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别人接受你的建议

来源 :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的公司规模扩大,我隔三差五地收到投诉,反映我决策迟缓。刚开始的时候,我有点懵,怎么会这样?直到有一天,我恍然大悟,原來员工认为他们已经把相关选择提交给我,希望我明确表态,而我却以为他们不过是茶水间闲聊罢了。员工是在要求我做决策吗?我好像察觉不出来。我以为团队成员只是在对自己手头要解决的问题发表各种评论。
  当一家企业处在快速成长期,内部的争论会让决策销声匿迹,特别是当决策的必要性都存疑时。于是,在我的公司,如果我不表态,许多工作就无法推进。
  我从这件事开始思考,人们怎样才可以有效地将意见反映出来,同时得到明确的反馈,知道下一步是努力推进,还是回过头重新规划。如果人们在工作中清楚如何沟通交流,知道采取什么工作策略,那么他们也更容易让自己的建议得到采纳。

做研究,然后定制信息


  可行性建议有一个形成过程:先研究数据,从中发现问题或机会;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条有理的建议。一旦建议得到批准,他就可以发挥领导作用,通过影响他人,来执行这一建议。(参见副栏“建议的推进步骤”)
  在工作场所中,有四类建议受众:批准建议的人,包括上级领导和公司最高决策人;未来执行建议的人,包括平级同事和广大员工。针对不同的群体,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一点很重要。(参见副栏“要提建议吗?先了解受众”)

向决策人推销自己的建议


  在找到问题或机会后,首先得把建议汇报给有权批准的人或团队。你要做的是把信息组织好。
  想让上级领导接受建议,你需要提供大量细节。要让建议获批,汇报必不可少。你的直接上级也许有决策权,也许你还需要他们将意见传达给公司的核心领导层。不管怎样,你都要让你的上级看出来你做足了功课。很多时候,你需要准备一份文件,描述存在的问题或机会,说明下一步行动的理由,附件要翔实,把建议所依据的研究及其他材料都放进去。我们采用的汇报工具Slidedocs是我们自己研发的(别人可以免费拿去用),它可以用于生成方便阅读和检索的汇报材料,而不是用于幻灯片播放。这一工具方便人们将文本和图像相结合,同时留出空间形成想法。无论你使用哪种汇报软件,信息全面、观点扎实很关键,这样才能让上级经理放心,因为作为上下级,建议的质量关乎你们两人的声誉。
  要让公司高管做决策,建议必须清晰易懂。在向公司最高领导层做汇报时,你提出的建议要有理有据,内容一目了然,方便快速切入主题。我有许多担任CEO的朋友,他们通常每月会有一天专门听取建议汇报,然后当场决定是批准还是否决,这是他们管理职责的重要部分。在这一天里,有些高管每半小时听一个汇报。如果你有半小时汇报时间,通常你只要准备好10分钟的正式汇报内容,因为领导会在过程中插话发问。许多高管能一下子大致了解你的想法,他们打断你的汇报,要么是希望你澄清那些还没看明白的部分,要么直接询问你需要他们做什么。在展示图像信息时,你还要记住高管的节奏,准备好互动目录,方便汇报稿和附件之间的切换,这样有利于呈现支持性证据。
  这样的汇报方式很有效,我可以举个例子。我在公司里组建了后备领导团队,由12位管理者组成,他们是第二梯队,负责推动变革。在一次公司会议上,我让这支团队就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及实现路径提出建议。他们做的10分钟汇报让人震撼。
  他们先是提出公司更应该走医院管理的路子,拥有一个诊断中心,然后由不同领域的专家有针对性地解决客户问题。这一思路直接针对的是团队资深成员普遍感到的难以“为所有客户解决所有问题”的痛点。“医院”的比方非常恰当,很多人立刻就有在医院大楼上下奔走,疲于应付的感觉。接下来,他们提出了6条思路严谨、步骤清晰的建议,公司下一步怎么走,如何转型,清清楚楚。
  该团队的建议最后获批了。

让实施建议的人参与


  建议获批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工作难度更大。任何建议都需要一个群体来落实,这个群体可能只是你自己部门的同事,但如果这项建议涉及全公司,针对的是所有客户,那么就需要有更广泛的员工参与。而对于不同的员工群体,你需要有不同的说服技巧。
  要让同事配合工作,你得说专业行话。你对所在部门的同事解释一个新项目时,你使用的是部门内的共同语言。那些平时工作中密切合作的人可能已经知道你提出新建议的原因,也清楚这项建议是怎么回事,而且很有可能他们还帮助你设计建议。和他们解释时,你可以用到平日里都在打的比方和惯用的缩略语。只要各种可视图像和言语表达大家都熟悉,采用任何缩写、部门用语以及相对复杂的图表都没问题。
  如果要让更多的人感兴趣,你还得动之以情。当一项建议针对的是全公司的问题,并因此成为整个企业的工作方向时,或者你的想法需要讲给公司客户或外部合作伙伴听,那么你肯定要获得更多的人支持才行。这时你可能需要一改平时的交流方式,选用一种更能打动人的方式。特别是当你的建议会影响到别人,容易遭到抵制时,你更要表现出同理心。晓之以理外,动之以情可以帮助你的受众认识到推进这项工作的原因和意义。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你需要考虑受众的认知离接受建议还有多远,在准备介绍内容时,一定要有合适的情感因素来打动人。
  我们有个客户,她是一家《财富》(Fortune)50强零售企业负责人力资源的副总裁,她曾遇到过上述问题。她入职后不久,就需要面对全公司3,000名员工发表一次沉重的讲话,主题是公司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做出改变。我们强烈建议她在演讲中谈谈刚刚入职公司时的感受,因为这是所有人共同的经历。所有人都为在一家深受顾客喜爱的公司工作而感到骄傲。即使公司在转型困境中,员工仍然渴望获得职业尊严。

