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名著阅读是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教学的关键,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依托。农村学生缺乏优渥的阅读学习条件,以名著阅读为导向展开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读书,是语文学科学习的第一要务和关键。基于此,笔者结合个人在农村初中学校教学中的经验,分析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和策略,供同行讨论。
  【关键词】农村初中;名著阅读;策略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是让学生变聪明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教学需要培育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现阶段的农村初中名著阅读存在浅尝辄止的现象,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此,引导农村初中学生正确阅读名著、积极阅读名著是语文教师的职责,也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名著阅读不但能普及和传承优良的传统文化,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综合素质。
  一、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第一,对名著阅读的重视不足。农村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浓厚的阅读氛围。经对班级学生的摸底调查发现,阅读过我国四大名著的学生约占二分之一,学生和家长对名著阅读不重视,导致难以将名著阅读付诸实践。除家长和学生本身的不重视外,部分语文老师对名著阅读的教学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因对教材名著节选流于表面的讲解介绍,导致学生在名著学习中只能突出名著之“一斑”,而难窥其“全貌”。
  第二,机械性作业占据名著阅读时间。初一的学生刚踏入初中阶段需要面临沉重的课业压力,各个学科布置的机械性作业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休息时间。学生没有时间和空间阅读名著,节假日和休息日也被各种各样的补课、辅导班占据,即使语文老师组织专门的名著阅读活动和竞赛活动,也难以实现其真正的价值。时间的紧张导致学生难以实现对名著的沉浸式阅读,不利于学生从名著中汲取营养和能量。
  第三,名著命题流于形式。为强化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积极性,初中语文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需要有名著考试的内容,经笔者的调查发现,初中阶段语文学科对于名著的命题存在形式主义。例如,在命题中询问学生“武松做了什么?”“武松是怎样的人?”浅尝辄止的问题导致学生难以从深层次思考问题。简单的名著命题导致学生单纯地学习名著的表面文字,对名著的写作手法和文化价值观缺乏理解与感悟,不利于对名著学习文化境界和思想内涵的把握。
  二、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策略
  第一,合理使用课前五分钟。课前五分钟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活动,安排五分钟介绍名著的主题练习活动,围绕初中阶段必读名著书目进行介绍,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名著的理解与思考。学生以学号顺序进行故事介绍,在读完名著的某些故事后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给同学们听,一个学期后,学生以这样的方式完成了对名著的“阅读”。在课前五分钟的名著学习中,学生产生了对名著故事情节的兴趣,提升了个人的听说读写能力。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骆驼祥子的阅读后,针对其中生动且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进行介绍,课前五分钟听名著和说名著的练习中,学生在摘录本记录对名著的理解,有利于后续名著阅读的深层次阅读。
  第二,制定合理的名著阅读任务。学生是名著阅读活动的主体,在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语文老师要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制定合理的名著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引导学生阅读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提供名著阅读指导,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和初中学生必备名著书目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内容介紹,学习精彩片段,以专家点评的形式提出阅读建议,进行深入探究思考,因人而异地提供阅读学习计划;二是传递名著阅读的多元方法,在细读、泛读、精读、品读中帮助学生掌握名著的主旨,在阅读名著中获得情感体验;三是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辅助名著阅读,在阅读和思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在学习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时,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制定阶段性的阅读计划,再由浅至深的阅读计划中感受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激发学生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想象力。
  第三,共享名著阅读感受。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前,语文老师先要多次阅读名著,紧跟学生的名著阅读步伐和思路,共享名著阅读的感受。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并非一天就能实现的,缺乏督促和引导的名著阅读容易导致学生半途而废,学生在阅读中容易出现问题,语文老师需要在学生的阶段性阅读后提供共享的心得平台,激励学生在共享中体验获得的新思考。例如,在学生阅读《骆驼祥子》这一名著时,语文老师可以在制定详细的阅读进度后,组织学生展开阅读交流活动。学生通过制作书签、写书评等方式对20世纪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的感受表达出来,在条理化的诠释和沟通中让学生鉴赏名著。集体共享的阅读感受能推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有利于培育学生名著阅读的探究意识。
  第四,汇报交流展示名著阅读成果。学生在阅读名著后通过多元化的形式汇报阅读成果,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名著阅读的满足感。组织汇报交流的形式是多元化的,学生自主选择汇报交流的形式以展示个人阅读的效果。一是以书写类的形式展示名著阅读的成果,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写读后感等强化学生名著阅读的情感体验;二是组织竞赛类的形式展示名著阅读成果,通过知识竞赛或辩论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三是组织表演类的名著阅读活动,围绕名著设计小品、舞台剧或课本剧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健全学生的品格。例如,学生在阅读七年级的《海底两万里》后,教师要组织多元化的名著阅读方式,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在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冒险故事中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总而言之,名著阅读对农村初中学生的性格塑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需要在名著的阅读中汲取营养,塑造人格,获得精神食粮和知识食粮,在名著阅读的实践中不断感受到经典,体会人生。合理使用课前五分钟,制定合理的名著阅读任务,让学生体会名著阅读的感受,在汇报交流中展示名著阅读成果,通过这样的阅读方式,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任志成.当前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思考[J].贵州教育,2020(10).
