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宁波市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来源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宁波市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成绩巨大,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宁波快速的经济增长中,宁波职业教育为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智力支持。目前,宁波共有高职院校6所,其中,国家示范高职1所,省级示范高职1所;高职高专学生共有5.46万人。宁波共有中等职业学校39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1所,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0所。从宁波职业教育这些年来取得的成绩看,一是政府政策导向明显,出台了全国第一个“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最先制定落实了高职院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并逐年提高。二是院校设置日趋合理,中等职业学校经过布局调整后,39所学校分布在宁波不同的区、县市,职业教育全面发展格局更加合理。三是示范学校、品牌专业建设成效显著。重点支持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和省级优秀高职院校建设,均给予了经费配套支持;宁波中职在“依托产业建专业,建好专业促产业”思路的引领下,首批就建设了30个品牌专业、20个重点发展专业和22个实习基地。四是人才培养贡献能力增强。高职教育对宁波50%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几年,宁波职业院校就业率均在95%以上,高职院校毕业生总量占本市高校毕业生总量比例近50%,且有40%以上的人在宁波本市就业,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满意率在90%以上。宁波市通过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型、技术型人才,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推进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宁波的职业教育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如:财政投入激励职业院校改革的导向作用不够明显;高职教育经费绩效管理需要加强;对以校企合作、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贯彻还不够坚定有力。在如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确立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等方面还需要做大量工作;在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打通学生成长成才的“立交桥”通道,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五对接”,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政策等方面仍需努力。
  “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是当前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最大挑战,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点;与此同时,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学校必须坚持育人为本,为学生的职业发展、人生幸福奠定基础。因此,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谋划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必须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面对新的形势,宁波如何保持这种领先地位,需要加快区域统筹,发挥地方基层和院校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争创“三个领先”,即在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上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在构建和完善区域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方面力争全国领先,在推进和完善职业教育法治建设方面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力争在职业教育重点改革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成为全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一、在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上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继续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加强财政绩效考核导向
  宁波市地方政府在对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方面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日前,财政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 》(财教〔2014〕352号),明确提出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和职业教育“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地方是建立完善所属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责任主体。
  宁波市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在坚持政府投入作为主渠道同时,也要防止财政“大包大揽”,充分考虑宁波市民营经济发达特点,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多元投入,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采取直接投资或捐赠等形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增长。
  目前,中央财政职业教育投入已呈现“需求倾斜”特征,例如国家近日下达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提出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以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要求;要支持在区域内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学校,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为此,在注重公平的同时,宁波市地方政府对职业院校的投入要进一步体现改革和绩效导向,要有利于引导和促进职业院校注重加强内涵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向改革力度大、办学效益好、就业质量高、校企合作紧密的院校倾斜,要向宁波市产业转型升级亟需的专业(所在院校)倾斜,引导职业院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要防止出现吃“大锅饭”和盲目扩招的问题。加快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促进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改革和办学条件的改善。
  二、在构建和完善区域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方面力争全国领先,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和产业转型升级用人需求
  1. 构建区域内畅通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是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和产业转型升级用人需求的不可回避的工作。搭建“立交桥”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桥梁课程”建设。尝试在高职院校部分专业试行长学制。把打通职业教育“断头路”作为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目标是不合适的。包括目前中职与高职“3+3”分段培养、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3+2”分段培养,这种一个专业班级整体建制的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实际上容易搞乱中职和高职自身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系统设计。应该给学生或部分学生深造、上升、转换渠道的途径多样化很必要,但要靠“立交桥”的制度设计,而且要个性化、弹性要求,学生个体自己可以并有机会选择。但中高职学校为这些学生的服务不能影响自身总体培养目标和定位的设定。