领导要阐明建议和决策流程


  把建议的内容和原因说明白有助于领导快速决策,何时需要领导答复也别含含糊糊,要告诉领导如果没有得到答复的话,会有什么影响。
  回过头看,我认识到我决策缓慢的一个原因是,公司没有正式的提建议流程。员工并不知道决策程序,也不知道何时批复。公司领导可以自上而下做出改变。他们需要明确告诉员工如何提交建议,重要的决策流程应当透明,建议何时被否决也应该明确反馈。决策流程好比机械装置,齿轮组严丝合缝,如果建议的审批周期有明确规定,那么就如同给决策流程这套机械装置加了润滑油,会使决策流程运行更顺畅高效。
其他文献
组织管理包括对工作的组织和对人的组织,它在整体层面影响着人们的效率和工作的达成。如何衡量组织的合理性?或者说,在同等条件下,哪种组织设计更有力量?这时,我们便需要一把尺子。管理效率是那把最可靠的尺子。  点、线、面、体是几何学里的概念,本文借用过来分析与组织流程相关的问题。按照由小到大,从分到合的逻辑,本文将企业的运营效率划分为点效率、线效率、面效率、体效率。点效率对应的是分工效率,线效率对应的是
期刊
企业依赖数据进行生产和销售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2018年,全球市值前6位中有4家公司(亚马逊、谷歌、脸书和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利用数据优化广告的基础上。然而,数据与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企业管理者要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创造能力,就必须熟悉数据的独特属性,以及数据交換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些属性,做到趋利避害。  与资本和劳动力这两大生产要素不同,目前并没有一个透明的数据全球
期刊
在中国餐饮界,海底捞无疑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创建于1994年,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国际知名的餐饮企业。截至2019年6月30日,海底捞服务顾客超过1.09亿人次,平均翻台率为5次/天,在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100多个城市,以及新加坡、美国、韩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经营593家直营门店,拥有4,380多万会员和8万多员工。更重要的是,我们去任何一家海底捞门店,第一印
期刊
2020年,一场完全出乎意料的医疗和公共卫生危机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这就是新冠疫情。如果我们能认识到社会面对的挑战,吸取疫情的经验教训,合理利用手头的工具和技术,我们就可以规划出一条更具適应性的新路。但这将向领导者提出一系列全新要求,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  2018年,我们撰文分析了领导力的六个悖论,首次指出成功的领导者必须体现并协调一系列明显的矛盾,才能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立于常胜。当世界力求
期刊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专家们一致认为,传统思维模式和行事方式,也就是通俗意义上所说的文化,是阻碍新兴技术推动根本性变革的罪魁祸首。  但是,改变组织文化谈何容易。企业领导者常常会陷入以下兩种误区:过度依赖正式的结构性变革,或者干脆把文化变革的任务丢给人力资源部,指望着通过培训和反复强调,新口号就会成为现实。当然,这两条路无一行得通。  我在研究成熟组织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找到了更加行之有效的第三种方
期刊
“五四”青年节前一天,B站(哔哩哔哩)献给新一代的青年宣言片《后浪》在央视播出,朋友圈随即刷屏, B站当日股价也大涨5.53%。近几年来,这个以二次元视频起家的“小破站”加速出圈,以更加多元化的内容吸引更多主流人群,已成功地吸引到了阿里巴巴、小米、麦当劳、肯德基等知名品牌入驻成为UP主。从商业发展的潜力来看,B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不可小觑的后浪。  B站的发展历程就是颠覆性创新理论的现实样本。199
期刊
往每家每户的信箱里塞个促销小广告;让社区物业给每户免费送东西;到社区广场设个摊,扫码送个小礼物;在社区微信群里推送一个团购链接……  社区营销早已司空见惯。很多企业也确实利用这样的社区营销,扩大了试用人群,刺激了销售,树立了企业形象,建立了品牌意识,打击了竞争对手。  但是,随着消费者不断成熟、连锁超市和便利店大量进驻、社区竞争日益激烈、新型社区不断涌现,今天的社区已非昨天的社区,现在的业主亦非昔
期刊
“以素为主,荤素搭配”的饮食结构,是未来人类社会求存的必然趋势。因为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其生存与繁衍受到“吃对了没”“有吃的没”“吃出意外没”这三个要素的制约和影响。  首先,个体机体的健康(排除医疗水平、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外)取决于生理结构和食物结构是否匹配。总体上看,人类的生物演化史与食物的演变史是相匹配的,直到当代才出现失衡,从而暴发了许多新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300万
期刊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但让整个国家措手不及,也让中国经济体系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中小企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现金流储备不足、延迟复工、经济生活停滞、线下消费几乎完全冰冻。  在这样特殊的时刻,中小企业中的初创企业,尤其是那些高度依赖投资的初创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加巨大。即使是最激进的投资机构,也开始变得谨慎起来,因为谁也不知道,疫情会持续多久,疫情之后哪些企业能活下来。在这个时
期刊
2010年8月5日晚上11点,智利矿业部长劳伦斯·戈尔伯恩(Laurence Golborne)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一条短信寥寥数语,却让人不寒而栗:“科皮亚波有矿井塌方,33名工人被困。”69天后,戈尔伯恩站在矿井旁,和大约10亿电视观众一起,看着被困工人毫发无损地被救出。为营救下面的33名矿工,救援团队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了两个多月,但解救他们的直接责任最终落在一人身上——戈尔伯恩。他和他精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