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背景下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概述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了智能制造背景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改的推动作用,并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智能制造背景下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基础;国内外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现状;高职院校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价值、理论依据和研究目标以及课程体系改革内容、预期成效等;以期架构适应智能制造生产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为模具专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关    键   词]  智能制造;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156-02
   一、智能制造背景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改革的推动
   智能制造是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通过网络互联支撑的一种制造方式[1];它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贯穿设计及生产环节,形成了具有实时感知、优化决策、动态执行功能的新型生产模式;有效地缩短了产品研制周期、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降低了资源消耗;实现了我国制造业由大规模批量生产向小规模定制化生产的转变,实现了由集中生产向网络化异地协同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由传统制造企业向跨界融合企业的转变[2]。
   智能制造背景下,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互联网+模具、云制造、3D增材制造、机器人自动化集成、CAD/CAM/CAE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模具产业向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3]。现代模具企业要求专业人才不仅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具有对智能网络的高度理解运用能力、跨学科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职业院校模具专业目前的人才培养方向定位、课程结构体系与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模具企业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发展要求。
   二、智能制造背景下我校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
   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国家级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也是武汉市产业发展重点扶持专业,具有较好的专业建设基础。本文以“机械制造——智能制造平台建设”为依托,对智能制造背景下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研究。本课题将以模具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对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重新定位;改革课程体系,序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以期架构适应智能制造生产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从而为模具专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三、智能制造背景下国内外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现状
   国外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较早,日本早在1990年就提出了“智能制造系统IMS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并投资10亿美元对100个项目实施了前期科学研究。美国早在1992年就开始执行智能制造新技术政策,用于提升国家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设具有适应性及资源效率性的智慧工厂。而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智能模拟”技术,将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机器人技术列入工业智能工程。因此,国外发达国家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与智能制造产业对接较早,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较为细化,课程体系较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成熟。
   自2015年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来,各地装备制造业本着“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进行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4]。全国各高等院校装备制造专业教学模式以及课程体系开始转向以智能制造为背景的教学改革,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率先进行了以智能制造为背景的教学模式探索,为全国各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四、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及价值
   本课题以模具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对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重新定位;改革课程体系,序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研究架构适应智能制造生产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以期为模具专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本课题的研究对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有以下三点:(1)智能制造背景下课程体系的改革,为我校及省市职业院校探索了对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教学改革方向及人才培养模式;(2)智能制造背景下课程体系的改革,为我校及省市职业院校进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向重新定位、变革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提供了参考资料及建议;(3)智能制造背景下课程体系的改革为我校及省市职业院校模具专业教学实施提供了纲领,为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
   五、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依据及研究目标
   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指出,职业院校要加强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以推动“中国制造2025建设规划”,“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指出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重点提升面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5]。
   本课题的研究以模具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对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重新定位;改革课程体系,序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以期架构适应智能制造生产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    六、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
   (一)明确模具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能力需求特征
   对模具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智能制造背景下模具行业的新技术及发展方向;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等方面的意见;明确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能力需求特征,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依据。
   (二)基于智能制造背景重新定位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基于模具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能力需求特征,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重新定位,制定适应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基于智能制造背景改革课程体系
   基于模具企业智能制造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变革课程体系结构,序化课程内容,减少传统基础理论课程,增加与信息化、智能化相关的课程,重建课程体系。
   (四)基于智能制造背景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
   基于智能制造背景,以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为载体,实施对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将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开放化、信息化、网络化特征融入课堂教学[6]。
   七、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预期成效
   (一)拓宽职业面向,提升就业率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将进一步开展相关企业调研,邀请企业专家进行深度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明晰专业核心技能要求,从而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为培养全面适应现代企业岗位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也将对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依据智能制造背景进行重新定位,进一步拓宽岗位职业面向,提升专业就业率。
   (二)提升教学质量,打造专业品牌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将全三维数字化设计类课程、生产方式智能制造类课程、与职业技能证书对接类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大大提升课程的品质与含金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提升专业教学质量,打造专业品牌。
   (三)服务产业发展,与企业互促共融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專业课程体系改革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毕业生服务地方汽车零部件制造、装备制造和消费电子等企业的发展;院校专业改革与地方企业发展进一步融合,将进一步形成互促共融的良好格局。
   八、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总结
   目前,针对智能制造生产模式下的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较少,本课题以智能制造为背景,对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方法等进行了改革,架构了对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完整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了教学课程体系,为同类院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了方向[7]。
   参考文献:
   [1]王天凯.牢牢抓住创新驱动加快推进纺织产业升级转型[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1-5.
   [2]段宜学.智能制造与职业教育发展[J].商品与质量,2015(41):259-260.
   [3]肖志余.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3+2招生教学衔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7):260-261.
   [4]韩志.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9.
   [5]邱福明.高职专业群与产业链协同创新的价值与路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0(8):1-5.
   [6]师慧丽,张文娟.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7(1):90-94.
   [7]戴勇.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5(5):1-3.
  ◎编辑 薛直艳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社会大发展、大进步的过程中,国内外多元文化的碰撞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各个国家的不同文化逐渐深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此外,一些不良的思想和信息传播到大学生群体,也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产生影响。这样的情况下,多元化的思潮对高校党团建设研究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多元化背景下不断地加强高校党团建
[摘 要] 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目前融入高校党建工作中,仍然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对高校党建工作与红色精神的联系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红色精神和高校党建工作融合中的主要问题及融合路径,以期为高校党建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 键 词] 红色精神;高校党建工作;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 师范生的培养对于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面对当前师范生存在的性别比例失衡、教育情怀浅薄等突出问题,宜结合当前的新高考改革予以解决。新高考改革下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选科策略和职业规划。因此,高校需要与高中密切合作,贯通人才培养与选拔的一体化,切实培养好、选拔出一批真正适合教育行业的明日之师。  [关 键 词] 新高考;师范生;师范教育;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摘 要] 教学质量对一所高校来说至关重要,随着高教改革的不断发展,如何保证、评价并改进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院校需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但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内部质量保障系统不够健全,需要加快建设,不断改进和完善。  [关 键 词] 质量保证体系;诊改;现状;启示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
一个成功的学习者具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和具体的学习指导是互为表里的.从学习风格的两个层面上来说,国家开放大学的学生在接受信息方面好于书本的具体知识,而在知识加
教育体制改革对各个学段的教学体系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得到广大教师的深刻重视.在高职院校会计专科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适当
[摘 要] 中医药高职承担着培养医护、医药高素质全面技能性人才,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在高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中采取“深度”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学生掌握扎实牢固的医学基础知识,而更注重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同时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成为乐于服务社会的综合型人才。  [关 键 词] 立德树人;高职护理生化;深
[摘 要] 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课程近半年的教学过程中,在消化与吸收这一章节,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渗透了学习通的在线教学模式,在这次线上教学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课前精心准备,在学习通上传资料,明确学习任务;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督促学生在线学习;课后采用多种方法,评估学习效果;对于部分难懂内容,还是由老师讲解;设计有趣的课后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我国迎来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学与信息的关联越发紧密,对于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求也越发严格,因此主要研究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高校的信息化教学现状,以及高校如何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不断优化教学,开展教学创新,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从多方面入手分析高校信息化教学的提升方法,期望能够有效助力教学信息化2.0时代高校教学改革。  [关 键 词]
[摘 要] 教育部对高校本科教育日益重视,并提出了加强“金课”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案和手段,切实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面向新时代教育理念创新要求,以大学商务英语课程为例,结合教学实践,系统设计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体系三个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模块化探索,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和商务实践胜任力。  [关 键 词] 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