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加耕: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emosho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现年79岁的董加耕每晚都不会错过的头等大事。新闻中报道现代农村日新月异的发展的新闻,总能唤起他18岁时和乡亲们一起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回忆。去农村,是他这辈子都不会后悔的决定。
  董加耕生于江苏盐城农村,他从小品学兼优,14岁加入共青团任少先队大队长,初中毕业考进了龙冈高中,18岁被推荐入党。1961年5月,董加耕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哲学系。
  去首都最好的大学读书,是当时很多青年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董加耕却放弃了这个机会,毅然回到家乡葛武公社董伙大队第四队务农,他说:“古话说读书越多越明理,读书让我懂得了要用知识建设新农村的道理。”
  回到家乡后,公社要调他到邮电所工作,他卻发誓“决不从第一线撤退”。为表明决心,他将原用名“董家庚”改为“董加耕”,意为加倍努力耕耘。
  就在同一年,盐城遭受自然灾害,董加耕的父亲因误食了腐坏的茨菇汤而中毒去世。乡民生活的艰辛和父亲的意外离世,更加坚定了董加耕要留在农村的决心,立志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此后,董加耕被选为生产队长,他利用自己所学的农业技术,和乡亲们一道把古老的水沤田改造成旱田,秧、麦、棉、绿肥轮作,从一熟为三熟,当年粮食就获得大丰收,还让水乡第一次长出了棉花。从此,这种耕种方式在全大队、全公社乃至里下河地区都得到了推广。
  1964年1月2日,《中国青年报》刊发长篇通讯《董加耕》,并配发社论《到农业第一线是光荣的革命行动》。《人民日报》也发表社论:“董加耕所走的道路,就是毛泽东时代知识青年所应该走的路。”同年3月7日,《中国青年报》“青年信箱”栏目登出董加耕的公开信《按照革命需要决定个人前途》。
  一时间,董加耕的事迹被写入宣传画册、连环画、话剧、歌曲……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苏联、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的慕名信件雪片般飞来。而他的个人志愿,也影响了一代人的选择,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高唱着“学习董加耕,立志干革命”的歌曲,投身到上山下乡的时代浪潮中。
  然而,此后的命运超出董加耕的预料。1977年年底,回到了亲切又熟悉土地上的董加耕,好像种子回到大地,感到充实,浑身都有干劲。1982年春天,董加耕担任了盐城市郊区郭猛乡主管乡镇工业的副乡长,5年后又担任郊区乡镇企业局副局长。他一年四季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奔忙,跑基层,搞促销,东奔西走,风雨无阻。
  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的董加耕,仍然风趣地表示,自己像是黄海之滨的一颗盐蒿子,历经了干涸与洪涝,潮涨潮落后依然不屈地挺立着。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董加耕这一代青年人的主旋律,每次他去乡镇中小学做交流时,都会被问到如何评价自己的经历,他回答:“人贵有志,志贵不移,观念更新,不改初衷。”
  尽管岁月的波涛已归于平静,但董加耕身上体现出来的奉献自己、自力更生、乐观向上、实干奉献的精神,仿佛是一团篝火,时至今日依然熊熊燃烧。
其他文献
第一次读《邓肯自传》,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南京晓庄学院读书时。那时候,人们的视野刚刚随改革开放而打开,对所有新鲜的事物都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着。其中外国文学作品特别受年轻人青睐。这本书是我那些年躲在寝室的床围里,废寝忘食夜读书籍之一。  邓肯是美国舞蹈家,是世界上第一位在舞台上赤脚表演的艺术家。她创立了一种基于古希腊艺术的自由舞蹈而首先在欧洲扬名,其后在德、俄、美等国开设舞蹈学校,成为现代舞蹈的创始
期刊
最美的秋天  2018年4月,我和朋友来到神往已久的巴塔哥尼亚。这个被称作“天之尽头”的地区主要归属阿根廷,小部分属于智利。正如巴塔哥尼亚的名字——“巨人的足印”所展示的那样,它就像一只大脚,延伸到了南美洲的最南端。  我们的第一段行程,主要集中在阿根廷的冰川国家公园。为了拍摄最美的日出,我们决定提前赶到山上露营等待。营地周围的山谷秋色正浓,漫山遍野一片鲜红。更完美的是,打开帐门就能看到高耸的雪山
