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f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一只毛毛虫成长为一只蝴蝶的自我奋斗史与学生的学习过程非常相似。对于很多知识,必须让学生经历“痛苦”的探索、思考过程,学生思维的翅膀才会变得丰满。因此,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进而获取牢固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关键词]探究 破茧成蝶 学案导学 问题导学 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60076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天,有人发现已经裂开一条缝的茧中蝴蝶正在痛苦地挣扎,他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刀将茧剪开,使蝴蝶快速脱茧而出,但这只蝴蝶却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蝴蝶只有先经历痛苦的挣扎,把翅膀练强壮了,再破茧而出,才能飞得起来。省去了挣扎的过程看似为其免除了痛苦,结果却事与愿违。学生的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传统的“我教、你学”的授受制课堂模式,以教师传授、灌输知识为主,重学习结论,轻学习过程,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听讲和记笔记,很少有探究和参与的机会,学生在被动“挨灌”,被“灌”的知识很快就会“流”走。教师充当了“好心”的“剪茧人”,学生失去了“破茧成蝶”的过程。
  某次考试使我感触颇深,考卷中有一道应用题,碰巧是一周前学生的作业题,当时我和学生对了答案,并简单讲解了一下,结果考完后统计,该题学生答对率不到一半。分析了解原因后得知:学生考前作业太多,做作业时没有认真仔细地思考,而教师讲解时只是点到为止,过后学生没有去感悟、思考、纠错,所以才出现了这样的后果。
  学生学习需要亲身体会和体验,很多解题能力是要靠学生自己“悟”出来的。学生在“悟”的过程中肯定是要费时费神甚至是痛苦的,但如果把疑问彻底搞懂了,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程度,并转变为自己的一种能力,那么他们以后就能自觉运用该能力解决类似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无疑是高效的。那么,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破茧成蝶”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学案导学”让学生“破茧成蝶”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1]
  导学案是导学的基础,教师在课前要精心编制本节课高质的导学案。导学案一般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为A、B、C、D四个级别,其中A级为“识记级”,以知识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填写,引导学生课前预习;B级为“理解级”,围绕概念、原理的含义设置问题,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C级为“应用级”,以例题和习题的形式,对概念、原理、物质的性质进行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内容;D级为“拓展级”,使知识与社会、生活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相联系,开阔学生视野。导学案编写还应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教师可提前一天将导学案发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自学完成A级识记类填空。在课上前十分钟,教师依据本节教学重点,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导学案中的B级部分。教师及时汇总学生疑问,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精讲释疑,帮助学生掌握本节重点知识,建立本节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之后教师再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探究、教师讲解等形式完成C级部分,解决本节教学难点。最后的时间,师生共同讨论探究D级部分,将书本知识拓展应用于生活实践。
  二、“问题导学”让学生“破茧成蝶”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探究;交流质疑,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实现教学目标,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2]该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实现重教师转向重学生,重教转向重学,重结果转向重过程,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问题是探究的基础。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紧扣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转化为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思考性、探究性;要有适时性、渐进性,具有合理的梯度和跨度,否则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某教师讲解蛋白质知识,开始引课时,师问:人的头发、鸡蛋的蛋清是什么物质?生答:蛋白质。师又问:为什么说它们是蛋白质?学生卡壳了。教师本想引出它们都来源于生命体,继而引出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因为设问没有合理的梯度和跨度,导致学生回答不上来,打压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若教师这样设问:你还知道哪些蛋白质?
  学生答出身边常见的蛋白质
  :血液、肌肉、皮发、牛奶、豆浆等。教师继续设问:这些蛋白质存在于哪里?学生很容易答出:存在于动物、植物(生命体)中。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又如,我在讲侯氏制碱法时设置了下列问题,供学生讨论探究:
  (1)侯氏制碱法需要哪些原料?
  (2)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和氨气的先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
  (3)为什么通入的氨气和二氧化碳都要过量?
  (4)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离子?
  (5)Na 、NH 4、Cl-、HCO-3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吗?氯化钠与碳酸氢铵能反应吗?为什么?
  (6)从溶解度的角度看,能不能直接制得纯碱固体?
  (7)析出碳酸氢钠后的母液中还存在哪些离子?
  (8)向母液中加入研细的氯化钠后,为什么会析出固体氯化铵?
  (9)析出氯化铵后的母液中还存在哪些离子?这些母液还有用吗?
