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教学,铸就语言表达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sh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州市蒲鞋市小学,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师生对童话教学越来越重视。尤其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童话故事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成效并不如人意,没有将童话故事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在对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的意义与价值进行重新定位的基础上,以人教版一年级童话故事为例,探讨了当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的优势与不足,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以形象思维为主。童话故事中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形象比较简单、生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因此,童话故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接触、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获得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欣赏能力的提升。
  另外,据笔者了解,传统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从拼音和识字入手。但是小学生入学前的识字量却存在很大的差距。一些早教抓的比较严格的孩子在升入小学前就已经能认识上千个汉字,而识字少的学生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小学生的识字量与语言发展能力是脱节的,很多学生学习汉字只是量的积累,并不会灵活运用。如果小学阶段的教学以最基本的拼音和识字入手,也就意味着识字量比较多的学生要花一个学期乃至更长时间去做重复的“无用功”。这种学习上的“停滞”很有可能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童话故事教学可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拾级而上,在无意识状态下掌握更多的汉字,并且获得语言能力的提升,可谓一举两得。
  二、透视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讲、读、演”三步走教学策 略——以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为例
  《老鼠嫁女》是一个诙谐幽默的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鼠爸爸为鼠女儿寻找最伟大的夫婿的故事。教材中的这个故事以连环画形式呈现,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教学生听故事、讲故事的本领,并通过演故事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第一环节:讲故事。教师可以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完成故事的讲述,让学生对故事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用多媒体或纸质图片的形式把鼠爸爸给鼠女儿选择的几个最伟大夫婿候选者(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和猫)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思考这几个候选者都有什么伟大之处。
  学生1:太阳能够带给我们光和热,太阳最伟大。
  学生2:风最伟大,风能刮倒大树、刮倒房屋。
  学生3:猫最伟大,猫会抓老鼠。
  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第二环节:读故事。在童话故事教学中,朗读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之一。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对故事主题和内容的理解会进一步加深。教师可以将故事文本附在连环画下发给每个学生,练习对话朗读。根据故事中的人物设置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8人,分角色朗读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用语言、肢体动作以及眼神表现出来,达到眼、嘴、脑共用的效果。
  第三環节:演故事。小学生表现欲比较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表演的舞台。比如:为学生布置一个课外任务,让学生自由分组,共同交流和思考,为故事增加情节或人物,然后以演童话剧的形式把经过加工和完善的故事演出来。有的学生认为老虎最厉害,可以把老虎列为最伟大夫婿候选者。有的学生说故事中的鼠女儿不应该让爸爸掌控自己的婚姻大事,自己可以出一些题考考这些候选者。在“改编”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并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融入故事中,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和自信心如同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助推剂”,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得到快速提升。
  三、充分发挥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作用的措施及建议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在童话故事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童话教学课堂变成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知识、拓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让小学生在童话故事世界中自由徜徉。比如:教师在童话故事教学中要尽量避免道德说教,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思考。也不要让学生去总结所谓的中心思想,发表自己的心得感受。对于小学生来说,每一个童话故事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里面充满神秘未知的东西。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索这个未知世界,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
  (二)丰富教学方式及手段,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以听、说、读、写为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带有明显的“灌输”性质,教育目的性太强,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应该广泛涉猎教育学、少儿心理学等各方面知识,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需求,进一步改进和丰富教学方式。比如上文提到的演故事,让学生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把故事“演”出来,或者玩故事,根据故事内容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
  四、结语
  总体上讲,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童话素养还有待提高。大部分教师按照传统讲授课文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故事内容,导致学生主体性的丧失。因此,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策略优化的关键是重新定位童话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把枯燥的拼音、汉字教学转化成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迪.浅谈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1).
  [2]蓝龙姣.浅谈对小学语文开展童话创新教学的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15(10).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赏析】《燕子来舟中作》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极写漂泊动荡的忧思,看似咏燕,实是慨叹诗人的茫茫身世。此詩是杜甫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一篇诗作,已经淡去了早些年强烈的时代和政治主题,而弥漫出一片萧索、苍凉、悲怆的身世之慨。首联点明时间并引出所咏
(浙江省宁波市孔浦中学,浙江 宁波 315021)  【摘要】想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人类开展一切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从人类进步角度分析,想象力甚至要比知识更加重要。相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对学习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通过合理以及灵活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激发自身的想象力。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学生想象力培养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教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中生课外阅读随着各种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学生渐渐湮没在快速浏览、快速阅读当中,传统阅读教学已不再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信息时代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一是学校与家庭并行,共建课外阅读平台;二是共享与互助融合,打造虚拟阅读共同体;三是点拨与引导交互,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信息时代;指导
【摘要】送别诗是唐诗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笔者尝试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送别诗整合教学,让学生对送别诗这类题材形成整体的认识。  【关键词】送別诗;整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7-0067-01  【本文著录格式】汪婷.别意与之谁短长——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送别诗整合
【摘要】语文就像开篇的“混沌”一样,有着自己的特点和状态。我们要准确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总结规律,引一米阳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给他们提供动手动口的机会,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探索规律,引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让课堂里有学生发问的声音,讨论的声音,思想的声音,研究的声音。打造生命高效课堂,构筑亮丽的课堂风景线,形成别具一格的教学特色。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效率;探究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
【摘要】《家乡文化生活》属于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它包括三个任务: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本文结合苏州特色文化,通过三个活动:寻访手艺人,寻访美食,寻访“我”的村庄,引导学生参与到家乡生活中去。  【关键词】家乡;苏州;调查;寻访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5-057-0
【摘要】“学本课堂”需要我们高段语文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超越教材、整合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文本特点,引导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感受体验。本文按照对“点”的理解、对“练”的操作、对“学”的思考等三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高年级语言训练的重要性。立足教材,找准语言训练点,有效地落实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值得高年级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高段语文
【摘要】七年级“部编本”教材增加了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融入和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本文通过对七年级“部编本”综合性学习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分析,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拓展和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加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七年级;“部编本”语文教材
【摘要】想要打造语文学习高效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师就要有意识地改变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该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提高写作能力,并在练习中逐渐形成独有的写作思路。那么该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  【关键词】有效课堂;学习兴趣;思维想象  【中
【摘要】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面临人文性缺失的困境,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学内容的工具化、语文教学评价的标准化和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不足,原因主要有教师自身素养不足、中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应试的负面影响。为重塑高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教育实施者要建立新型的教育观,提高自身的素养,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管理者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