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一物理概念教学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hi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摘要: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搞好物理概念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入钻研物理教材
  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广泛应用。对于物理概念,一般都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物理基础知识教学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大纲中这些关于物理概念的精辟论述,应作为搞好物理概念教学的指南。
  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针对性分析教材中出现概念的目的性和科学性。既必须明确:物理学中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概念?概念是怎样被科学的表述出来的?它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具体的说应认真钻研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弄清与物理概念有关的物理事实(包括实验事实),既弄清物理概念的依据。第二,要明确这些物理事实提出了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既明确引入概念的必要性。第三,研究中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第四,对概念的意义要逐字逐句的推敲,从而全面准确的弄清它的物理意义,特别要明确概念的适用条件。对其中物理量的定义式、单位等也要有所掌握。第五,弄清关系密切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明确教材中的地位,它是否为重点、难点或关键。
  通过钻研教材要明确某个物理概念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处理好重点。这样,物理概念教学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有些概念虽然也很重要,但它们是在重点概念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概念,如简谐振动、交流电等,它们只能算一般的物理概念。还有一些概念,如雷达、激光等只能作为一般了解就可以了。就重点概念来说,也应进一步研究它在教材中的地位。例如,电场强度和电势是电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但是按教材要求,必修课中电场强度的要求更高些,应重点教学,但在选修教材中,由于电势对理解电荷的能量的转化规律和学好整个电学的作用更大,因此就必须把电势作为重点概念加以重视。
  有的概念直接影响到下一阶段学习,关系到对某些知识是否能够掌握,这些就是关键性的概念。教材中出现的重点概念,一般都是关键性概念,但有些关键性概念并不一定是重点概念,这就要靠教师在钻研教材中去挖掘。应当在明确重点概念的同时,进一步弄清关键性概念。例如"单摆"一节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单摆振动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判断一个物体运动是否是简谐振动,从而掌握分析简谐振动的基本方法。这样,简谐振动的特征式F=-kx中k的概念就是关键。正确理解了k的物理意义,就能为学好有关"单摆"的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总之,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学习大纲,领会大纲的要求,并且用大纲的精神去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这样搞好概念教学才有坚实的基础。
  二、编辑本段生动直观地引入概念
  概念引入是概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引入工作做得好,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路纳入正轨,对正确理解和掌握要领有着直接影响。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的本质抽象,它是在感知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引入概念时也应依据这一特点从直观到抽象。
  例如:在讲述力的概念时,应首先举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实例。如:①手提水桶;②马拉车;③脚踢足球;④磁铁吸引铁块等。然后对这些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和总结,得出力的定义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使学生明确: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手和水桶;马和车;脚和足球;磁铁和铁块。更应清楚两个孤立的物体之间并非一定有力存在,这两个物体之间必须发生相互作用。
  总之,在概念教学中,要针对概念的不同特点引入,或从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从简单直观的实验,或从新旧知识的衔接,生动灵活的引入概念。
  三、揭示概念的本质理解概念
  物理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只有理解了概念,才能牢固的掌握概念。而要使学生理解概念,就必须使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直观材料是形成概念的基础,但概念不能从直观材料中直接得出。必须通过学生的思维才能把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飞跃,是使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一步。为实现这一飞跃,就必须启动学生的思维。在概念教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归纳等多种,只有引导学生的正确思维,才能揭示概念的本质,使学生全面的掌握概念。例如:讲授惯性概念时,首先,从外力停止作用后的标枪、小车等物体仍能沿原来的方向继续运动这些事实出发,逐个分析,然后综合得出:运动着的物体若不受到外力作用,仍能保持直线运动。摒弃了"外力是使物体产生和维持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然后分析小车沿斜面下滑这一实验:当小车从斜面上冲下来进入毛巾铺着的水平面上时,小车通过很短的距离就停下来了;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入光滑的水平面时,通过的距离就要长的多。平面愈光滑,小车运动的愈远。对这一事实比较分析得: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减小是由于接触面对它的阻碍作用引起的。分析结果突出了"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是受到其它物体作用"这一本质,而摒弃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速度会自动减小"这一习惯看法。再在小车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和推理的思维方法,设计一个理想实验:从斜面上冲下来的小车进入一个绝对光滑的平面,由于不受任何阻碍和牵引作用,可以判断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既做匀速直线运动。突出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一本质的联系,而摒弃了"物体要受其它物体不变的作用力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错误观点。最后举例说明:不仅小车是这样,其它物体也是这样,提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防止认为"惯性是某些物体所独有"的片面认识。把上面个别现象所得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并进行抽象和概括,就能得出"惯性"的概念。
  揭示概念的本质,不但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定义、熟记定义,更为重要的是应以定义为基础,全面的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且认清概念与其它知识之间的联系。
  四、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会对概念有较全面深刻的理解。
  在概念教学中还应注意概念的阶段性。对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使学生在多次循环中加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学生掌握概念有一个发展过程。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把握教材,深入研究每个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完成中学物理概念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在文学上的修养和潜能,特别是在基础词语的掌握程度上,一般小学生还处在逻辑思维不太强的思想阶段,对一些词语没有特别的兴趣。因此,针对适应新时代小学生的新语文词语教学方法,要能够确认培养"联系生活实际"、"差异词语比较"、"词语结构形体"、"游戏培养词语学习兴趣"等能力,真正实现具有形式多样、有效技巧、丰富内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每天的学习里能快乐的享受词语内涵精髓
摘要:数学的教学工作需要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知道数学在连贯性方面的严格要求,使得每一节课程都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高中数学的安排上,一定要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精神的高度集中,并且抱着饱满的兴趣爱好去接受教学的内容,在知识的正确掌握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从多方面的角度去探索和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拓宽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使得教师的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创新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发挥,有效实现高
城镇化作为世界发展的引擎给世界经济带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言,城镇化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也为我国来带了诸多不可持续挑
【中图分类号】G633.8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化学中的实验教学,为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实验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更为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实验教学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心路历程。所以,我围绕实验这个中心进行了为期五年的研究。在我的实验教学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创设营造一个比较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电教的多功能性、多变化性、多思考性,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能动性。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激发;主动性;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随着教育部门逐步实施的新课标改革,每个学校似乎都在搞教育的改革,似乎这也是教育的一个新革命。新的教学理念和标准给高中学生和老师提出了新的工作和目标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本文从导入新课、课堂教学、多媒体使用、数学习题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引言  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从已有的生活知识、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好玩、好学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升数学素养。下面,
【摘要】:清人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要想增长智慧,提高修养,深刻认识社会,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人生态度,学习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爱国主义情感尤为重要,只有树立这种意识,才能在素质教育中使历史学科独具的学科特征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使历史教学促进人才成长。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功能;历史教学;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兴趣是保障,需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造自主学习的教学情景,依据个体发展差异和特点,对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选择。小学语文老师需明确教学目的,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并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掌握知识,树立正确人生观及价值观,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是我国母语,同时也是中国悠久、灿烂文化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