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孩子生命成长中的第一圈

来源 :中国西部·教育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n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家档案】
  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两课”重点学科研究员,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哲学、道德教育、乡村教育、大学教育研究,国内知名青年教育学者。


  最近,西安某区的一些教育现象,让我的心里很沉痛。最近两个月内某区,大概有七起与生命相关的事件,有老师自杀的,有学生跳楼的。其中,有一个孩子从二十六楼跳下来,家庭条件非常好,父母亲可能也都是做生意的人,很有钱。孩子首先是在一个民办学校读书,然后转到一个公办学校,只待了很短的时间,可能不适应这个公办学校的学习气氛,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老师所排斥,后来,这个老师或者学校要想这个孩子转到另外学校去读书的时候,孩子心里可能觉得受到了排斥,在母亲或家庭没有足够的理解,这样一个对比之下,这个受委屈的孩子选择了从二十几层楼上跳下来。
  那我们想一想,我们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我们想一想这样的事情也许不只是发生在西安的某个地方,也许是发生在其他某个地方,经常都在上演类似的悲剧?这样的悲剧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呢?对于各位幼儿教师意味着什么?当然我想最直接的意味就是,要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享受人生,让人生的每一刻都变得阳光灿烂。为什么我说要面朝,不是面朝大海,而是面朝幼儿,春暖花开。那么,第一层意思就是指面对我们自己,我们要活出阳光生命,我们要努力在校园里、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之中,在我们的自我教育、生命成长的历程之中,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健康更健康,阳光更阳光,充实更充实。
  有人认为,幼儿教师是孩子们生命中的第一个、第一批重要的人,我认为应该说是第二批,第一批是父母亲,幼师是第二批使他们走向社会的重要他人。教育学中间非常强调这个“重要他人”。幼儿教师是孩子们世界中的VIP,是不是真正地成为了孩子的VIP,不仅仅是成为了他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更重要的是幼儿教师成为他们生命中的“贵人”。说“贵人”是指珍贵的人,不是珠光宝气,不是宝物。那就是能够对于孩子的生命成长起着关键性的、起着积极影响的、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的人。我们的幼儿教师,甚至说我们当老师的最基本的一个成果,或者是我们可以拍着胸脯的一个骄傲,那就是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到80岁他还不想死,当然我们的学生到了80岁,我们自己到哪里去了?我们也不想死!就是我们的学生如何一辈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活到老。我想这就是基础性的价值,这就是教育要回归常识。这就是我想说的一个基础性的问题。
  幼儿教师工作的基本的主题出发点是什么?就是要呵护幼儿的身体,让他们的身体健康成长。与此同时,要关怀他们的心灵,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甚至可以说,那个自杀的孩子,可能在他的家里,当他出生、当他一岁两岁的时候,就已经奠定了基础。可能在三岁四岁、在幼儿园的时候负面情绪就被添砖加瓦。反过来,如果在孩子跟幼儿教师相处的日子里,能让那些有抑郁的、有自虐倾向的孩子能够跟教师多一种积极的交流,幼儿教师就是在拯救一个生命。这就是作为幼儿教师的天职,这就是幼儿教师工作的出发点,这就是幼儿教师的神圣之所在。
  作为幼儿教师,因为孩子小,最能够让幼儿教师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真实、生命的鲜活。幼儿教师教什么东西呢?真是要给幼儿教多少知识吗?我的孩子,在她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也是幼儿园在办兴趣班,学美术,然后第一次课我就去听,在旁边听了一下,这个美术老师一走上来,“今天我们画太阳,请大家画,画一个圆……”然后再画什么什么东西,再涂上几个颜色……这就是幼儿的课堂。当然这个兴趣课是另外收了一些钱,是不是?当然这位老师我也能够理解她,这也是作为她的一个谋生的方式。
  让孩子学会画一个太阳,很重要的到底是一开始就画太阳,还是首先是什么?在画太阳之前首先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观察、认识还是什么?或者说在教孩子画太阳之前首先是什么?其实,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要认清什么叫做幼儿教师,其次才是什么叫做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跟孩子交流,所以,比教知识更重要的是什么?是教育人,是教师与孩子共同的生活和交往。