  “立交桥”的概念明确提出的权威文件是1985年5月27日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逐步建立起—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不同教育类型的实质是课程结构体系的不同,当某些学生要从一个体系向另一个体系转移之前,都要首先通过类似“立交桥”的方式来实现。但是,过去这种“立交桥”的提法往往只强调了两种不同课程体系之间可以沟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却忽略了建造立交桥本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现在应该强调的不是不同课程体系之间的“立交桥”搭建,而是建设有助于学生从一种课程体系向另一种课程体系过渡的“桥梁课程”。例如在德国,双元制职业学校毕业生如果要进入普通大学学习需要到普通高中补修几门基础文化课程;同样,普通高中毕业生如果想进入过去的“专科学校”(FH,即现在的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学习,也需要补修几门相关的专业课程,承担此项任务的学校可以是“技术高中”,也可以是FH。也就是说,在德国,两种类型高等学校之间的沟通是有一定“门槛”的,跨过这道门槛的能力来自于“桥梁课程”。同样,比利时也规定职业学校毕业生不能直接进入高等教育继续学习。如果希望就读高等教育,则需要参加一至两年的衔接教育课程,以补习充实基础知识。但是在我国很少提及“桥梁课程”建设,甚至连“桥梁课程”这个概念都很少提及。如果没有这样的“桥梁课程”,或不进行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准入制度设计,强行沟通的结果不仅不利于转移后的学习,也使转移前的教学计划难以制订,因为一个教学计划要同时适应不同的课程体系即不同的教育类型是很困难的。
  在浙江区域内,要充分考虑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老百姓希望子女接受高层次、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更要考虑企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整体提升区域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层次,重新布局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层次、门类结构。坚持有利于突出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特别要防止出现高职院校举办普通本科院校的“升格”冲动,坚持类型,把握方位,各安其位。
  为此,当前推行联合招生、分段培养,采取专业连续、学制连续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慎重研究。对高职院校来说,最可行的方式是实行四年制长学制,这比高职独立承担的与应用型本科联合培养更合适,也比前面所说的中职与高职、中职与应用型本科、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分段培养合适。建议围绕宁波市内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化工等产业转型迫切、产业集中度高、人才层次需求提升明晰的专业进行四年制长学制试点;试点专业一定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选择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企业需求明确、人才培养成效好的专业进行试点。前期最重要的是对宁波市现有中职以及高职、地方本科等本专科层次的应用技术类高校准确定位,实现本区域内的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对接。
  还要关注和研究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学分的积累与转换,探索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制度和办法。“多种学习成果”包括全日制学习成果、非全日制学习成果,还包括非学历学习成果。
  2. 系统设计与整体推进宁波市区域内的中高职衔接工作,实质性推进区域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联合办学。高职院校的这种衔接“引领”应当具有“硬性”的政策规定,确保能科学选择、慎重确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针对中高职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等长期存在的中高职衔接管理难点问题,推进中高职衔接的招生方式改革和教学管理改革,制订出台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连续性培养。
  推进高职招生考试改革。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通过改革考试招生,把适合的学生吸引过来,绝不能再沿用过去那种考语文、数学、外语的方法,考试招生政策没有制定好、执行好,不仅很难选择到适合高职的学生苗子,更严重的是将对中职发展形成冲击,会把职业教育引向升学教育,走“回头路”,把职教战线十几年成果毁于一旦。因此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学生,一定要注重考技能,营造就业能力越强,拥有的继续教育机会越多的职业教育文化氛围。
  3. 改革宁波市区域内的高中段教育的制度安排。目前义务教育之后的学校制度安排基本架构泾渭分明,一方面是普通学校,另一方面是职业学校。现在倡导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强调人人都应该既掌握普通知识,又具备职业素养的教育理念,在这种学校制度安排下是行不通的。
  从目前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企业技术能级提升要求和老百姓收入水平及需求看,可以考虑在部分区域、部分学校将目前分割的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整合成综合中学,探索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会贯通的现代学校之路。英国的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曾经分轨,二战后花了几十年时间,将原来分割的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整合成综合中学。以台湾为例,台湾的综合高中兼具高中、中职的教育功能,提供学生本位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辅导工作,加强学生的基本学科能力,提供多元课程并开设众多选修科目,重视课外活动。高一以学习基础学科及通识课程为主,高二进行试验分化,依据学生性向和兴趣进行弹性选择。高三进行分化,朝学术导向发展或职业导向发展,也可综合前两类发展选课,以达到个性选择的目标。
  4. 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职教师资队伍,建立起宁波市职业教育专业课师资来源多渠道制度。通过制定灵活的编制政策和录用条件,鼓励职业院校聘任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等担任专、兼职教师。努力使行业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成为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的重要来源。
  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完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对职业院校急需的高端人才在编制、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支持。
  5. 给予宁波市区域内民办职业院校更多扶持。宁波市民营经济发达,民办教育起步较早,但是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不高,如何促进区域内民办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加强政府引导,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理顺管理体制机制,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市场环境。
  使民办各层次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依法享受相关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在设置标准、准入审批、督导评估等方面,与公办职业院校一视同仁。健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支持独资、合资、合作举办民办职业院校;加快民办职业院校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社会力量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支持社会力量以购买、承租、委托管理等方式改造办学活力不足的公办职业院校,探索所有制不同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将民办职业院校学生与公办职业院校学生同等纳入国家助学体系。   中央财政近日下达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已经开始兼顾符合办学要求、教育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民办中职学校。
