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wreoksb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以其占分比例大、考点内容广、难度系数高占有很重的比例,导致学生在高考这部分始终得分不高。本文通过现代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的分布、现代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的特点以及现代文阅读的教学启示三个方面给予阐释,以期可以对学生高考的现代文阅读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胸藏文墨虚若骨,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看多了,你的气质自然而然地就提高,高中的现代文阅读也是如此,阅读的多了,能力有所提升,那么阅读水平就会提高。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世界最好的方式,是人与人交往的必要前提,在高考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是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高考试卷的分析,总结特点,寻求解决办法,解决当今高考过程中现代文阅读的困境。
  一、现代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的分布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是现代文阅读的两大题型。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实用类文本阅读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并且与文学类文本阅读构成了选择性答题的方式,使得学生在现代文阅读时具有很强的自主选择性。
  二、现代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的特点
  (一)具有文化内涵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选材都是文质兼美、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兼具的文学作品,提高了学生的发展,弘扬了民族的精神,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在2014年浙江语文现代文阅读通过《走眼》里面赵老板的人物性格,使得考生在做题的时候知道了为人处世的道理。
  (二)增加本土文化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通过增加本土文化,使得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生活的实际,对文中试题能够很好地理解,同时对家乡文化传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2014年重庆语文现代文阅读通过《东坛井的陈皮匠》里面的阆中古城使得当地考生的亲切感较强。
  (三)尊重学生个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本身的情感活动、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等进行自主、探究性的阅读和学习。在2014年上海卷中根据所给的解读新闻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分析下面的新闻报道。这样的出题方式表达了学生自己本身的观点,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现代文阅读的教学启示
  (一)基础扎实,注重字词积累
  “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根本,就是基础。在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过程中,字词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细翻历年高考语文试卷,我们不难发现总会有询问某字,某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效果这样的题型。例如在湖南卷2009年的时候,便问考生“句子中‘俨然’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所以学生就应该对症下药,注重字词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在做题过程中也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会体会语境,增强自己的感悟能力,了解的句子的含义。
  (二)课堂丰富,注重学习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高考试题的安排过程中,探究性阅读出现的概率几乎高达百分之百,并且分值都相对较高,不利于学生高考优异成绩的取得。课堂是学生最基本、最直接能够得以学习的地方,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把探究性学习引入到课堂,使得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和学习中就可以形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教师在教授《记念刘和珍君》这一课时,就应该针对“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类立意丰富,思考空间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们探究性的学习和思考能力。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该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带领和引导下,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自主探究的学习。
  (三)教材为本,注重科学使用
  “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这些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叶圣陶老先生如是说到道。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教材教,而不是教授教材。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我们不难发现的是虽然试题中没有我们教材上的原篇文章,可是试题中的阅读问题在我们的教材中都有所体现,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只是把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兼具的课文作为一个例子,作为一栋桥梁,从而使得学生学会阅读,也具有更广阔的学习和思维空间。
  结语
  高考承载了多少家庭、多少人的梦想和未来,一分之差就可以让前途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高中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不光是一项必考的内容,而且所占的分值相当之大。本为结合高考试卷,对现代文阅读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思考,并且提出了教师在现代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启示,希望考生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可以提高阅读的能力,更好地完成阅读相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丘天,田睿,王艳玲.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6(4).
  [2]周志红,杨举丽.新课改背景下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特点与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7).
  [3]王炜玮.2014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与思考[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5(2).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对冰浆在不平管内流动与传热的试验研究,并与清水的流动及传热特性的进行了比较,得到了流动摩擦阻力的关联式。
【摘要】语文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艺术。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如同演好一场戏,而结束语作为戏的压轴部分,虽然才短短几分钟,却是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清代李渔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恋,若难遽别”①,强调编戏、写文章结尾要清亮美约,余音绕梁,其实讲课亦然。结束语作为一堂完整语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所用时间不多,有时甚至只有几句话,却关系着整堂课的完美与否
该文研究了固液两相流高心泵磨损机理,指出离心泵内时轮出口附近的射流-尾流结构是离心泵内的局部磨损的重要原因。理论分析、试验结果及工业应用表明:平用小叶片出口角β、少
对17个株型性状的配合力及其与穗粒性状配合力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7个株型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的控制,部分性状同时受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影响。不同株型性状的GCA,SCA效应及其变异
拔丝模是拔丝工业中的重要零件,是控制拔丝精度的关键,目前一般用显微镜或投影仪检测孔形质量,检测精度低、速度慢。文中论述了用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实现拔丝模孔形全自动测量的
【摘要】语文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属于工具性、人文性科目。中学语文在整个教育课程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是学习、研究其他学科和科学的起点。在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现状与教学改革要求的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推进。笔者对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剖析,以期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效。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根据多年英语教学实践,基于现在相当部分大学生英语底子较差,词汇量较小,语法概念模糊的特点,为帮助学生较快提高英语水平,准确、灵活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章从词汇、短语、句
【摘要】语文知识和语感能力的关系是特别密切的,获得语言知识离不开语感,培养和提高语感也离不开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把学习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感相结合。培养语感,应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感知文字,在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朗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校语文课程使用的教材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第
该文推求了固液两相不稳定流的连续方程和运动方程,并采用特征线法求出了计算水击压力的差分方程。在固体物料长距离输送的管道的水击计算中,不仅考虑了固液两相流的特征,而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