  [2]张雪娟.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的有效方法[J].中学语文,2020(13).
  [3]陈洁.以名著导读促农村初中有效阅读和个性化阅读[J].知识文库,2019(05).
其他文献
一、教材分析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的起始课。该单元是小学“数的运算”领域重要基础知识之一。小学“数的运算”主要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其中,分数的运算在三年级上册出现,在六年级完成全部学习内容。(如表1)  三年级学习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主要借助数形结合、直观操作,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其目的是深化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五年级系统学习分数的
【摘要】为了发挥家校共育合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分析基于疫情下特殊时期家校沟通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疫情背景下利用线上线下进行家校沟通的有效策略,破解家校沟通的低效率难题,促成家校合作以提高居家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疫情;家校沟通;策略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国。为防止疫情通过校园蔓延,教育部下发了延期开学的通知,并要求学生不外出、不聚会,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有
【摘要】当前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面对突发的疫情状况,现代网络技术在优化小学英语口语评价方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的运用的过程中由于经验缺乏,在评价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英语口语学习中,将成为当下值得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因此本文将基于疫情背景下现代网络技术在提升小学英语口语评价方式上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技术;小
【摘要】农村初中语文倡导集体备课由来已久,但由于语文教师工作量大,疲于应付除了本职教学工作外的各种任务,真正用于集体备课的精力和时间少得可怜,更不用说效果了。但语文教师工作量大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自身问题,即各干各的,孤军作战,花了大量无效的功夫,忽视了集体的作用,包括集体备课。有效集体备课,倡导要备设计、备教材、备情境、备学生、备活动,以达到最大化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尝试从策略实施方面对农村初中语文
【摘要】习近平主席于2019年3月18日在京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出了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总动员令,在2020年9月1日第17期《求是》上也发表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笔者作为一名班主任同时担任思政课教师,认为班主任应该认真学习习主席这一论述重要精神并在工作中落实当一名德才兼备的班主任,做到——以心为犁,立德树人。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学会读懂学生内心,开
【摘要】学生作文叙事就像记流水账,描写只会堆砌辞藻,抒情议论也是表面肤浅。表达缺乏文学审美,没有诗意。归因是学生没有好的写作素材,其实不然。生活中有大量的素材,如把视听觉艺术巧妙地引入作文中,文章便会富有韵味和魅力。  【关键词】视听觉艺术;灵动叙事;写景状物;情感主题  视听觉艺术是美的艺术,富有高雅情趣。诸如书法、绘画、摄影、雕塑、盆景、服装、音乐、舞蹈、朗诵、戏剧、影视等,它们形式多样、内涵
【摘要】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業技术型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创新理念,基于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基于就业,构建平面设计技术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基于双师型,打造技术型人才培养专业的师资团队;基于考核结果,构建技术型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研究  经济的快速增长,信
【摘要】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学习概念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单元学习已成为每位努力走在前列的小学数学教师的关键研究问题。每个学科的知识都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连贯性,小学数学也不例外。接受整个模块的知识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讨论了单元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重
【摘要】在近代,家庭教育越来越被年轻父母所重视,甚至出现了“胎教”“早教”。随着各种新名词的出现,却越来越让我们的家长无所适从。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的家长显然不能沿袭代代相传的传统教育方式,取而代之的新型教育方法就一定科学而又合理吗?本文试图从孩子性格方面论述如何教育孩子。  【关键词】传统教育;教育方式;尊重;激励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性格的铸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家长在打造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教育目标越来越重视高中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在我国高中教育中,生物作为重要的教学科目,为了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们积极引入了许多创新的教学策略,在生物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高中生物学科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了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同时也能够将生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笔者就高中生物教学进行全面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