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z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析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降低颅内压、预防感染、钙离子拮抗剂、脑细胞保护剂等临床综合治疗,对照组75例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75例加用血塞通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血塞注射液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功效,应用于治疗脑梗塞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脑梗塞的首选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脑梗塞;血塞通注射液;疗效
  脑梗塞为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其发病率居于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首位,其主要的特点为发病急骤、致死率较高,也是导致死亡的三大死因之一,治疗后常会出现失语、偏瘫等各种后遗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由此,及时、准确的专业处理是降低死亡率,挽救患者生命最重要的保障,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溶栓扩容扩张血管、改善组织代谢、控制颅内压等综合疗法,但是均未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随着对其不断深入的研究,临床报道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具有显著的效果,其从“三七”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功效,能全面改善患者缺血状态,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2]。本研究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75例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现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塞诊断标准[3],且经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梗塞,排除出血性脑卒中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75例中男性43例、女性32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2.85±9.58岁,其中基底节梗死49例、脑叶梗塞8例、腔隙脑梗塞8例,脑干梗塞3例、多发性脑梗塞7例;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4],轻度28例、中度33例、重度14例;治疗组75例中男性45例、女性30例,年龄43-84岁,平均年龄63.64±9.65岁,其中基底节梗死47例、脑叶梗塞9例、腔隙脑梗塞10例,脑干梗塞4例、多发性脑梗塞5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度26例、中度32例、重度1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临床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高度可比。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降低颅内压、预防感染、钙离子拮抗剂、脑细胞保护剂等临床综合治疗,对照组75例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次,1次/d,1周为1疗程;治疗组75例静脉滴注血塞通(国药准字Z20026438),400mg/次,1次/d,1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疗效评价标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本研究采用欧洲卒中评分(ESS评分)将疗效分为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基本痊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无伤残;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效率。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脑梗塞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常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阻碍血液地流动,血小板大量聚集进而形成血栓,导致脑部血供不足,组织缺氧,出现水肿症或代谢紊乱症,同时也损伤神经系统功能[5]。脑梗塞在中医观点中属于“中风”的范畴,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气血阻塞、脑部动脉麻痹不同,这个脑梗塞发病过程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脑部血液阻塞,由此治疗首要任务为活血通络。
  本研究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其主要成分为“三七”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其主要功效为活血清淤、顺畅脉络,现代药理学证实[6],三七含有三七总皂苷能扩张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粘度,增加巨噬细胞的功能,在清除OH-同时提高脑细胞的活性,进而降低脑缺血再灌损伤引起的卒中指数,减轻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减少缺血脑组织Ca2+含量,能保护脑缺血后海马CAI区发作性神经损伤,预防血栓形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χ2=6.0000,P=0.0143),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血塞注射液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功效,应用于治疗脑梗塞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脑梗塞的首选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楊红莉.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130例[J].陕西中医,2012,33(6):661-662.
  [2]刘俊.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02(11):90-91.
  [3]汪承.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2):5273-5274.
  [4]奴尔古扎尔·沙力.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2,(z1):255.
  [5]杨德明,冀春霞.心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11):69-70.
  [6]田中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6):20-2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25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79-02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PIVAS),我国现有PIVAS的管理模式大体分二种[1],一种为全部药师参与,另一种为药师与护理人员共同参与,两者互有利弊[2],我院PIVAS的管理模式采用的是后者,通过近六年的管理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药房出售的高危药品实施规范管理,进一步促进高危药品的管理,确保西药的用药安全可靠。 方法 详细检查我院西药房与病房区,总结分析西药房在高危药品出售、管理及用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建立规范合理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结果 西药房在高危药品管理及用药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如药品的摆放问题、警告标签的标识问题、药物的使用剂量、不良反应及配伍等高风险问题。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原则,患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79-01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塞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采用机械的方法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这种治疗方法与以往药物治疗相比具有成功率高、预后好等特点,可以挽救更多的心肌濒死患者,缩小梗塞面积。我院自2004年开展急诊PCI以来,共治疗此类患者58例,现将58例急诊
期刊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在消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探讨人文关怀如何应用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方法:根据医院消化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建立具有人文关怀特色的护理团队,通过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方案,使消化科护理工作更具规范化、系统化。选用消化科护理人员36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人文关怀,对照组实施正常护理工作。由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组长,组长的任务是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时刻站在病人的
期刊
【摘要】 在医学领域中,信息科学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均不断的增多,实现医院电子病案管理,为必然的趋势。医院电子病案管理实现了信息共享,对于医院院长,科室的主任,医院职能部门等,均可及时了患者解动态信息,经济运行的情况等。包括全院住院患者,门诊的病人,以便于决策,并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 医院电子病案管理;现状;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
期刊
【摘要】 培训对象与方法:对象为各级各类医技护药等专业人员的感染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等。方法为集体讲解、参加学术会议、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影像教育、即学即考。培训计划及内容: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培训计划及内容。培训结果:护理及行政人员院感知识及执行力度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分析:护士和行政人员的培训率较高,反映了这部分人群对医院感染知识的重视。讨论:存在问题为现行的医院感染知识学习没有系统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