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drz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人成长的一生之中,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离不开道德情感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特别注重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文章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为探究主旨,通过小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重要性描述,具体分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道德情感培养现状及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育;品德与社会;小学生;道德情感
  自古以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一直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道德的培养与情感有着密切联系,主体通过道德情感的感知体验不断将自己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结合起来,最终以道德行为的表现方式体现出自己的道德品质,在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道德情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小学生没有深刻的情感体验,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不断提高道德认知能力,进而促进自身的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
  一、小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道德情感作为小学生道德行为体现的主要内容,能够对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较大影响。在小学教学活动中,道德情感的培养对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这种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良好道德情感的培养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调动小学生品德与社会理论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兴趣不断进行品德与社会内容的学习。其次,道德情感能够加强小学生对道德的认知,使学生将自有的情感经验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在清楚明白道德准则的基础上进行道德行为的规范,进而实现道德自律。再次,人在社会中的一切行为是受情感认知影响的,小学生能够通过形成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识进行道德行为,因此,对小学生而言,道德情感的培养和认识是极为重要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产生都是通过道德情感的培养实现的。最后,道德情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起到终身影响的作用,促进其良好人格的形成。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道德情感培养现状
  1.教师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认知缺失
  现阶段虽然小学已经开始注重对小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没有耐心对学生进行品德情感培养,许多教师依旧忽略了小学生道德品质教学的重要性,这种教学认知上的缺失给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带来了困难。例如,教师往往会抱怨学生没有上进心,无法从小学生的视角对小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的道德情感教育。
  2.教师教学没有联系实际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课本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忽视了对小学生情感现状的了解,导致教学活动无法将实际与理论结合起来。对于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道德情感现状,教师常常选择了回避,这种纯理论的课程无法使小学生对品德内容产生兴趣。例如,在对小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情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以假大空的方式进行讲解。
  3.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學方式以说理型为主,这种单一、呆板的教学方式使小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厌烦感,在小学生没有产生兴趣的基础上使教学效果无法得以实现。小学生有着好动、好奇心较强的心理特征,他们对事物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4.教学活动缺乏交流
  在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一方面,教师无法将教学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教学的内容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导致学生的情感出现扭曲等现状,情感道德教育无法真正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学生一般不愿将自己的情感认知反馈给教师,这导致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无法将教师讲解的内容与自身情况结合起来,情感教学呈现出较差的效果。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道德情感培养的策略
  1.利用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情境的营造能够使小学生在增强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认真感知情感内容。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有着多样的情境设置。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实现道德情感培养。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一课进行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对交通问题产生思考,并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真正了解与交通相关的问题,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其次,通过模拟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真实感受情感。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多元化的教学设备为模拟情境的教学提供了便利。例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内容教授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及特征,在学生了解民族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现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知情感,将现实实际与课本内容结合起来,在加强学生道德认知的基础上提升道德行为。例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我们的班干部选举》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引导学生进行一次选举活动,通过与学生交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选举方案设定,在强化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2.融入情感加强情感交流
  教师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引导者,其情感态度与人文素养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在对小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培养自己的情感,以耐心的态度对小学生进行讲解,通过自身道德情感的体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培养,通过交流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认知。例如,在品德与社会四年级《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一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融入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媒体等形式的图像展现,和学生产生情感交流,在加强学生美育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提升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师只有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才能使这一内容教学达到效果。
  3.利用实践实现情感内化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情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将道德情感融入情感行为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真正将学到的情感内容融入情感实践中,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参观等形式激发学生情感实践体验,促使情感培养内容实现内化,进而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
  总而言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置是基于小学生认知水平之上的品德教育,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对小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既能够影响小学生自身的人生发展,也能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现阶段,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情感培养存在许多问题,教师要根据实际,结合学生特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情感培养,促进小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玉兰.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J].读写算(教研版),2015,(23).
  [2]林 云.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感[J].速读(上旬),2015,(9).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五爱小学)
其他文献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天祝县”)把加强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全县教育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有效手段,取得了明显成效。领导决策是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得以发
实施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方法之一内置法(built-in approach),即XBRL内置于报告流程中。一般而言,内置法要求所使用的合并/报告应用程序支持XBRL分类法。因此,转换成XBRL就成了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密切关系。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的航向并为其发展提供最根本动力,同时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父母更专注于自己的事业,隔代教养已经成为我国家庭教育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教育形态。据已有调查研究显示,隔代教养对为数众多的幼儿成长、发育乃至更长时
公司进化的大潮中,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如何进化?种种探索正给出一条条参考路径。
据调查,当前大多职高学生语文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语文是职高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一,因此,职高语文教学方法改革迫在眉睫。
"3+4",即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就是在中等职业教育学习3年,进入普通本科教育学习4年。7年学习期间,由对口试点的中职校和本科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
2008年的9月中旬,是全球经济最黑暗的时刻。打开媒体,不管是报纸,还是电视,几乎没有哪怕一条鼓舞人心的好消息。整整一年过去了,全球经济形势有什么变化?变化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全
苏宁电器从2005年到2007年,营业收入实现了1.38倍的稳定增长,在“活力百强榜”中名列第六。苏宁总裁孙为民为我们总结出苏宁保持持续活力的秘诀。近日,苏宁电器(002024)发布的第三
摘 要: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课程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是展现音乐魅力的必要条件。文章从丰富音乐课堂活动入手,对相关教学策略进行了阐述,从而为更好地教授小学音乐课程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活动;教学;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慢慢开展,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艺术类的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