  6. 理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教育部门主管和人社部门主管之间的管理体制,力争在宁波区域内打通职业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渠道,建立“双证”融通机制。在本区域内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管理体制问题,重新定位地方政府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职能,将其主要职能定位在负责制定职业标准、对不同级别的专家进行分类管理。将职业技能鉴定权落实到各行业的专家手上,彻底改变“以考代评”现象。
  宁波市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形成合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合作建立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合作组织实施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计划,健全职业培训标准,改进政府购买成果机制。合作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计划、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计划。合作组织实施面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合作组织实施军地两用人才,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合作支持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基本消除劳动者无技能从业现象。
  7. 建立健全宁波市职业教育督导评价制度,培育扶持真正的第三方教育机构,建立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贡献率和办学效益为主要指标的效能评价体系。建立宁波区域内动态的专业管理机制和开放的专业监控反馈机制,发挥行业组织在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方面的职责和作用,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
  健全多形式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吸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评价,委托第三方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调查,共同对区域内的产学融合、校企合作进行绩效评估,并根据评价结果对优惠政策、资金使用进行调整,同时将考核结果纳入到相关部门、职业院校领导班子考核中,逐步建立起“育人为本、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8. 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逐步实现全覆盖。推进网络课程、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数据交换平台、共享数据库建设,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信息化。加强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项目教学等深度融合,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实习实训方法,提升实习实训的效果和水平。大力推进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教材与技术的深度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分析,促进专业调整与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9.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宁波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必须加快。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引进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资源,开发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国际化高标准课程,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进和管理,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师资源、教学方式等方面逐步实现国际化发展。
  三、在推进和完善宁波市职业教育法治建设方面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推进以地方立法的形式保护与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
  1.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最核心的性质、最重要的灵魂,也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路径,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法律的保障,校企合作需要法律的支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宁波市走在了全国前列。2009年3月1日颁布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国内第一部专门针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2012年2月1日正式实施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为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贯彻落实《条例》及《实施办法》基础上,如何深入推进和完善宁波市职业教育法治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对职业教育发展各方主体的责权要求和具体规定,有利于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依法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实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制度化、常态化,这是深入推进宁波市职业教育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2. 加快落实《条例》及《实施意见》,调动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明确办职业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企业的责任,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制度安排,强化企业参与制度。例如,将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建立政府购买企业职业教育成果制度。落实行业和大型企业举办、中小微企业参与举办职业院校的鼓励政策和法律地位。落实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岗位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落实企业向职业院校提供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课程开发中心。支持建设一批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促进企业价值不断提升的教育型企业。
  推动企校联合研究应用技术和项目合作。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兴办技术创新机构,合作组建产学研联合体。中小企业可将研发基地、中试基地建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在大中型企业分批建立职业院校教师顶岗实践基地,接收一定数量的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落实建立教师流动工作站制度,推进规模企业设立职业名师工作站,推行名师带徒制度,创建技能名师工作室,为职业院校教师顶岗实践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提供便利,提高企业技能人才整体水平,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推动企校联合开展职业人才培训。推进企业依托职业院校进行在职员工培训,高职院校开展订单培养、企业吸纳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并按照一定比例接受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地税部门依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3. 依据《条例》及《实施意见》,着重推动企校联合落实顶岗实践实习任务,切实落实职业教育以育人为目标的企业实习实训环节,保证教学质量。例如,推进落实规模以上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数,推进落实企业在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时向学生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做好学生实习实训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等工作。重点建设好与本地优势产业对接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一批对接地方产业的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示范基地,满足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实习实训需求。
