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技术高校民主工作信息系统的搭建与实践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muo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民主的公平性决定了高校教师的幸福工作指数,伴随云计算技术的深入应用,在高校民主管理领域结合云计算技术转变高校民主管理模式,搭建基于云技术的高校民主工作信息系统,进一步增强高校教师民主管理意识,创新民主参与范围,优化民主管理流程,提高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效率和质量,全面提升高校民主管理的决策水平和执政能,是高校民主管理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论述基于云计算技术搭建高校民主工作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搭建需要的基本软硬件环境、构建系统方案及云迁移策略。
  关键词:云技术;信息系统平台;高校民主
  中国分类号:TP3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2-0079-02
  Abstract: The fairness of college democratic decis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work happinessindex, with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 democratic management mode in the field of democratic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build a democraticwork of University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cloud technology,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Democratic management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consciousness,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democratic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process,improve the democratic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efficiency and quality, enhance the decision-making level of democratic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ruling, democratic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subject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to build the University democratic work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the need to build the basichardware and softwar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scheme and cloud migration strategy.
  Key words: Clou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University of democracy
  1 概述
  搭建云技术高校民主工作信息系统,是高校民主党建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伴随云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入应用,基于云模式进行高校民主信息化管理是十八大以来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也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信息化水平的总体要求[1],是提高高校民主管理水平,提升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介绍高校民主党建工作的开展背景与现状、搭建高校民主工作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搭建信息系统云平台的基本软硬件环境、构建系统方案及云迁移策略。
  2 高校民主党建工作开展背景与现状
  随着高校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的推进,智能终端、云端、客户端的广泛应用,现有的高校民主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党建工作遇到了师生需求多元化服务的挑战,各大高校不得以需要再次投入大量的成本用于购置新硬件和软件服务升级等,同时对管理者又需要进行二次业务培训,熟悉新软硬件环境,周而复始造成人员在提升民主管理服务领域研究受到相应限制。如何在大数据和多元化服务背景下开展高校民主管理工作研究,依托云计算技术,以虚拟化技术为操作方法,整合服务器数据资源,建设高校民主工作信息系统云平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高校民主信息化管理有着人才和技术双重优势,提高民主党建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提升广大师生的参与率、提高师生工作学习幸福指数是高校执政能力的具体表现,在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目前,全国高校民主管理工作水平相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较滞后,仅有极少高校民主党建工作实现云模式管理,开展此课题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3 高校民主工作信息系统云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高校民主云管理模式是一种利用云计算技术,对集中在一个平台上的民主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调配管理,以服务、参与、决策支持等形式提供给高校师生和决策部门的综合服务性系统。基于云存储和云计算功能具有任意可调节性,故此,它能实现一些传统软硬件环境下难以实现高校民主管理模式,目前,各高校不同程度的都有自身的门户网站,但往往局限于学校内部的信息发布、资源共享,而且部门间信息不能实现互通和调取,交互操作等不能实现互通,通过建立民主信息公有云,统一标准,整合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共享网络服务,把高校民主化与基层意愿紧密结合、与民主管理业务紧密结合,推动软硬件资源购置成本及平台建设维护成本的降低,减少民主管理支持系统的重复建设,提升民主参与性、民主性、效率性。搭建党委、部门及教师、学生之间便捷、实时的沟通桥梁,搭建教师、学生和党委决策资源共享的“新阵地”,全面推进高校民主建设工作创新。   4.搭建高校民主工作信息系统云平台方案
  4.1软硬件环境
  高校民主工作信息系统云平台硬件基础设施环境以共享性、集约性原则搭建。主体硬件包含6台服务器、3套存储系统、2台核心前兆交换机和若干云计算机。其中3套存储系统和2台服务器为新增购置,其余可利用现有资源调配解决。见表1:
  4.2网络体系搭建
  为实现云计算,在搭建网络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可扩展性和层次性(出口层、核心层和接入层)。实现方法是将2台核心交换机作为出口层和核心层的区域整体,部署2台防火墙实现冗余连接;接入层单独设立区域。两台核心交换机间通过设置协议进行定期数据备份。为保证云平台稳定工作,核心交换机间可通过千兆网络物联,搭建全冗余式的骨干层。
  在出口层设计时,首先考虑有支持策略路由的出口设备,可通过双出口网络解决;其次在民主参与流程设计方面,提供快速简便的控制方法;第三,确保云安全,实现数据库和网络运行的简便快速存储。
  4.3云存储子系统搭建
  构建高校民主工作信息系统云存储子系统。首先考虑利用现有存储设备,如果当前存储设备不足,需要根据用户存储量,云计算存储设计目标是实现虚拟机的software和OS都在共有存储平台中,云用户需要具体应用软件可通过光纤SAN的存储结构采取高传输高存储的功能实现存储访问操作。为保证存储设备信息安全,需要对存储设备进行备份。可以采取定时等策略备份软件,实现服务器数据库和备份存储设备间数据定时更新。见图1。
  5 实施云迁移策略步骤
  在构建云民主平台过程中,作为平台开发管理者首先考虑民主管理职能分工,考虑节约成本、服务质量提升等因素,更要考虑云迁移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部门。因此,民主管理应按职能、部门、业务等要进行分类和排序,但对于局域网高性能数据传输要求较高但不允许延迟的业务部门如财务管理部门或涉及师生隐私等,不可采取云迁移策略。
  对于适于进行云迁移可采取如下步骤进行:
  1)参照高校战略规划与现有基础设备环境做好云平台准备工作。云平台的搭建与实践是一个兼具技术、资金、人员等基础设备环境和人才培训的复杂工程,高校应站在战略高度和长远发展角度制定可持续的总体规划,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做好云民主平台需求分析。高校民主管理部门就民主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民主管理职能进行客观性分析,已民主管理服务为出发点,覆盖范围为全院师生。
  3)选择职代会提案管理开展项目试验。进行云平台各项功能试运行。
  4)从提案试点到高校民主管理普遍推广。通过试点成效分析,经验总结和成功作法案例等,依据云迁移策略,陆续推广实施,并最终推动高效民主云管理。
  5)云平台开发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风险规避、信息安全、数据完整性及服务持续性等要素。因此云迁移策略在实施阶段根据人员换岗等可进行局部角色调整、功能权限变更也是设计考虑要素。
  6 结束语
  高校民主工作信息系统云平台依托云计算技术,创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新模式,体现了网络信息化对高校民主管理产生的革命性影响,该平台强化了“过程管理”,体现了“政务公开”、“民主过程化管理”,增强了民主参与、民主信任、民主理解、民主支持的全新管理格局,有效地促进了高校的党建工作,提升了高校民主管理的互动性。
  参考文献:
  [1] 戴浩.高职院校移动互联网专业“云 端”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软件,2013(5):150-152,163.
