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果为导向的《新能源汽车》课程改革探讨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iusca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相关专业中,基于成果导向型的教学模式对《新能源汽车》课程进 行改革探讨,以成果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导入式+校企联动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满足行业对人才需求,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新能源汽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改革探讨
  汽车自发明以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对人类的文明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随着各个国家汽车工业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全球的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使得人们面临由此带来的石油短缺和环境破坏的挑战[1]。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使汽车工业面临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新能源汽车是多种高新技术凝聚的工业产品,集汽车、材料、电子、信息、电池、电机、智能控制等学科领域和工程技术的最新成果于一体,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然而我国新能源汽车技能型人才的稀缺和质量低等问题成为了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及成功转型的重要瓶颈[2]。探索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课程改革措施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知识,对提高课程教育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1 成果为导向的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成果导向式课程评价方式的研究开始于2003年,但直到2012年成果导向教育才开始真正地走向大家的视野,2011年李坤崇在《大学课程发展与学习成效评量》著作中对此进行了概括。如中原大学以学生基本能力为导向进行课程规划,建立了“学生生涯地图机制”,以图像化呈现学生基本能力的构成,有利于考核指标的构建。中国香港地区对成果导向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早,与台湾地区同属我国成果导向教育研究的领头羊,2007年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陈正豪曾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讲话,他指出,香港大学工学院将针对工程教育发展的模式和需求,设定相应的课程体系,有目的有导向地对学生进行培养,近几年对于汽车类专业的学习产出教育(OBE)的研究也逐年增加,比如2018年山东交通学院的李方媛等人对于“OBE理念下引导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的研究中指出,利用精确的学习成果产出及评价标准,混合式教学活动助导学习,用多种多样的考核办法完成最终学习成果的评估,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2018年王雅红等人在“浅谈汽车电子专业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开发”中阐述了成果导向课程开发的模式及流程,形成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现有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删除和增加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2 成果为导向的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成果导向教育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20世纪90年代相继传播到日本、英国、马拉西亚、南非、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等地,成果导向教育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无论是50年代的泰勒目标理论、布鲁姆的掌握性学习理论、60年代能力导向的教育理论还是标准参照学习理论都是成果导向教育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2016年Janet Bettistin等人的研究将成果导向教学应用到课堂上,并对实施效果产生的导向作用进行了研究,他指出尽管成果导向教育运用涉及教育当局者、专家学者、父母、学生等多个群体,但对成功实现关键作用的还是课堂上的教师。另外在2017年Harden等人还提出了以鸵鸟、孔雀和海狸为原型的实施效果检测模型和详细目录监测清单。2011年Kennedy从政治、理论和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对成果导向教育的实施进行分析,他認为政治、理论和实践三者之间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实施,并对实施效果产生导向性作用。综上所述,国外对于成果导向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的内容多集中在理论基础、概念阐述、发展历程分析、课程发展模式研究和实施要点分析上,在这基础上有利于帮助我国教育者全面认识成果导向教育,掌握成果导向教育的实施要点。
  3 基于成果导向的《新能源汽车》课程改革思路
  将成果导向教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课程中,探索适合于学生发展,服务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考核模式,《新能源汽车》课程为交通工程系车辆工程专业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于大四第一学期,针对以往授课过程发现大多数学生课堂表现比较沉闷,并且由于大四找工作压力及毕业设计压力使得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并不重视,课堂积极性不高,因此本课题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将课程内容根据难易程度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并根据不同模块的特点给学生布置不同的发散性作业(例如模型制作、电路设计以及软件建模等),其次对学生自主完成的作业进行收集和整理形成完善系统的过程性成长资料,最后将学生学期过程中积累的成果性资料列入到课程考核中,并形成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从而提高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注重过程性考核的模式完善课程考核制度。实现有助于学生成长和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教育改革,为改善学生课堂听课效率,提高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将成果导向教育课程评价有机结合。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并布置相应的发散性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及创新能力,以成果为导向激发学生对于《新能源汽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对成果导向型课程考核模式的探索,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制度,更加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具备对新能源汽车基本构造的了解,关键技术的开发流程以及常见新能源汽车故障检测的能力,培养具有过硬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员。
  4 总结
  在本课程改革中应著名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所倡导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从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以及学习情境设计等环节,通过归纳、转换、演绎最终实现工作过程到学习过程的转换,注重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与行业发展的需要,在学科和行业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因此《新能源汽车》课程的教学研究还需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改进。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课题,课题名称: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新能源汽车》课程考核改革研究,课题编号:JGYB2019009。
  参考文献:
  [1] 袁新.构建服务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的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J],时代农机,2019.9:145-146.
  [2] 魏显昆.构建服务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的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9.18:39-40.
其他文献
<正> 加入WTO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正在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核心问题是市场准入制度和税法制度的改革。税法作为国家征税之法及纳税人权利保护之法,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中
超疏水表面是一类水接触角大于150°的极其疏水的表面。超疏水表面因为独特的润湿性质使其在防雾防冰、自清洁、防腐蚀、抗污染等领域里具有突出的应用优势。降低表面能和增
采用全波带法分析单缝衍射得出的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进行剖析。
摘 要: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具有较高水平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人才,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为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剖析,探究大学生实践教学改革模式,充分利用高校的多种创新教育资源和平台开展创新教育,从实践教学、教师培养,实践教学平台优化、创新实验与创业活动的融合等方面着手,为社会提供创新型人才。在“双创”的理论指导下,本文针对信息技术类大学生特点,结合信息技术类学科特性提出了
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解读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这一论断,旨在动员人们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从历史维度看,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
易地扶贫搬迁是贫困地区实现精准扶贫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湟源县农民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了解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对当地农民生活状况的影响,同时
摘 要:课堂教学中,现有的跨学科信息化教研融合创新应用没有达到我们的目的。跨学科信息化教研融合创新应用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组合上。因此,进行跨学科信息化教研融合创新应用策略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教研信息化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紧密相连,学习强调知识的多学科交叉应用。因此内容是较为广泛的,呈现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这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进行跨学科的融合教学。  关键词:跨学科信息化教研;融合;创新  1 跨学
从方法论角度探讨选择的哲学依据、特征和形成机制。
对预镀镍的工艺及预镀镍对重力法电镀锌层结晶形貌及织构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预镀镍改善电镀锌表面质量的机理。结果表明,预镀镍处理可以削弱后续电镀锌过程中镀层取向对
<正>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时人。出身于韩国贵族,曾受业于儒家学派的荀卿。公元前234年出使秦国,后遭李斯、姚贾陷害,死于狱中。韩非主张法治,著有《韩非子》一书,集法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