  落实学生实习责任险,明确财政承担、学校承担的比例,形成“实习前有专门培训、实习中有过程管理、出险后及时赔付”的风险管理制度。落实保险的责任主体和约束、处罚的政策性措施,切实做到保险经纪公司、保险承保公司、实习学生、相关学校和企业都分别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4. 推进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推进职业院校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推进校长聘任制改革和公开选拔试点。坚持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探索民办职业院校独立董事(理事)制度,完善校长选聘机制,依法保障校长行使管理权。
  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两个方面。不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而要求社会重视你,希望考生蜂拥而至,无异于痴人说梦。试图通过建立与普通教育一样的层次体系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同样于事无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政府部门明确改革和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同时放手让基层去探索和创新,真正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强大的创造力在基层,在学校,而不在上层,更不在少数专家。
  (责任编辑:程勇)
其他文献
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为了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学院实施“三名工程”,以名专业、名课程、名课堂建设为抓手,通过5年左右时间,重点打造3 个以上国内有影响力的一流专业,建设一批特色名课程,开设一批教学效率高、深受学生喜欢的名课堂。  名专业不仅代表了学院专业建设的高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了学院的办学水平。因此,名专业必须是大家公认的办学水平高、服务能力强、
期刊
刚刚过去的2014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努力培育学生工作品牌,不断提升服务学校发展的能力。  “思源基金”慈善育人新模式,已成为塑造宁职学子“阳光、自信、励志、奋进”的文化育人品牌。2014年9月, “思源基金”项目获得中华慈善总会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慈善育人,爱心传递”案例获2014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成果展优秀案例”。  以“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
期刊
如果把一所高职院校比作一艘扬帆远航航船,党委就是引领学校发展的旗帜和灵魂,而院长则是指挥这所航船克服艰难险阻,破浪前行的船长。要完成这个使命,院长要时时处处贯彻落实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学校各项工作聚焦学生教师的发展;要按照高职院校办学规律,建立全方位合作办学体系,为学校发展不断注入地方、企业、国际和校际资源;要按照学校章程,以教学为中心配置办学资源,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激活二级分院办学主动
期刊
党的领导是引领一所高职学校发展的旗帜和灵魂。党委书记作为党委一班人的班长,则要时时铭记党的宗旨——以人为本,处处体现实干强校。  在治理一所高职院校中体现党宗旨,必须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和各项工作当中,贯彻落实以学生就业发展、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当前,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身作则并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学生、密切联系教师,和他们交心,时刻知道他
期刊
学院党委书记毛大龙在全体教工大会上提出对外要强势推进,加强品牌建设和国际合作,保持引领全国高职的地位;对内要强化内涵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真正把理念落到实处;要用海纳百川的胸怀与和而不同的境界,形成学院统一的思想和良好的文化,共同建设与维护学院品牌,实现由优质院校向品牌院校的华丽转身。围绕学院党委提出的中心工作,学院科研工作如何开展,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扎实推进。  一、找准学院科研工作存在
期刊
一、调研背景  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埋设在城市规划道路下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等各种管道、电力、电信电缆以及地下管线综合管沟(廊)等。从管线传输或排放物质的性质来分,城市地下管线可分为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信、电力、工业和综合管沟(廊)八大类管线。  城市地下管线担负着城市的信息传递、能源输送、排涝减灾、废物排弃的功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
期刊
摘 要: 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设立的两个特色栏目为例,重点阐述其创建的缘由、创建的基础、创建的过程、创建的成效,以此说明高职院校学报要提高办刊成效,首先应当从挖掘学校本身的办学特色资源,创建特色栏目入手,在发挥学报学术研究平台功能的同时,助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报; 特色栏目; 创建;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237.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
期刊
201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工作要求,提倡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让水和人和谐相处。而目前面多量广的农村生活污水的存在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效果不理想,也成为当前宁波市(以下简称“我市”)农村地区水环境改善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为此,民盟慈溪市基层委员会对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走访了有关部门和相关镇、村,并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留学生数量也与日俱增。高职院校留学生汉语课程设置、汉语教学水平是国际交流合作、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生汉语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优化性也急需解决。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分析当前留学生汉语教学现状,尝试探索合理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课程设置模式,以期对高职院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课程设置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介绍了《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洞庭湖研究”栏目建设的三条策略:一是明确栏目主旨,构建鲜明特色。具体有:挖掘栏目所依托的学科优势;重视栏目的地域特色;明确栏目设置的主旨;突出栏目的特性等。二是调整选题范围,拓展栏目内涵。具体包括拓展栏目内涵和专题式发文两方面。三是适应发展形势,进一步彰显特色。具体有:加大栏目发文量和基金论文比;提升论文质量以扩大社会影响;增强学术研究的时代性等。通过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