  幼儿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意识到,当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当走进课堂的时候,作为老师,它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它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它首先是一种交往。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身体健健康康而心理有问题,很容易出问题。一个人健健康康过一辈子,从小就奠定了基础,小时候的发展给孩子们奠定了一种叫做生命的原型。原型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在画圆。画什么圆呢?画同心圆,这个圆是不断循环上升的。这意味着什么呢?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而言,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什么?就是他最初画下的那个圆的轨迹。一个人成为一个热情的、开朗的、活泼向上的、积极的人,就是他开始那个时候奠定的生命的轨迹。柏拉图很早就说过,一个人人生发展的方向,其实就是由最初的几年决定的。我们农村里的俗话叫做“一岁看小,三岁看大”,当然说三岁倒点迟了,到幼儿教师手里时是有点迟了,幼儿教师就是要修正这个孩子在一岁至三岁的时候,在没有进幼儿园之前所留下的那个生命轨迹之中某一些有问题的轨迹,让他们能够在人生的初期画出比较健康的圆。这样的话,他们的人生就是在这个同心圆的基础之上不断地扩充。
  这也是我们回过头来思考,这就是幼儿教师的根本价值和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幼儿教师相比较于大学教师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要重要得多。不是重要一点,而是重要得多。为什么?因为一个人有了好的早期教育,他的成长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种人生发展的自我教育的能力,他可以自学成才。人类历史上那些优秀的杰出的天才,他们不一定经历了优良的大学教育,但是他们一定经历了优良的早期教育。这就是我们讲的怎么样在人生的早期画好一个人的圆。用比较学术的话来说就叫“原型”,生命的“原型”就奠基在人生的早期。
  人生的发展虽然走得很远,柳青的《创业史》中间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的时候就那么几步。”真的是这样的,当然他更多地说的可能是成年期。当然我们可以借过来说,一个人的成长,关键的其实就是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入门的时候的那几步。一个孩子可能生下来碰到好的父母,这是他的荣幸。当然,所谓好的父母并不是有钱的父母。没有好的父母,如果能有一位好的老师,那真是他一生的福气。所以,我一直重申,期待幼儿教师成为孩子生命中的珍贵他人。因为现在幼儿教师看不到,也不知道哪个孩子更需要他。这意味着什么呢?当幼儿教师面对十个孩子、二十个孩子的时候,教师就要像面对一个孩子一样,对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尽心尽力,拿出教师对职业的热忱、對职业的态度。并不因为这个孩子比较丑,这个孩子是来自于弱势的家庭,教师就对他另眼相看,恰恰在教师的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孩子。
  有一次到一所学校里面去,我看到了那所学校里面挂了一张很长的条幅,那张条幅上面写着:欢迎来到某某地的农民工子女到这里幸福成长,快乐学习。从楼顶一直挂到楼底。从表面上看学校是在关心他们,但是学校是在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在关心学生呢?居高临下,学校是站在政治正确、是站在贯彻“三个代表”的指示层面上来关心学生,而不是站在教育和学校的立场。站在学校的立场、站在教育的立场、站在教师的立场,来到我们学校的每一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叫做什么?叫做学生。或者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儿童。他们不是农民工的儿女,他们身上没有贴一个标签。所以,来到教师面前的每一个都是孩子,都是天使,都是上帝在人间的使者。
  当幼儿教师怀着这样一种心态,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价值就会大大地增强。也唯其如此,教师才可能真正成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其他文献
2014年3月,梁小红和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其他数百名初三学生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初中未毕业的他们,未参加中考,直接走进了陇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大门。  四川省仁寿县等地的家长称,今年6月才该初中毕业的部分孩子,被学校提前“分流”送去读职业中专,家长们不情愿,却被学校告知:不在职中读满一学期,就拿不到初中毕业证书。  近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一些学校开始动员部分初三学生和家长,在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没有希望的情