  [2] 张立平.云计算行业发展背景理解与思考[J].轻工科技,2015(1):71:72.
  [3] 陈阳.国内外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对比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77-83.
  [4] 包雪清,张文德.云计算的发展研究[J].情报探索,2011(2):100-101.
  [5] 张耀辉;陈献辉.校企合作共建高职移动互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6-68.
  [6] 王英群,赵松德.移动云计算应用开发入门经典[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7] 杨志和.一个教育云平台实例的设计与实现[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3(4):239-234.
  [8] 刘旭勇. 基于云计算的信息资源库建设[J].计算机时代,2011(12):16-17,20.
其他文献
摘要:本系统采用VB 6.0和Access 2000分别作为主要开发工具和数据库,主要实现了对学生的学籍,班级、所学课程、成绩和考勤信息的统一管理,减少了管理方面的工作量。使对学生信息的管理实现了自动化和规范化,并且在实现其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权限。系统按功能共分为五部分:学籍管理模块、班级管理模块、课程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和考勤管理模块。  关键词:VB 6.0;模块;学生管理系统 
摘要:根据应用需求,基于MATLAB GUI设计了数据格式标准化软件。首先对基于MATLAB GUI的软件设计流程进行了概述,之后对MATLAB GUI 数据传递的关键技术方法进行了介绍,结合对设计软件的主要功能的说明,分析了MATLAB GUI设计的优缺点。  关键词:MATLAB;GUI;数据格式;软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1
摘要:該文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矢量控制,针对PMSM在坐标下的数学模型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根据测量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压、转速和转子位置对永磁同步电机三相电流进行观测,最后在Simulink里搭建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模型与EKF电流观测器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电流观测器估计精度较高、运行稳定,动静态性良好。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电流观测器;扩展卡尔曼滤波  中图分类号:TP1
摘要:人脸识别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由于光照的影响导致识别率的大幅下降。针对这一情况,该文从人脸图像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算法两方面进行改进。文章首先采用了基于光照分量的算法进行人脸图像预处理,提高了算法对于光照的鲁棒性,然后提出了改进的结合了Gabor小波和LBP滤波的算法,并在有光照变化的标准人脸库上进行识别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对于变化光照的鲁棒性较高,在标准人脸库中的识别率最高可达到98.9
摘要:介绍了Windows NT平台下RootKit实现的基本原理及步骤,探讨了在Windows平台下进行Ring0级编程的实现及如何修改安全参考监视器来彻底突破NT的安全防御系统,并给出了整个RootKit的部分核心汇编源代码。  关键词:RootKit;Windows NT;Ring 0;安全参考监视器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5-255
摘要:C语言作为计算机设计的高级语言,拥有很广泛的用途,该文讲述了使用C语言如何去实现模拟一个简单的Linux文件系统,对于我们学习操作系统知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C语言;Linux;文件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4-0058-03  Linux作为全球目前最大的一个自由免费软件,是一个能够与windows操作系统所能所相媲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看电影、电视剧成为我们平时生活的一部分。但受限于网络问题,我们并不是所有时候都可以在线观看,基于此,许多人都习惯了把视频下载回来再欣赏。但对于忙碌的朋友而言,又不可能一直守着电脑下载。这个时候,离线下载就成为唯一选择。如果你计划在家里搭建无线网络,具有离线下载功能的无线路由器成为首选。为了方便大家选购,下面笔者就为读者们推荐几款离线下载路由器,并对它们进行试用体验。  推荐1:迅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教学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远程教学能够扩大受众的规模,并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因此计算机远程教学在当今社会中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及潜力。但是就目前我国远程教学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学手段还是显得过于单一,多数都是采用为受众提供视频、资料下载的方式或者视频播放的方式,学习者没有跟教学者形成一定的交流互动,缺乏沟通,导致遇到不懂的问题或存在疑
摘要:体绘制是渲染三维数据场的重要技术,可以探索物体的内部结构,相对于面绘制和切片技术体绘制能够更加形象地展示物体的内部形态,描述非定形的物体。然而体绘制算法复杂度高,数据存储量大,计算时间较长,为了能解决体绘制渲染效率问题,论文介绍了基于GPU加速的光线投射算法实时体绘制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FBO的快速混合体绘制算法,解决了体绘制图形与常规图元同屏绘制互相遮挡的问题,目前该方法已应用于三
摘要:该文根据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各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开设情况和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际提出了多种改进课程教学的方法和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关键词:网络基础;教学方法;过程学习;授课形式;检测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126-03  Abstract: This paper accor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