放军院校的推广和应用已初显价值,但是武警院校在对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有效性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1]。
  二、课堂有效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过广泛、深入地调研,武警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教员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武警院校的部分教员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为教育信息化等同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建设轻应用;过分强调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技术论、机器论的观点认识教育信息化,以为网络教学就是信息化等等;教学观念仍没有改变,没有认识到技术是学员学习的工具。
  (二)教员缺乏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
  大部分教员都知道一些教学理论,但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能力不足。在教学设计中,大多数教员能对所教内容进行分析,但缺乏系统思维,对整合的目标定位不清,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对教学媒体把握的尺度掌握不够,多数教员基本上还是凭经验设计,达不到真正整合的目的,教员的信息化教学技能、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2]。
  (三)教员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利用的关系没有处理好
  大多教员能够普遍应用信息技术(如PPT、网络技术等)进行教学,但对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等要素关注不够,没有解决"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两张皮的问题,要么偏重技术,而忽视教学,使很多教员成了演示员;要么偏重"辅教",而忽视"助学",弱化了教员的主导意识与学员的主体意识[3],形成了材料的堆积,忽视了学员的能动性,导致现代信息技术无法真正融入课堂教学。
  (四)武警院校的现有资源还不足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质量有关,与教员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过程的控制,学员学习方式的组织等是否事先规划、准备是否充分也有很大的关系[4]。如网络探究式教学,既需要硬件条件和软件资源,同时也需要提升师生的技术能力和学习观念。尽管目前许多院校的硬件环境已初具规模,但适用性教学资源匮乏,信息成果共享不畅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以上对当前武警院校课堂有效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成因作了简要总结,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及相关文献提出适应信息化要求的武警院校课堂有效性教学方法的几点措施,以供教学相关人员参考。
  (一)教员应转变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注重传统型向信息型转变
  新的环境形势下,武警院校要培养具备信息素养、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武警工程和指挥人才,就必须改革传统的过分强调任职岗位需要的应急型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加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激发学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并非在课堂教学中机械地加入多媒体及网络,而是要求教员在灵活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先进教育理念、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前提下,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和学员特征,改变传统以知识讲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提倡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互动模式,以及案例教学法、模拟训练法、问题解决教学、研讨式课程等基于研究和探索的教学方法,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科学合理地整合进课堂教学内容中。
  (二)加强教员在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方面的培训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员,结合学科课堂教学,重点提高教学策略选择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水平,特别是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如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设计知识呈现的方法、设计逻辑思维过程等等,同时加强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加强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三)教员要积极研究信息技术与研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生活实践型课程的整合
  教员要让更多的本土资源、社区资源走进课堂,让学员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提高学员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四)教员要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重视学员利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优化课堂教学,以学员发展为本,注意引导学员去探究,关注学员的智慧成长,培养学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员自主、合作、探究,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整合中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生动、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进而促进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有效性教学。
  四、结论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武警院校向部队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和基础。能否找到科学、有效、持续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对院校领导和教员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挑战。
  总之,最终实现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根本性突破的是教员,教员是课堂上真正的灵魂,是实现教学过程的主导。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不是简单的1+1,不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加入现代信息技术,而是两者有机的碰撞、融合、变革,这样才会产生惊人的能量与效应,最终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焦明.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探 [J].信息化教学,2012:241-243.
  [2]王曉璐.雷德胜.浅谈军校教员课堂教学艺术[J].经济研究导刊.2010(21):275-276.
  [3]徐赞斌.王勇.杜波.刍议军校的信息化教学[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27):35-37.
  [4]韩婷.军校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 .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4-21
  [5]杨书珍等.浅议大学课堂教学[J].教学改革,2010:192-193.
  作者简介:罗建禄(1975-),男,重庆璧山人,武警警官学院电子技术系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军校教育。谭晓栋: (1983-),四川广安人,武警警官学院电子技术系单片微机教研室,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技术与计算机。
其他文献
期刊
结构化研讨是针对明确的研讨主题和目标,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运用适当的研讨工具,有引导的团队研讨活动.研讨主题结构化,根据大主题确定分层次小议题如问题、原因、对策;研
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不喜欢数学课,每天两节数学课,加、减、乘、除只知道应该这样算,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算,更不知道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为此
期刊
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执政党,我国每个工作岗位上都有共产党员的身影,随着近几年对于党员们思想建设的重视,党的建设工作成为许多工作单位的首要任务,如今各个医院在新时代
摘 要:本文根据Brown等学者对比一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理论基础,对比孩童习得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和成年人习得第二语言之间的差异,对Brown(2001)归纳的三种对比类型进行了分说明,关于一语习得与二语习得存在差异的大部分讨论,主要是语言习得是否有一个关键期问题。通过对国外国内学者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之间存在的异同及其影响  关键词:第一语言习得、二语习得、影响  一 前言  众所
为期10天的第六届新加坡国际汽车展日前在新达城闭幕。此次共展出各种新型款式汽车多达300辆,有90多家车商参加了车展,展览场地近3万平米,26辆新款式汽车首次亮相。是两年一
期刊
反思是主体自觉地对自身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是辩证思维的一种体现.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反思是在后天的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开展化学学习,要求老师要不断地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新的化学教学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老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是行政上的领导.”这就充分说明校长的思想在整个学校发展上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身为校长到底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