期刊
宁波市仁爱中学的刘波老师可谓是阅读达人,一直以来光顾他的博客,得知最新教育动态,推出的新书及时购买,汲取正能量时刻伴随左右。当从博客中得知他的最新力作《教师阅读力》已上市,便立即购得,此书从“教师要成为真正的阅读者”“阅读是成长的必由之路”“推进教师阅读的路线”和“读写结合加快成长步伐”四个方面,探寻教师阅读之道。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曾是对教师普遍的描述,但是,如果仅仅燃烧了自己,却没有新能
期刊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了很多次,最近又重温这本书,我越来越觉得雷夫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普通教师,他和我们一样会为僵硬的教育体制而烦恼,会为学生而焦虑,为简单的教育方法而担忧!重读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教师要——把握当下,做好本职。  教师不应该在体制下抱怨,而是要有带着脚镣跳好舞的精神  从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可以发现:美国的教育环境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也并非那些走马观花的人去美
期刊
2月  教育部今年将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争取把师德考评“落到实处”。对于教师队伍中有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的,发现一起、查處一起,绝不姑息。  4月  高玉华、陈萍、田霞、陈晓倩、廖智……一大批用大爱和责任构筑起新时代教师精神支柱的英雄,给芦山地震灾区的阴霾增添了一抹抹亮色。  9月  3日,教育部制定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实行师德一票否决。破除教师终身制,到2
期刊
今年,“教师虐童事件”“禽兽校长”“论文作假”等一系列跟教师有关的丑闻一次又一次不断地刺激着公众的敏感神经,把“教师”这个曾被推上神龛的职业拉下了神坛。也因此使所有的教师被陷入了深深的舆论的漩涡,继“医生”之后成为人们又一个讨伐的焦点。  早在今年二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就表示,教育部今年将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争取把师德考评“落到实处”。希望探索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
期刊
年末岁首,时间走过2013,教育又走过了一年。这一年,是中国教育里程碑式的一年。这一年,在教育领域发生了太多值得关注的事件,或是国家,或是集体,或是具体的个人,都在影响着教育生态变化,影响着教育前进的路径,给人们带来有关教育的思考。  翻开2013年的教育日历,你会发现有许多教育事件,或学生或教师或家长或社会,都给我们带来了思考,李某某事件、虐童事件、“禽兽校长”、中高考淡化英语学科、高考一年多考
期刊
天津吴奇:基础教育要为儿童的成长留白,要使儿童拥有持续学习的兴趣,真正着眼于学生步入社会所需要的能力。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又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且人的个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容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是让人的一切天赋都得到充分发展,就是使自己先天的和后天的各种能力都得到自由发展。尊重儿童就得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
期刊
多年前,在我的家乡有这样一个风俗:一遇喜事会有众多乡邻到新房“看媳妇儿”。说是看媳妇儿,其实是看人家的嫁妆,重点看几床褥子几床被,以评价谁家娶的媳妇家底殷实、嫁妆丰厚。在这种以被褥为“指标”的民间“评比”中,数量固然重要,而被褥的“面子”与“里子”则是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因此,大家都会在这两方面下足工夫,好的人家不仅“面子”做得漂亮光鲜,“里子”也会用好的布料以求美观舒适,而家境稍差的只能在“被面儿
期刊
罗春燕:孤岛上无悔的驻守  四川省南部县董家小学,是一所近乎与世隔绝的“孤岛学校”,学校操场中间还有两座坟,孤儿学生在学校每个班级成为一种常态。  2009年,特岗教师罗春燕在这里埋下了教育梦想的种子,并不断地生根、发芽、生长。  董家小学400余名学生中,有近380名学生是留守儿童。大多数家长常年在外务工,有的六七年才回一次家。  罗春燕在董家的日子是艰苦的,冬天寒风凛冽,夏天经常有蛇虫光顾她的
期刊
“老师,你是父亲,让我有了聆听窗外声音的耳朵;老师,你是太阳,悬挂在我的心里……”这是教师节表彰会上,一位智障孩子献给戚荣的一首小诗,简单质朴的语言让已“知天命”的他潸然泪下。  戚荣,一身朴素的衣裳,一张平静中凸显睿智的笑脸。30年内,先后担任4所小学校长。他用点点滴滴的平凡诠释着一位师者的本色,用最朴素的方式虔诚守望着乡村孩子美丽的梦。  为学校,他匍匐而行  1989年春天,戚荣被调到张掖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