  问题设置时,要重点抓住溶液中晶体的析出与溶解度大小的关系。
  探究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先看书思考,尝试独自探究;遇到疑问时再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参与进去,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予以点拨解惑;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考虑成熟但苦于无法表达时,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运用恰当的学科语言表达出来。教师根据学生探究的情况,师生共同探究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问。教师在“问题导学”的课堂上,要凸显学生的探究过程,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和谐探究的环境,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让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探究问题。   三、化学实验让学生“破茧成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学习和研究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具有直观性、真实性、趣味性和生动性,能帮助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进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化学知识。
  例如,酸碱与指示剂的显色反应,由于呈现出红色、紫色、蓝色或无色等多种颜色变化,单凭教师讲解,学生很容易混淆。若让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学生亲眼目睹在酸碱中加不同的指示剂时溶液颜色的变化,在实验中获得了感性认识,印象深刻,便于记忆。然后再进行对比、思考,提升理性认识,完成对知识的掌握。
  又如,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反应,学生很难理解,二氧化碳是灭火剂,镁为什么能在其中燃烧呢?让实验帮助学生解惑。学生通过做实验发现,镁条果然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且伴有耀眼的白光,在集气瓶的内壁上附有白色粉末和黑色斑点。通过实验,学生不但相信了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还记住了实验现象。有的学生还根据实验现象总结该反应为“黑白反应”,不自觉地对知识进行了升华。
  演示实验是由教师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维的实验。而我在教学活动中,常打破演示实验只能由教师独自完成的传统做法,根据具体情形,采取由学生协助老师或老师协助学生的并进式实验方式,或完全由学生演示的实验方式,或学生分组实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动手机会,让学生亲自去探究实验过程,去发现真理。
  例如,在讲蛋白质的性质时,我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学生取5支洁净的试管,在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等量的鸡蛋清溶液,然后再分别加入少量的饱和硫酸铵溶液、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甲醛溶液,振荡,最后一支盛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不加药品直接加热,结果5支试管都有聚沉现象,随后再分别加蒸馏水,结果发现:只有加饱和硫酸铵溶液的试管沉淀溶解了,其他试管的沉淀皆不溶。这时我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我再引导,得出“盐析”和蛋白质“变性”的概念,这样学生对这两个概念就理解到位了。
  化学实验使学生通过探究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寻找物质变化的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可知,教师应针对不同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的形式、方法可以灵活多变,但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的教学宗旨应不变;将时间还给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将探究权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亲身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不当“剪茧人”,而让学生自主探究,破茧而出,成为人人惊艳的“蝴蝶”。
  [ 参 考 文 献 ]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THwfbnx_AmYI1evEcUu2etuxGN7C-Oti8D-eyV93XrAn7DVxb497J2pNP9yU4UbgHQ7R94dCrQTX5FVI-rtXa.
  [2]https://www.baidu.com/s?wd=问题导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一门集生活实践与理论知识为一体的学科,它的许多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缩影,也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对学生而言,学好数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学生学好了数学可以更好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对教师而言,将生活内容运用到数学教学中,能使数学课堂增加生活元素,从而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乐学数学。本文主要阐述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生活化教学,如何正确将生活内容带入到数学课堂中,
生产性服务业在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从整体来看稳步增长,但结构比例不够合理,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测算陕西省生
[摘要]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教育不仅要守住传统,突出仁、义、礼、孝等传统教育,更要博采众长、积极进取,不断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通过分析目前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113  随着社会的进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给教育工作者带来诸多
洪颐煊《史记考异》凡129条,其中有28条是钱大昕、王鸣盛、王念孙、梁玉绳等乾嘉考据名家曾经考证过的内容。通过比较发现,在此28条之中洪说略同他说者凡8条,洪说误、他说是者亦
组合数的求和是代数中的常见问题,它的计算方法较多,不易掌握,如何灵活运用它的性质解决数值计算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微积分是研究函数的有力工具,利用它的基本原理解决组合数
[摘 要]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理论都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完整的人”也是新时代新课程教育的终极目标。教学中只有充分挖掘学习主体的潜力,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践行平等、合理引导的原则,实施先学后教、分层教学、评价多元等策略,才能设计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效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主体教学 先学后教 高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
组织课堂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发现,学生对一些课堂讲解过、练习巩固过的知识不能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准确作答、灵活运用,对应掌握的知识表现出不理解、未掌握,在做题过程中甚至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引发了笔者的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其实造成学生练习低效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咎为学生不用心或能力差.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
本刊讯 江苏省沭阳县不断提升房地产信息管理工作的水平,通过加大投入、压缩工期,力争用一年半的时间,到2015年初全面实现“数字房管”的目标进程。
文章从知识型员工的定义、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的现状、知识型员工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入手,从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如何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的具体措施.
病毒传播、黑客攻击等安全问题,大大增加了信息安全的管理难度,信息安全一旦出现纰漏,企业的相关信息将面临丢失乃至落到竞争对手手中。企业的信息安全问题、以及对信息的安全管