期刊
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校园内花木扶疏,绿草如茵,药草满园。走进江苏药学博物馆(又名中国药科大学药学博物馆),除了能闻到花香,还能闻到悠悠的药香,穿越千古,浸润人心。  千年药史,见证时代的沧桑和变迁  江苏药学博物馆始建于1936年,最初只是中国药科大学的一个药用植物标本室,8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收集、整理、扩建,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医药院校中标本藏量最大的中药博物馆。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180
期刊
这是我第三遍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仍觉不过瘾。  他跌宕起伏的六十五年,他忧患叠加的命运,他才华横溢、旷达积极的一生,林语堂一点点地推至读者眼前。他被诬陷,被攻击,被贬谪,被流放,却从未想过去伤害任何一个人。他一辈子竭力所做的,皆是好事。  苏东坡(字子瞻)才华灼灼,被赞誉为“文曲星”下凡。大文豪欧阳修读了他写的文章后,发出“喜极而汗下”的感慨,并对身边人说:“我将退避此人,为其让路,三十年后,
期刊
前阵子,我去采访一家企业的老总。走进对方办公室,没想到坐在我眼前的是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之前,我看过一些资料,得知这位老总创业短短三年,就将业务做到了国外。对方似乎看出了我的讶异,打趣说:“怎么,你该不是怀疑我的能力吧?你有疑问就尽管问。”我沉思片刻,提了一个酝酿已久的问题:“你之前跑过销售,做过代理,但都失败了,可你没有气馁,反而自己开了公司,而且做得很成功,是什么力量使你重燃信心、越挫越勇
期刊
打招呼  在超市碰见初中政治老师,我很热情地走到她面前,因为一时想不起来她姓什么,便故作惊讶地喊道:“哎?政治老师!”  她抬头看看我,扶了一下眼镜,也惊讶地说:“呀,这不是学生吗?!”  捡钱  去过桥米线店吃饭,就近坐到收银台旁边的位子上。  突然,我看到地上有50元钱,立马一脚踩了上去,假装在系鞋带,悄悄地把钱拿到手里,再从容地直起身。  这个时候,老板在收银台后面说:“小伙子,别紧张,那是
期刊
百年前,风起云天,潮涌东方,五四精神照耀国家独立、民族崛起的道路;百年岁月里,五四精神是旗帜,也是火种,播撒在探索未来的一代代青年心中。  百年来,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  不同的时代,相似的青春。每个人都从青年走来,也将永远是青年,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共同构筑成中华民族生气勃勃、高歌猛进的靓丽风景。这就注定了五四精神永恒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是可以触摸到的亲切,是薪火相传的理想信
期刊
刘绍周1914年毕业于俄国圣彼得堡大学,俄国二月革命后从事办理救济华工事务,是中华旅俄联合会(1918年改组为旅俄华工联合会)创办人。  1919年2月11日,刘绍周代表旅俄华工联合会出席莫斯科工兵代表苏维埃全会的会议,他走上主席台,热情致词:“实现国际理想的时刻到了,不仅对于西方的无产阶级,对于东方无产阶级也一样。”当年3月2日,刘绍周又以中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名义,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
期刊
在全民族抗战的浩大声浪中,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于黑夜中擎起火把勇敢地踏上征程,高唱抗日歌曲,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在烽火硝烟中不断成长,用自己的赤子之心书写华美的人生篇章。万长林就是其中一位。  万长林出生于江苏淮安,孩童时代参加过站岗放哨、传送情报等活动。1945年4月,16岁的他参加了新四军。虽然他个子比较小,但跑得很快,被挑选担任通讯兵。  1947年,莱芜战役中,18岁的万长林所在部队的四连顺利
期刊
1914年,袁咨桐出生于贵州赤水县。10岁时,舅舅张华封将他托付给好友黄齐生,并在其创办的达德学校学习。袁咨桐进校后,学习勤奋,手脚勤快,深得黄齐生夫婦喜爱。  1926年3月31日,国民党在重庆屠杀共产党人,黄齐生的学生王景任等组织了“三?三一救援会”,并发表进步宣言。目睹了这些代表社会进步的事件,袁咨桐深受影响。1927年,黄齐生先被学校解职,接着又被国民党反动派以接近共产党嫌疑等罪名通缉。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