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腔·声情·歌者——中国古代声乐美学管窥

来源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fvbgtyhnm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歌唱理论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史料最早见于汉代刘德等所著(一说公孙尼子著)<乐记-师乙篇>中.元代前,未见有唱论专著,少量散见于各音乐论著中的有关歌唱的论述,却言简意赅,点论出声乐审美之精要.自元代燕南芝庵<唱论>出现后,随着歌唱理论的发展,有关声乐美学的论述愈加详细而系统化.在这些论著中,除歌唱技巧的论述外,其中涉及歌唱艺术的审美规律、准则,声与情的关系,字与腔的关系,歌唱道德,歌者声型、气质与歌曲体裁、风格的关系,以及歌唱教法学曲者的资质选向等诸多方面,内容十分
其他文献
本文归纳介绍了因特网上音乐学术信息资源的具体类型,给出了评价网上音乐学术资源的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指出融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系统方法,才是科学的评价方法。
音乐院校钢琴共同课的宗旨是提高除钢琴专业学生之外的音乐学生们整体素质的重要课程,而作为理论作曲专业学生写作的工具就尤为重要.本论文从提高理论作曲专业学生钢琴水平入
"同均三宫"是当今中国音乐史学界、中国传统音乐学界所共知的一个命题.20世纪80年代,黄翔鹏先生在<中国传统乐学基本理论的若干简要提示>1(以下简称<提示>)一文中指出:"中国
本文由一个特殊的视角出发,对长号的演奏技术从演奏姿势及乐器和身体间的角度、号嘴在唇上的位置和口缝变化、舌的吐音和右手拉动把位等三个方面之间的平衡与协调的关系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